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讓孩子學文還是學理,家長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的最大動力,無論選文選理,興趣是第一前提。如果孩子在學習或者生活中對某方面有著較強烈的興趣,很關注某科及相關知識或者上某科課時比較有精神,就可以考慮選這方面的學科。
2.特長
特長是學習的推進劑。它將使孩子的學習得心應手,在競爭上勝人一籌,是文理科選擇的重要依據。那么怎樣發(fā)現(xiàn)自己的特長呢?如果孩子對某科感覺特別好,或用相同的時間得到的效果比起其它科更好,或以少量時間獲得的效果與其它學科花費多時間獲得的效果相當或更好,或者他自身的某些特長與某科的聯(lián)系很密切,這些都說明他有學習這一科的特長和能力。哪一科能更好地發(fā)揮和促進孩子的特長發(fā)展,就應該考慮選擇哪一科。
3.潛力
潛力的外在表現(xiàn)是學習成績,成績是選擇的最實際的依據。所以了解孩子各科成績的確切情況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可以詢問一下高一各科的授課老師,尤其是班主任,并且查閱一下高一歷次考試的各科成績,以及文綜、理綜成績的排名,再作具體分析比較,看孩子哪科更有潛力,將來更具競爭力。而且還要特別看準三科“拉分科”,了解此三科在文理科選擇中至關重要的作用。
4.高考
在目前的大環(huán)境下,理科生錄取范圍肯定是好過文科生的。因為,高考理科占據的專業(yè)廣泛是個不爭的事實,它除了吃自身的“大蛋糕”外,還可以分吃文科類的“小蛋糕”。全國高招文理科的招生錄取情況大致是這樣一種狀態(tài):報名參加高考的文理科考生相當,幾乎達到了1:1,但是錄取比例是2:1,理科是2,文科是1。所以,如果孩子各科成績比較平均,或者孩子文科成績較好,但在理科方面有天賦,建議選報理科;如果孩子英語和數學比較好,其他各科成績平平,建議選報文科,這樣更容易考上名牌大學。
另外,孩子就讀的高中往年的文理生升學比例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5.就業(yè)
因為文科的很多專業(yè)都對理科生敞開了大門,考生選擇就業(yè)的機會比文科的考生相對要廣。理科生的社會需求量大,專業(yè)對口性強,找工作相對容易些。但是,并不是說文科就沒有優(yōu)勢。隨著第三產業(yè)、服務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給文科學生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就業(yè)機會。再者,現(xiàn)在許多家長都希望孩子大學畢業(yè)后能當白領、坐機關,學理科考理工科專業(yè),將來大學畢業(yè)后基本上都進企業(yè),從生產一線技術員做起,甚至就是在一線當操作工,這與孩子的理想和家長的愿望相距甚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97424.html
相關閱讀:如何輕松應對高考化學實驗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