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媒體作用與教學過程之間聯(lián)系越來越密切。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現代媒體可以巧設情景、激發(fā)興趣興、拉近知識與學生感性認識的距離,減緩教學重、難點,使學生變被接受為主動探究,從而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真正做到有效課堂教學,從而大大提高數學教學質量。下面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幾點看法:
一、創(chuàng)設良好氛圍,激發(fā)學習興趣。
當今時代的青少年大多活撥好動,課上注意力不集中。靜態(tài)的文字、課本及教師的口語滿足不了學生心理需求,他們在安靜的教室里,認為老師是演員,自己是觀眾,是旁觀者。因此,思想容易開小差,使教學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教學媒體通過聲、像、動畫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以其新穎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為學生創(chuàng)設符合其心理特點的教學情境,不斷地給學生以新的刺激,使學生的大腦始終保持興奮狀態(tài),激發(fā)了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增強了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是對所學學科的興趣!睂W生一旦對數學產生興趣,將達到樂此不疲,廢寢忘食的地步,他們會克服一切困難,充滿信心的學習數學,學好數學,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學生的學習興趣來源于所接受的信息,信息的傳遞方式適合學生的口味,學生就容易接受,興趣就濃。因此,作為教師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體及網絡信息資源這個教學工具,最大限度的為學生傳遞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發(fā)揮出更多的聰明才智。
二、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增添課堂魅力
教學過程中應十分重視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獲取知識、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能力。而教學媒體創(chuàng)設問題形象化、明確化,容易將新知與舊知或各知識點合乎邏輯地聯(lián)系起來,有利于學生解決問題。教學媒體使學生真正擁有發(fā)展他們想法的機會,使學生馳騁奔騰的思維有了充分的展示空間。運用媒體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為師生的交流提供共同經驗,使學生展開認識、分析、綜合、想象、表達能力、學習活動,變強迫性教學為誘導思維式教學,極力誘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三、增強直觀、形象性,優(yōu)化知識的形成過程。
教學媒體的最大優(yōu)點是它可以跨時空、跨地域地展示事物的形成、演變、發(fā)展過程。我們利用多媒體計算機圖文并茂、聲像并舉、能動會變、形象直觀等特點,刺激學生,使抽象的數學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把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一步一步演示出來,不僅降低了知識的難度,還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使學生樂于接受,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yōu)化。
四、減緩思辨難度,突破教學難點。
初中數學知識的教學,尤其是七年級幾何知識的教學,由于學生的知識水平較低,不能用嚴謹、科學的推理講解清楚,必須通過學生自己去感知體會,因此,有些知識的理解學生還是比較困難,容易產生思維障礙。例如,教學“立體圖形的展開圖”、“截一個立體圖形”等內容時,運用課件演示,利用它表現的直觀、深刻性強,可無限分割,可重復展示的優(yōu)勢展現知識的發(fā)生、轉變過程,突破思維障礙,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多媒體技術與數學教學的有機結合,是數學教學改革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由于其視聽結合、手眼并用的特點及其模擬、反饋、個別指導靈活性和游戲的內在感染力,故具有極大的吸引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探索知識的過程,品嘗學習的成功體驗和樂趣。以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數學課堂教學,重視學生學習過程,重視師生間、學生間的思維互動。這樣的數學教學應該更有利于學會思考,學會學習,提高素質。
來源:233網校論文中心,作者:辛仁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45128.html
相關閱讀:盤點高考數學一輪復習文科數學高分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