重新框視,也叫換框法。是NLP的基本技巧之一,下面的內容轉自網(wǎng)絡,是安東尼羅賓的《激發(fā)心靈潛力》的書中關于重新框視的內容。
我們過去的經(jīng)驗經(jīng)?刂浦覀儗χ茉獾恼J知,不同的經(jīng)驗就有不同的認知。一個賣黃牛票的人,可能會被某些人視為敗類,但在另一些買不到票或不想排隊的人眼中,卻有如救星。成功人生的秘訣,就是要不斷地儲憶幫自己前進的經(jīng)驗,以謀個人及社會之福。
重新框視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借著認知框的改變,使個人的消極心態(tài)轉化為積極心態(tài)。它分為轉位式重新框視及轉意式重新框視兩種,都是經(jīng)由轉化內心痛苦或沖突以達成儲憶的改變,進而造成積極進取的心態(tài)。
轉位式重新框視是把在甲方面看來是缺點,但經(jīng)移轉到乙方面來看,卻是優(yōu)點的認知方式。在兒童文學中,我們經(jīng)?梢钥吹竭@類的故事。例如,魯?shù)婪虻募t鼻子雖是人們取笑的目標,但在昏暗的雪夜里卻十分突顯,成為大家的英雄人物,另外像丑小鴨之長相跟其他的鴨子不同而被視為怪異,其實在它長大之后,才發(fā)現(xiàn)是一只美麗的天鵝。另外這種框視在企業(yè)中也很有價值,例如在前面我談到我公司中的那位拆散型的合伙人,雖然常跟我和其他的合伙人唱反調,直到我們發(fā)現(xiàn)他的長處是能幫我們找出計劃疏漏之處,他才從我們認為是負債的地位提升為資產(chǎn)的地位。
許多偉大的創(chuàng)新,就是在別人認為無用之后,經(jīng)過重新框視而發(fā)現(xiàn)它潛在的用途。例如石油在早期曾被視為會破壞土地、妨礙農(nóng)作,可是看看今天它對我們的影響。數(shù)年之前,鋸木廠不知如何處理龐大的木屑,而深感苦惱。這時有位老兄想到一個處理的方法,就是把木屑和膠水混合,經(jīng)過壓合后制成某種合板。在與鋸木廠簽約后不到兩年的時間,這家未花分文材料的公司,就成為年營業(yè)額達數(shù)百萬美元的企業(yè)。什么是真正的企業(yè)家呢?那就是能化腐朽為神奇的人,他是能重新框視的專家。
轉意式重新框視就是把現(xiàn)有情況賦予新的意義。例如你嫌自己的孩子話多,終日閉不了口,而從這種觀點重新框視后,你應該認為他之所以多話,乃是因為太聰明了。有一位將軍在遭遇敵人猛攻后撤退,曾對他的部隊說:“我們并未撤退,只是換個方向前進。”他這番重新框視撤退的故事,為后人津津樂道。當我們的親人過世,必有不少人會因親人的喪失,內心難過?墒且灿械娜藚s看得很開,因為他們對死亡重新框視,認為死者將與他們永遠同在,他們的死亡只是更高層次的存在。
另外一種轉意式重新框視,就是改變自己所見的、所聽的。如果你不滿別人所說的,不妨臆想成他是用你最喜愛的歌星的語調跟你說話;或者你也可以在腦海里浮現(xiàn)剛才的情景,不過這次在那人的周圍涂上你最喜愛的顏色;或者你可以臆想成他正為剛才所說的話而向你道歉;更或者你把自己臆想成是高高在上,在聽他胡說八道。凡此種種重新框視,可以改變那件事對你的意義,并且改變你的心境和行為。像“成功的七個謊言”整章便是重新框視的事例,而本書也充滿了這類事例。
不久之前,《巴爾的摩太陽報》刊載了一篇感人的文章,后經(jīng)《讀者文摘》轉載,標題訂為“視力不凡的男孩”,訴說一位名叫凱爾文•;;史丹利男孩的故事。他能騎腳踏車、打籃球、上學讀書,幾乎任何11歲孩子能做的,他都能做,除了眼睛看不見。
