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K7-2
3.組成天山大峽谷的巖石所屬類型主要為圖K7-2(b)中的( )
A.甲 B.乙 C.丙 D.丁
4.形成崖壁下部洞穴的地質作用最有可能是圖K7-2(b)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解析 3.C [解析] 根據材料可知,山體主要由粗砂礫石組成,說明巖石主要是沉積巖。根據圖K7-2(b)中的變質作用箭頭判斷,丁是變質巖,甲是巖漿,乙是巖漿巖,丙是沉積巖。
4.A [解析] 根據材料所述“崖壁下部有大大小小的洞穴分布”可知,山體受外力侵蝕作用;結合前面分析判斷,①是外力作用,②是冷凝作用,③是高溫熔化作用,④是變質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68641.html
相關閱讀:浙江今起發(fā)布環(huán)境空氣質量指數實時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