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山東泰安市肥城泰西中學 高秀芳
雖然本色語文教學的呼聲日漸深入人心,但似乎把學生送進名牌大學的理想更具誘惑力。面對這樣兩難的選擇,我們高中語文教師該何去何從呢?多年來從事高中語文教學的經驗積累,讓我有了幾點自認為能處理好二者關系的行之有效的想法。
第一步,固守整體閱讀陣地,爭取在教學的第一環(huán)節(jié)中充分展現本色語文教學特色。
目前的高中語文教學必須服務于高考,所以高中語文教學時間緊迫,課時安排緊張。這就要求我們要選好本色教學的突破點,把學習文化知識、感知文章的思想感情、體會語言魅力等等分散安排在每一篇文章的教學中,這樣有利于在有限的課時條件下也能凸顯語文教學的特點。因此我們要重視每篇課文的整體閱讀理解,利用好語文教學整體閱讀感知和重點賞析兩個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整體閱讀中受到美的熏陶,培養(yǎng)其自覺的審美意識、高尚的審美情趣以及審美創(chuàng)造的能力。
注重整體閱讀,在疏通文句的過程中讓學生輕而易舉地完成文化基礎知識的積累與理解,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等掌握字詞的讀音和詞義,包括與之有關的多音字、形近字,讓學生體會語言文字的豐富性。引導學生反復閱讀,突出重點段落,把握結構內容,讓學生能清清楚楚地明白自己對文章思想感情的感知以及對文中是非曲直的理解與判斷?傊瑢W習一篇文章,要有整體意識,引導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文章的結構思路、思想內容、語言特點,感受文章的語言美,真切地體會到語言文字的表情達意功能。同時,要重視文章對學生在文學、情感等方面的熏陶、感染作用。這樣,語文本色教學的特點就體現出來了。
注重重點段落的閱讀賞析。在整體感知的基礎上,讓學生找到支撐自己對行文思想內容感知的重點段落,仔細揣摩鑒賞,品味語言,思考手法,在深入賞析的過程中感受語言表達的魅力,接受情感的熏陶和心靈的洗禮。如果學生能入其境、感乎言、發(fā)乎情、達其意,那就是本色語文教學達到了極致。例如分析《荷塘月色》中月下荷塘朦朧淡雅的特點,學生就能這樣分析:文章多處使用比喻、通感、疊字等,使得全文語言典雅,意境素淡朦朧,充滿詩情畫意。作者連用三個比喻寫靜態(tài)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繪出了淡月輝映下荷花的晶瑩剔透,綠葉襯托下荷花的忽明忽暗,以及荷花纖塵不染的美質。其實,在完成了審美鑒賞的教學過程中,學生的應試能力,如語言的鑒賞能力、語句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表達能力都能得到訓練和提高,可謂一舉多得。在這一環(huán)節(jié)后,教師必須巧妙地引導學生把自己的感知與理解按照應試答題的思路用精煉的語言表達出來,那這堂審美鑒賞課,就不會有人再以應試教育的挑剔眼光來指責其空洞了。
第二步,精心設計考題,讓本色語文教學貫穿于應試能力提升的整個過程。
在應試考題訓練中進一步彰顯語文本色,在深化語文本色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應試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讓本色教學和應試能力訓練相輔相成,形成合力。怎樣才能使它們形成合力呢?我認為考題的設計與訓練過程就是形成合力的肯綮,抓住這緊要處,就能讓靈活多變的應試考題穿著語文本色的外衣華麗出場了。這就需要高中語文教師深入研究,攝取高考內容精髓,精心設計有語文本色教學特色的語文考題,讓學生在提升應試能力過程中聆聽音樂美,發(fā)現繪畫美,欣賞藝術美、自然美、科學美、社會美、生活美……從中品得語文韻味。比如《聽聽那冷雨》閱讀訓練:“本文的題目有怎樣的含義?”這是現代文閱讀試題中典型的考題形式之一,這個考題形式的設計就非常好,能讓考題承載起本色語文教學的特色。對于這個問題,經過完美的本色語文教學洗禮的學生不難悟出答案:“‘聽雨’比‘看雨’更有韻味,‘冷雨’比‘雨’更有感染力!逼鋵嵔獯鹂碱}的過程就是對文本語言的運用和思想內容的鑒賞,在運用語言組織答案的過程中,語文獨特的韻味和素養(yǎng)就在訓練中融化到心靈深處,本色教學特色也就在訓練思維中得以彰顯。這樣的應試能力考題就是極力反對應試教育的唯美語文教學的倡導者也會大加贊賞的。
第三步,狠抓作文教學,讓本色語文教學在考場上發(fā)揮極致,大放異彩。
首先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教師不僅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體悟生活,還要引導學生善于從生活中捕捉情感的支點,挖掘學生內心的真情,引導學生在文章中抒發(fā)真摯情感。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學會化平淡為真切,化漠視為真愛,進而在寫作中體驗生活的真善美,讓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熠熠生輝。比如習近平主席在南京大屠殺公祭日的講話后,我在第一時間將全文印發(fā)給學生。在學生細致閱讀之后,我就日本首相多次參拜靖國神社而中國政府多次提出嚴正抗議一事談了自己真切的感慨:一個人要求別人怎么做,不如自己做起來;銘記英靈,珍愛生命,你的生命才高貴;你的國家有尊嚴,你才能受到尊重……我的感觸觸動了學生心靈,學生的愛國情懷在心底激蕩。接著,我讓一位同學飽蘸感情地誦讀習主席講話全文,全班同學又再一次被震撼,隨后又一起誦讀國家公祭鼎銘文,聲音高亢而滿含感情。最后我讓學生寫下一篇題為“我的中國心”的作文,在寫作中學生的愛國情感又一次得到激發(fā)與挖掘。
其次,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把自己受到的情感的陶冶、思想的啟迪、意志的激勵和智慧的感悟等人文素養(yǎng)、人文精神內化于心,融入自己的精神積淀,這樣,學生在考場上就不難寫出以人為本、以生活為源、以感悟為靈魂的有血有肉的充滿生機活力的好作文。
作為高中語文老師,不要回避應試教育的現狀,而要努力在應試教育的荊棘中開辟出一條寬廣的語文本色教學的通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823643.html
相關閱讀:任末好學閱讀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