為什么有許多人在眼睛瞎了后,便意志消沉,失去活下去的勇氣,但這位小男孩卻能做這許多的事呢?原來史丹利有一位了不起的母親,她把史丹利從心理上建設,讓他的障礙變成了優(yōu)點。凱爾文的母親是這么教他的:
有一天凱爾文問***媽,為何他的眼睛會瞎。
“我跟他解釋那是天生的,并不是誰的錯。他問:‘為什么我就那么倒霉?’我說: ‘凱爾文,我不知道為何會挑上你,或許上帝在你身上有個特別的計劃。’然后我叫他坐下,告訴他:‘你看得見,凱爾文,只不過你是用手取代了眼睛。記得,沒有一件你辦不到的事。”’
有一天,凱爾文曉得他這輩子無法看見媽媽的臉,而深感難過。但是他的媽媽知道該怎么跟兒子說,她說:“凱爾文,你能看見我的臉,用你的手來‘看’,用你的耳朵來聽,你會比那些有眼睛的人看得還多。”從此以后,凱爾文便在媽媽的協(xié)助下,抱持著孩子所擁有對人的信任,對未來的信心及對自己無可動搖的自信,走進了“看得見”的世界。如今凱爾文有個抱負,希望有朝一日能成為一位程式設計師,設計出能為盲人服務的程式。
今天世界上有許多像凱爾文的盲人,我們極為需要像他母親那樣偉大的人,幫助盲人有效地重新框視。在最近的一次研討會里,我有幸遇到了另一位重新框視的了不起人物,他的名字叫做考菲。他曾在戰(zhàn)俘營中被單獨監(jiān)禁了七年之久,由于重新框視使他免于心智失常。當我們任何人聽了他那段監(jiān)禁時期的故事,都不免有些心驚。不過世事無好壞之分,只看你如何去想?挤瓢阉谋环,框視成是個大好的機會,用來考驗他是否堅強,使他對自己更了解,讓他能與上帝更親近,可以讓自己有一天為自己當時的所為感到自豪。用這個觀點來框視,他在被監(jiān)禁的任何遭遇,都被認為是自我成長的一部分,能幫助他徹底地改造自己。他說這段寶貴的經(jīng)歷,即使拿100萬元來換,他也不干。
你回想一下,在去年中所曾犯下的大錯,很可能你會認為那是一場噩夢,不過這個錯誤也可能就是你未來成功所不可少的。你再想想看,從那個錯誤中所得到的教訓,是不是遠大于其他的許多事呢?
對于所犯的錯誤,你可以耿耿于懷,也可以重新框視從那錯誤所學到的寶貴教訓。人生的任何遭遇,都具有多重意義,至于對你是哪一種,全看你打算從哪個角度去框視。要想成功,就是不論任何遭遇,你都能配上一個幫助你的框框。
有什么命運是你不能改變的?有什么遭遇是你不能避免的?你是命運的奴隸,還是它的主人呢?我一再地強調,你是自己的主宰,可以掌握自己的思想,更可以創(chuàng)造自己的人生。你若想扭轉任何的情況,最好的辦法便是重新框視它,那么結果便會是你所愿的了。
請花點時間重新框視下列情況:
1.老板經(jīng)常對我大聲吼叫。
2.今年要比去年多繳4000元的所得稅。
3.今年我們沒有多余的錢去買圣誕禮物。
4.每次我快成功了,就會自己弄砸鍋。
這里有一些可能的重新框視:
1.他能告訴你他的感受,真好。這表示他還十分看重你,否則他早就把你給開革了。
2.好極了,你今年一定是比去年收入得更多。
3.太好了!你能有機會發(fā)揮想像力,做出一些人們想不到的禮物,而不需買那些無特色的禮物。
4.你能察覺出過去之所以會失敗,實在是太好了,F(xiàn)在你有機會找出原因,并且記得永不再犯。
