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四川省綿竹中學 龔志華
真題回放:
預測指的是預先推測。生活充滿變數(shù),有的人樂于接受對生活的預測,有的人則不以為然。寫篇文章,談談你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審題:
2019年上海作文題,考察學生對于社會現(xiàn)象的思考能力,思辨色彩濃厚。作文材料既有“顯”的內(nèi)容,更有“隱”的思維空間。
材料共兩句話,第一句是“顯”,明白告訴我們什么是“預測”。第二句第一分句“生活充滿變數(shù)”,這里有“隱”,意思是“預測”有不確定性,因為生活可變的因素太多,預測僅是預測,沒有絕對的把握。第二三兩個分句,都是“顯”,前者表明對生活種的預測樂于接受,后者表明對生活種的預測不愿意接受,不認為是正確的。
可以說,這里的作文材料,多為“顯”的內(nèi)容,代表著確定性內(nèi)容,不過也預埋了“隱”的思維空間,有因果思維、異質(zhì)側(cè)向思維、對立思維和辯證思維等。這就需要我們具有理性的精神和思辨的眼光,對“隱”不斷地積極地去發(fā)現(xiàn)與補充。
一方面,我們不得不承認預測的認知意義與實踐意義。
第一,預測是我們把握世界的一種方式。預測是我們應對未知重要行為,在我們?nèi)祟惖纳钪斜夭豢缮。它可以讓我們大致觸摸到未來的走向與趨勢,可為我們決策、調(diào)控提供積極幫助。
第二,生活中需要預測。如地震預測、股市、房市預測等,還有財務預測、市場預測等,范圍日益擴大。
伴隨著科學技術,預測的隨意性在減少,準確性在提高。預測不單是對個人有用,還會給社會帶來影響。
對預測,我們不能簡單地否定與排斥。
另一方面,我們又要對生活的各種預測理性分析,區(qū)別對待。對科學預測持相信與肯定態(tài)度,對偽預測,如手相預測等,則要動腦思考,不能為人所左右,最多是給自己一個積極的心理暗示而已。
對預測較為理想的態(tài)度與做法是,不盲目相信預測,要相信事在人為。
在構(gòu)思時,我們可抓住“隱”的思維空間,分析生活中的人、事和現(xiàn)象,既肯定預測的作用和意義,又要指出盲目相信預測的影響與危害。還要分析產(chǎn)生預測不確定性的種種原因。
預測不外兩種結(jié)果,一是“好”,一是“壞”。對此,一定要有正確的態(tài)度與行動。如果是前者,就要順應其走向與趨勢,使個人越來越成功,讓社會越來越好;如果是后者,就要避開;、化解,用最積極的行動改變厄運!
如,作文中我們可就如下經(jīng)典事例來作分析:
21歲時,做生意失敗
22歲時,角逐州議員落選
24歲時,做生意再度失敗
26歲時,愛侶去世
27歲時,一度精神崩潰
34歲時,角逐聯(lián)邦眾議員落選
36歲時,角逐聯(lián)邦眾議員再度落選
45歲時,角逐聯(lián)邦參議員落選
47歲時,提名副總統(tǒng)落選
49歲時,角逐聯(lián)邦參議員再度落選
52歲時,當選美國第十六任總統(tǒng)
就這位人物的人生命運來預測,他是不會成功的,至少不會有什么好結(jié)果。是相信預測,還是圖謀改變呢?這位人物選擇的是堅信上帝的延遲,并不是上帝拒絕,所以他能屢敗屢戰(zhàn),最終成就不凡。此人就是林肯。
此例再次證明,預測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要信的是“人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zzw/1262855.html
相關閱讀:2019高考全國卷3作文解析:雙贏思維,共筑夢想
高考如何"躲"過錯別字?
作文指導:如何寫好議論文的結(jié)論段?
2019年高考作文輔導之五
2019年高考作文題預測-“可怕的不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