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學依賴于一種真誠、理解、信任的師生關系,一種充滿心理安全的課堂氣氛。”這種充滿心理安全的課堂氣氛就是師生間的最佳“心理場”。它讓學生感到輕松、積極、無壓力,讓學生充分釋放活力,舒展靈性,張揚個性。這種“心理場”的創(chuàng)設不僅要靠教師的新觀念、高素質(zhì),還要教師充分發(fā)揮以下六大教學效應的作用,達到師生心靈的互動。
一、期待效應
學生在教師的期待中成才,這是教學的規(guī)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隨機抽取了幾位學生,用“權威的謊言”使教師對這些學生寄予期望。個月后,像期待的那樣,發(fā)展了這些學生的智力?梢姡處煹钠诖龝趯W生的身上轉(zhuǎn)化為現(xiàn)實。美國心理學家弗隆的期望理論也認為,學生積極性的發(fā)揮與教師的期望值成正比。教學中,教師要對學生滿懷期望,相信學生能夠自己解決問題。當學生暫時不能回答問題時,教師應消除他的急躁心理,耐心啟發(fā)期待,使教學雙方情緒和諧;布置思考題時,教師要留給學生思索回味的余地,用期待信任的目光鼓勵學生,以緩解學生的緊張心理;當學生厭學時,教師應讓學生明白學習的意義,給學生的學習注入活力。教師的期待,能使學生感到一種莫大的信任,并從中得到信心和力量。
二、賞識效應
“教學藝術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賞識對于人的情緒就像陽光對草木一樣,能激發(fā)人的心理需求。我們經(jīng)常見到學生因某篇習作得到老師的贊揚而強烈地愛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課堂上,老師的一個笑容,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都會讓學生深受鼓舞。因此,教師要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每一位學生,努力尋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的一得之見給予贊許,一技之長給予肯定,獨特觀點給予支持,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時地給予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自身固有的積極因素得到高度的強化。
三、關注效應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在一個班里,總有那么一群“拘謹、靦腆”的“灰色兒童”備受老師的冷落、同學的輕視。久而久之,這些學生產(chǎn)生了逃避群體生活的意愿。實際上,他們更渴望愛撫和關心。教師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首先就要關注每一位學生,尤其要關愛這些“灰色兒童”。只有當他們感到自己被老師所重視時,才不會成為學習活動的旁觀者。如有一位老師借班上課,他請所有愿意讀最后一節(jié)課文的同學站起來朗讀。只有一位學生沒站起來,老師走到那位學生身邊說:“你不是不想讀,你是不想當個南郭先生是嗎?老師給你一次單獨表演的機會。”正如老師所預料的那樣,那位學生讀得糟透了。但老師還是親切地說:“讀得不錯,老師還會把機會讓給你的!痹谶@節(jié)課里,老師對這位學生“另眼相待”,三次把朗讀的機會讓給了他。最后,老師驚喜地發(fā)現(xiàn),那位學生也勇敢地舉起了手?梢哉f“親其師、信其道、樂其教”,只有當每位學生都信任老師時,師生間互相呼應、生生間點面呼應的和諧氣氛才會產(chǎn)生。
四、寬容效應
寬容是在老師理解、信任學生的基礎上的一種有把握的等待、有結(jié)果的期望。它是教師以尊重、善待的精神力量去感化學生、暗示學生,給學生以自我反思的契機,萌發(fā)學生自我改變的欲望。教學中,學生難免會有過失,但老師沒有必要求全責備。因為學生有過失的時候也常常是教育的最佳時機。他們內(nèi)心充滿了內(nèi)疚和不安,這個時候,老師寬容了學生的過失,
呵護了學生的自尊,甚至自責自己教育不得法,可能會使學生刻骨銘心。有位老師在課堂上抽了一位學生的作業(yè)本進行講評,實物投影儀上顯示出來的潦草字跡,引起全班學生不小的騷動。那位學生也低著頭等著老師的批評、嘲諷,沒想到老師和顏悅色地說:“我們不是考古學家,看不懂這些‘甲骨文’。**同學,趕快回到二十一世紀,好嗎?”老師的寬容,感動的不只是一位學生,接下去的書面作業(yè)中,每個同學都寫得那么認真,那么端正。可見,寬容是老師智慧的心靈中流涌出來的愛的泉水,他比批評、懲罰更能感化學生。
五、成功效應
希望獲得成功是現(xiàn)代人的一種心理需求和內(nèi)在本質(zhì)。成功能激發(fā)學生調(diào)動認知興趣,使他們學得有味、有得,把學習當作一種快樂,一種享受。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成功的歡樂是一種巨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促進兒童好好學習的愿望。”特級教師楊明明為學生設計的課堂練習分ABCD四類,允許學生根據(jù)自己的發(fā)展水平擇題而作,老師實行異步指導。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學生,為不同程度的學生提供了成功的機會。這種成功,又會刺激學生產(chǎn)生更多、更高的需求。課堂上,老師要善于為學生創(chuàng)設“獲得成功”的機會,引發(fā)學生一個又一個的興奮點,激勵學生躍過一個又一個的知識難點,使學生的“成功感”得到充分滿足。
六、幽默效應
妙趣橫生的幽默語言,可以起到融洽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氣氛,調(diào)節(jié)學習情緒的作用。幽默的語言不僅使優(yōu)秀生因成功而發(fā)出歡笑,也可以使后進生在愉快和諧的氣氛中受到觸動。一位老師在教學《晏子使楚》時,課本劇表演開始了,當老師要“招聘”一批“群眾演員”扮文武百官時,教室里小手如林,場面熱烈,而“招聘”主角“晏子”和“楚王”時,應聘者寥寥無幾。看到這情景,老師幽默地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我們的同學怎么不想演主角而搶著跑龍?zhí)啄!甭犃诉@話,同學們都會心地笑了,緊張的氣氛一掃而光,許多同學都敬佩地看著老師,爭先恐后地要求演主角。可見,正是這種寓教育于幽默的藝術,使課堂教學漸入佳境。當然,和諧的師生關系,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不是靠幾堂課所能形成的,它依賴于師生長期情感的積累,是師生間無數(shù)次心靈碰撞的結(jié)果。所以,在課堂外的交往中,教師也應注意多種角色的轉(zhuǎn)換,營造民主、平等的交往環(huán)境,以保證課堂上師生間的感情共鳴,心靈共振。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23653.html
相關閱讀:高中語文必背考點必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