重新框視對于自我認知和與人溝通有很大的幫助。在個人層面上,讓我們得以知道如何面對事情;在群體層面上,是溝通最有效的工具。你不妨想想銷售工作中的任何說服技巧,都是業(yè)務員所設下的最有影響力的框視。另外不論是在廣告界或政界,你能想到的成功,也都是那些技巧高超的重新框視所致。它改變了人們的認知,產(chǎn)生新的儲憶,因而有不同的感受。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jīng)常為別人所設下的框框牽引我們的認知和行為。例如像廣告界,它就是以影響大眾認知為主的一種行業(yè)。你真以為喝某種品牌的酒就有男子漢的魅力嗎?你也真以為抽某種品牌的香煙會有女性的魅力嗎?不信你找個非洲土人,遞給他喝一杯廣告宣稱喝起來會令人有雄糾糾男子漢魅力的酒,相信他根本就不會有那樣的感覺。這都是廣告高手為我們所設下的框視,讓我們隨著他們的意思走。如果這個框視對我們產(chǎn)生不了作用,他們就會換個新的,直到有效為止。
廣告界里最偉大的重新框視之一,便是百事可樂。相信每個人都知道可口可樂曾是此業(yè)的霸主,它的歷史地位是無人敢挑戰(zhàn)的。從各方面來看,百事都不是可口的對手。如果你想向一家老牌企業(yè)挑戰(zhàn),你不會說:“我們比他們更老牌。”因為人們根本不會相信你的話。
相反地,百事把這場游戲倒過來玩,它要重塑人們對可樂的既有印象。當它一發(fā)起“百事出擊”的策略后,形象就從個弱者變?yōu)閺娬。百事說:“的確,可口可樂一直是此行的霸主,但是讓我們放眼現(xiàn)在。你是要昨日的產(chǎn)品呢?還是今日的產(chǎn)品?”這則廣告把可口傳統(tǒng)的強勢地位打成弱勢地位,暗示它是過去的飲料,而非現(xiàn)在的飲料。
這個廣告對可口造成什么影響呢?他們決心和百事正面交戰(zhàn)。為了強調“新”可樂的形象,可口重新塑造其“正統(tǒng)”和“新潮”的框視。這場可樂戰(zhàn)是重新框視的典型例子,所爭的只是產(chǎn)品形象而已,并未涉及雙方飲料的成分及風味。由于百事對大眾成功地重新框視,造成可口損失不少的市場占有率。
另外讓我們再看看政界。由于商界行銷專家的不斷投入,美國政界已認為形象塑造(重新框視)是件極為重要的工作,甚至可算是惟一的工作。從里根和蒙代爾的電視辯論上,便可看出他們是如何地塑造自己的形象。不論是衣著、打扮、講話、手勢等,都在顯示他們是美國人民心目中最足堪領導他們的總統(tǒng)候選人。
在第二次里根與蒙代爾的電視辯論中,里根把自己的形象塑造得極為成功。在前一次的辯論里,他的年齡曾被蒙代爾當成攻擊的話題,希冀在選民心目中造成里根老邁,不堪擔任國家領導者的重任。其實人們早就知道里根的年齡,不過經(jīng)媒體的凸顯,可能會成為里根競選連任的潛在危機。在第二次辯論中,蒙代爾又故技重施,觀眾們都屏息以待看里根如何回應。里根當時從容不迫,以他那富有磁性的聲音說道,他之不愿拿年齡做為競選的話題,乃是不希望選民認為他借年齡之便,來欺負對方的年輕而經(jīng)驗不足。就這么一句話,他就把原先處于劣勢的年齡問題打發(fā)掉,未成為他當選的致命傷。
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自己會嘗試各種方法去改變別人的框視,但自己卻延用舊有的框視。譬如說你想把自己的舊車脫手給別人,相信你絕不會把車子的性能一成不變地告訴別人,而是盡量強調它的優(yōu)點,把缺點略而不談。如果買方提出異議,你會想盡各種辦法去消除他的問題(重新框視)。然而我們很少有人會把上述對別人的框視用在自己身上,我們只會拿過去的儲憶,反復套用在切身事情上。如果我們希望自己的人生有意義、有方向,那么我們就不能不明就里地套用那些單一的框視,而應該像做生意說服顧客的方式,盡力讓自己能從各種積極樂觀的角度來框視切身的問題。
你不妨花點時間想想,在你一生中曾發(fā)生過的三件大事。對于每一件大事,你有哪些不同的框視?從這些不同的框視里,你有什么心得?你會探取什么不同的做法?
