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國卷數學(理科)試題在全面考查考生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的同時,突出了對空間想象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論證能力、運算求解能力、數據處理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六大數學思維能力的考查。
具有以下特點,第一,試卷結構非常穩(wěn)定,12道選擇題,4道填空題,5道必做解答題,和三選一選做解答題,延續(xù)以往全國卷的特點。第二,試題在重視基本原理,通性通法的考查基礎上比往年更加注重對能力的考查,所以今年的試卷對中等偏下的同學來說會感覺偏難,但對數學成績中等偏上的同學會感覺與往年差不多。第18題立體幾何是個五面體,不是學生們經常接觸的正方體或長方體結構,略顯陌生,對空間想象能力更高,第19題概率統(tǒng)計選擇柱狀圖,也是學生接觸較少一點的圖,題目篇幅較長,又是決策型問題,既要求學生閱讀建模,又要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這正是我們很多學生的軟肋,但恰恰體現了高考指揮棒的作用,也是全國卷與以往安徽卷區(qū)別較大的一點,注重數學知識應用,尤其在概率統(tǒng)計板塊。素質教育最重要的落腳點就在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重視基礎不走偏難怪來達到教育目的,這樣的試題有利于引導中學數學教學。第三,“穩(wěn)中求變”。選擇題12,填空題16與以往考查重點有變,第12題以三角函數為載體,與不等式結合,在知識交匯處命題,綜合性比較大。第16題以應用題壓軸,與以往以函數或數列為載體不同,但緊扣課本,考查學生梳理數據的能力,突出數學的應用性。求變和指揮棒意圖明顯。第四,“變中求穩(wěn)”,高中主干知識的考查突出,不偏不怪。函數,解析幾何,立體幾何,數列,向量,三角仍重點考查。尤其是大家比較關注的第20,21題也是如此。第20題,第一問考查橢圓的定義,平淡中顯真諦,考出解析幾何的“幾何”味;第二問是解析幾何中常見取值范圍問題,需要建立函數模型,對計算能力考查也很高。第21題導數,第一問是函數零點問題,數形結合可以看得很明顯,用學生熟知的變量分離也可以;第二問是典型的極值點偏移問題,用對稱法構造即可,而此問對大部分同學來說時間緊,難度大。但這些都是學生熟知的“主干知識”,全國卷也不避諱,突出重點知識。
總之,全國卷理科注重基礎,突出主干,強化能力,保持風格,平穩(wěn)過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941302.html
相關閱讀:高考數學題型總結:不等式題型及解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