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物質的溶解度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高中化學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1.概念在一定溫度下,某固態(tài)物質在100g溶劑里達到飽和狀態(tài)時所溶解的質量,叫做這種物質在這種溶劑里的溶解度。如果不指明溶劑,通常所說的溶解度是指物質在水里的溶解度。例如,NaCl在20℃的溶解度為36g,表示的意義就是:在20℃時,100g水中溶解36g氯化鈉時溶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蛘哒f,在20℃時,100g水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鈉。
  
  2.在理解固體溶解度概念時,要抓住的四個要點①“在一定溫度下”:因為每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在一定溫度下有一個對應的值,或者說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所以給出某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時,必須標明溫度。②“在100g溶劑里”:溶解度的概念中,規(guī)定溶劑的質量為100g。③“飽和狀態(tài)”:所謂飽和狀態(tài),可以理解為在一定溫度下,在100g溶劑里,溶質的溶解量的最大值。④“所溶解的質量”:表明溶解度的單位是“克”。
  
  3.影響溶解度的因素①溶質的性質;②溶劑的性質(見溶解性部分);③溫度。在溶質和溶劑一定的情況下,溫度是影響固體溶解度的重要因素。一般規(guī)律如下:大部分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鉀);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ㄈ缏然c);極少數(shù)固體物質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ㄈ鐨溲趸})。
  
  4.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有兩種表示方法:①列表法;②溶解度曲線。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86714.html

相關閱讀:名師支招:三大方法克服會做的題總出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