有些人可能對跟他有關的事無法做出正確的判斷,但是我要告訴你,碰到跟你有關而棘手的問題,你尤其要站在旁觀者的立場,客觀地框視這些問題。如果那些事使你沮喪,那么就立刻改掉,重新框視那些問題。
有一種重新框視的方法,就是對發(fā)生的事賦予另一種意義。譬如有個家庭,先生甚為喜愛烹飪,十分重視別人對他手藝的反應?墒敲看斡貌蜁r,他的太大都是默默吃著,不表示任何意見。這種情形常使這位先生倍覺氣餒,認為不管他做的好壞,她都應該表達適度的夸獎或批評。請問,如果你是這位先生,你會怎么想(框視)?
這種重新框視的意義,就是不再延用舊有的框視,而以另外從未想到且有幫助的方式去框視那件事情。剛才我們說過那位先生既然十分重視別人對他手藝的反應,所以你可以告訴他是因為他的手藝很好,所以太太不愿浪費時間在講話上,而以行動表示她的贊許。你看這樣說好不好?
還有一個方法就是叫先生將心比心(自我想法的重新框視)。你可以問他:“你一定曾經(jīng)吃過幾次佳肴,難道你沒有過默默享用的經(jīng)驗嗎?”他若是用原先的框視,太太的不表意見使他不快,但是換個框視,心情就大不同了。
第二種重新框視的方法,就是把舊有的框視延用到另一方面,使原先認為是缺點的反成為優(yōu)點。例如你手下有位銷售員雖對產(chǎn)品了如指掌,但面對顧客時卻不知如何有效表達。這時你別以為他就是個笨蛋,如果你讓他編寫產(chǎn)品的技術資料,可能還沒有人會比他更合適。你是不是也有過類似的經(jīng)驗呢?任何行為放對了地方便是優(yōu)點,你別以為做事溫吞吞的個性是個缺點,若他連生氣或動怒也是溫吞吞地豈不就是個優(yōu)點嗎?
對于那些會困擾我們的事或人,我們也可以利用重新框視的技巧去改變它。例如,你所討厭的上司交給你一項你不想做的事,你一想起來就一肚子火,因而整天的心情都不暢快。其實你不需如此,只要你重新框視這件事,就能使你舒坦很多。首先你讓自己脫離那件不愉快的事,想像著自己把上司那副尊容擺在面前,給他帶上一幅配以大鼻子和兩撇胡子的可笑眼鏡,聽見他正說著卡通片里的怪腔怪調。接著那上司用哀求的口氣,拜托你幫忙去完成那件事。當你做過這些臆想后,你再平心靜氣地想想,是不是他也承受了更上面的壓力?是不是他有難言之隱要你去做?是不是你也曾經(jīng)跟他一樣做過這種事?是不是你該讓這種事影響你的情緒,甚至連帶你的家人?
我教你這么做,并不表示你的問題就不見了。也許你該換個職位或跟你的上司好好談一談,但不要一話不說自個兒生悶氣。像剛才教你的那奉給上司帶上可笑眼鏡及變化他說話口氣的方式,對你倒是蠻有幫助的,如果你多做個幾次,下次當你看見他時,就必然會浮起你給他所塑造的新樣子。這時應可能會改變態(tài)度,和他建立起新的關系。
我常常在一些小地方讓自己重新框視,不延用既有的框視,往往在一段時間之后,會慢慢地改變自己的做法,以迄達成自己的目的。
說得夸張一點,重新框視差不多可以消除任何事的消極感受。最有效的一種方式,就是臆想你處在一家電影院里,正在看著銀幕上放映著困擾你的事情。首先你看的那個畫面是快放,有點像卡通影片,同時配以怪異的聲音。接著把放過的畫面倒放回來,讓你覺得看來好笑。你不妨把那些困擾你的事,用這種方式練習一下,很快地你就會發(fā)現(xiàn)那件事對你的困擾減少很多。
同樣的方式也可以用來治療恐懼癥,不過你得多下點功夫。通?謶职Y是根植于你內心深處,如果你想重新框視有效,就必須跟那恐懼保持較遠的距離,通常得使用雙重隔離。例如,如果你有某方面的恐懼癥,就試試下面的方法。首先回想過去會使你感到恐懼的那個經(jīng)驗,然后使自己充分感受到那種恐懼狀態(tài),F(xiàn)在你想像自己包在一個防護罩里,走進一間想像的電影院里,坐在一個視野甚佳的位子上。接著你假想自己脫離了身體,身上仍包著那層防護罩,上飄進放映室中,俯視坐在觀眾中的你,此時銀幕上仍未有任何畫面。做完這些動作后,銀幕上打出像幻燈片似的曾使你恐懼的黑白畫面。
這時你從放映室里往下看著觀眾中的你,同時還盯著銀幕上的情景,這時你與畫面呈雙重隔離狀態(tài)。接下來,你使那黑白畫面快速倒放,有點像卓別林的喜劇默片,然后看著觀眾中的你在看那些畫面時的反應。
再接下來,你要讓在放映室中充滿勇氣的你飄回觀眾席上的你,然后起身,滿懷自信地走到銀幕前,告訴銀幕里的你,如何采取不畏且有效的做法或重新框視過去令他恐懼的經(jīng)驗,使他能恢復自信面對那個恐懼。
當你做完這些事后,重新回到自己的位子上,觀看銀幕中的你。此刻使畫面改變,銀幕中的你不再像原先那樣恐懼,反而是勇敢且有自信地處理那些“恐懼”。接著你又走向銀幕,向那銀幕中的你握手或擁抱,恭喜他成功地脫離恐懼的挾制,然后把他拉回到你的身體里,這時的你就成為一個“新造的人”了。
由于恐懼癥的形成乃肇因于內心儲憶的異常結果,如果能改變那些儲憶,就可以改變所肇致的狀態(tài)。我相信上述的練習若能做得確實,必會是你一生難忘的經(jīng)驗。我也曾運用這個方式幫助過許多人,在短短的幾分鐘里,便消除了困擾已久的病癥,從此不再恐懼。
做這些練習得發(fā)揮自己的想像力與訓練心智活動,可是有許多人很少有過這類經(jīng)驗,所以在一開始做起來會有許多不順。然而,你若能用心學習這些技巧,你的腦子會自然地接管這一切,使你很快地適應這些技巧。
人類所有的行為都在追求某些目的。譬如說你抽煙,并不是你愿意把致癌物吸人肺內,乃是這個舉動能使你心情放松,覺得舒服。因為你從其中有所得,所以你就養(yǎng)成了那種習慣。明了這個道理,你就會曉得為何有些重新框視會沒有效果,因為它所產(chǎn)生的身心滿足抵不上舊行為所能給予的。
在此我所教的,都是以會產(chǎn)生正面效果的方式使你重新框
視,而不像某些治療方式,例如電擊方式,使人因畏懼而放
棄那些不好的行為。
下面有六個重新框視的步驟,是由班德勒和格林德所研究出來的,能夠讓你放棄舊的行為,產(chǎn)生新的行為,且不失舊行為所能帶給你的好處。
一、確定你想改變的行為。
二、加強與肯定改變自我的決心。用自我詢問的方式,加強決心。
三、確認舊行為所帶給你的好處。請把那些好處寫下來。
四、列出一種以上的新行為以及所能帶來比舊行為更好或至少相同的好處。
五、確認所要接受的新行為。確實比較新舊行為或不同新行為之間的好處及實施的可行性。
六、加強貫徹實施新行為的決心。
針對這六個步驟,讓我舉個例子來說明一下。假設你十分貪嘴,喜歡吃個不停。你若想改掉這個壞習慣,可以采用飆換的方式或重新框視的六個步驟。你在確認以往行為的成因乃是想借吃東西來打發(fā)孤獨,或者是吃東西可以讓你松弛情緒。下一步你就得找出一種以上同樣可以提供給你上述心理感覺的新行為。你可以加入健康俱樂部,在那里你可以結交一些朋友,使你絕對的情緒松弛,你在那里可以消除多余的脂肪,讓你會有好的身材;蛟S你可以靜坐,領悟天人合一的精神,你也可以得到放松情緒的效果。
當你找好其他可以取代舊行為的做法后,你得忖度一下你在未來是否能貫徹這些新的行為,如果你相信能做得到,且這些新行為也確實能提供舊行為所帶給你的滿足,那你就開始克制自己的貪嘴并確實進行那些新的生活習慣。
我在前面說過,利用重新框視或飆換方式可以建立新的行為,不過新行為所帶來的好處若不如舊行為,那過不了多久仍會沿用舊行為。就以我班上的一位學員為例,她瞎眼已有八年之久,可是我后來發(fā)現(xiàn)她只是弱視而已。為什么她愿意裝瞎呢?原來八年前她曾碰上一場車禍,傷及她的視力,親朋好友對她付出無比的愛心和關懷,這些都是她以前所沒有過的。由于大家都以為她眼睛瞎子,從此不管她做什么事,都會特別地去幫助她,所以她也就樂得裝瞎,甚至于有時候自己都認為真的瞎了。這都是因為她找不出另外更好的方法,能使別人對她關懷所致。其實她只要能夠找出有效的生活方式,就可以不必裝瞎,而日子會過得更多采多姿。
到現(xiàn)在我們所談的都是把消極認知重新框視成積極認知的方法,但是我不希望你把重新框視的方法看成是一種醫(yī)療行為,把你認為是不好的習慣改換為好的習慣。其實重新框視是一種不折不扣地發(fā)掘潛能和機會的技術,讓你人生中所發(fā)生的一切,都能助你更上一層樓。
我們很容易掉人生活的窠臼里,安于現(xiàn)狀,不知去尋求人生的突破。其實我們可以從平日的生活中重新框視,就會發(fā)現(xiàn)人生的機會無窮。別怨嘆人生的失意,如果你知道我們人生中的各種境遇都有它特別的目的,你就會欣然接受,從其中建立美好的未來。
一流的領導者及溝通者都熟諳重新框視的藝術,他們知道如何在不同的情況下激勵和鼓舞人們。他們之所以有這等能力,就是在過去的日子里,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重新框視自己的一切遭遇,從中汲取幫助他們前進的經(jīng)驗。
這里有個關于IBM公司創(chuàng)辦人沃森的故事,令人記憶深刻。有一次該公司的一位高級職員在工作上犯了一個大錯,使公司損失了1000萬美元。當沃森召他到辦公室里來時,他以為沃森打算開革他,誰知沃森卻說:“開什么玩笑,我們曾花了1000萬美元訓練你呢!”
的確,任何事的發(fā)生都可有不同的框視,重要的是要能從支持你的角度去框視。重新框視絕不是偶爾為之,而應養(yǎng)成習慣,隨時隨地運用。若自己常常只看事情的黑暗面、悲觀面,立刻改變框視,讓自己的思想活躍起來。
——摘自《激發(fā)心靈的潛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nlp/573.html
相關閱讀:心靈成長的學習如何轉化為生產(chǎn)力
啟動量子NLP工具通過有效的目標設定實現(xiàn)你的夢想
ABC法則
NLP策略的目的
[原創(chuàng)]NLP,人生轉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