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課標是生物備課的一個基礎的內容,課改后,課程標準取代了教學大綱,并對許多內容作了重新規(guī)定和要求。但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是為了使教師能夠全面了解中學生物的基本要求,明確每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教師備課的最終目的是達成生物課標的要求。學習課標時,首先要把握各章節(jié)的“標準”要求,并進行認真研讀與思考,這樣才能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和關注的重點、難點,做到詳略得當,提高教學效率,并更好地落實新課標的要求,讓學生也能輕易接受。其次,還要注重“學習活動”的設計,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實施教材里建議中的活動,或者重新設計活動、補充活動,以符合學生相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要求。此外,還應該從“能力”出發(fā),進行知識與能力的組合,這對于發(fā)揮學生主動學習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鉆研生物教材
教材是生物備課中的一個基礎性內容,備生物教材,首先要通讀教材,從總體上把握課程框架結構。細讀教材后,要能確定“六點”:①知識點,即教材中生物知識的要點;②重點,指教材里最核心、最關鍵、最具現(xiàn)實意義的部分;③難點,指學生難以理解、把握,容易出錯、混淆或思想難以接受的內容;④熱點,與教材相關的熱點問題,以及考題中常出現(xiàn)的內容;⑤能力點,指教材中要求學生能主動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內容,這是教師必須高度重視的部分;⑥思想點,指教材中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并能提高思想認識、擴展學生思維、升華價值的內容。
總之,教師在備生物教材時,既要細讀教材,又要精讀教材,更要鉆研教材,超越教材,最終能駕馭教材,靈活應用。同時,還要及時關注時代發(fā)展的新方向,運用生活中鮮活、直接的素材,并及時加以整理,將之融合到教學中。只有把自己變成教材的主人,才能讓學生更加輕松、熟練、主動地去學習。
三、引導學生探究學習
備學生是備課過程中比較重要的內容,在備課過程中,應充分考慮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需要、現(xiàn)有知識水平和興趣愛好出發(fā),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已有經(jīng)驗,創(chuàng)設恰當?shù)膯栴}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學習、體驗學習和研究性學習。備課時,可從以下幾點來進行思考:①學生在本堂課教學前已具備哪些基礎知識和經(jīng)驗積累?②學生在本堂課中對生物學習有什么特別的“需要”和“渴求”?③知識與技能要進行組合,新知識的學習需要一定的技能來配合,看是否具備?④如何從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好上來激發(fā)他們形成良好的生物學習動機?⑤哪些知識學生能夠自己學會?哪些知識需要教師點撥和引導?⑥學生在對待生物學習上現(xiàn)已具備怎樣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⑦問題的設計是否能激活學生的思維?⑧學生對哪些生物熱點、前沿問題有興趣?
一句話,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在課改后的備課過程中,應真正做到每一環(huán)節(jié)都考慮學生的發(fā)展,洞悉學生的心理和時代精神,構建適合學生智力發(fā)展、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的問題情境,真正體現(xiàn)課改后的課堂教學變化。
四、開發(fā)生物課程資源
生物課程資源的開發(fā)最終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充分挖掘生物課程資源是備課過程中的一個關鍵性步驟。
1.媒體資源。媒體信息主要來源于電視、廣播、互聯(lián)網(wǎng)、報刊、圖書館等方面。備課之前,教師可以提供符合教學內容的節(jié)目名單、書刊和網(wǎng)站名稱,讓學生事先收看、搜索。
2.社區(qū)生活信息。教師可利用學校所在地不同的自然資源和環(huán)境因素,結合教學目標,開展野外考察、調查實踐活動,也可以利用社區(qū)里的各種生物圖文資料來充實備課素材。
3.與生物教學有關的用具。教具能給學生一種直觀、易懂的感覺,而且能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印象,包括多媒體光盤、課件、生物掛圖、模型、實物等。
4.人力資源。包括兩個方面:①教師是人力資源開發(fā)的核心要素。②學生在人力資源開發(fā)上屬于十分重要的角色,應該成為生物課程資源的主體和生物學習的主人。這樣就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和組織學生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參與備課,為自身的主動學習與探索性活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五、綜合運用多種生物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利用是生物備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1.方法的選擇要從教學實際出發(fā)。方法是為內容服務的,好的教學方法應該有利于學生生物思維的激活,有利于生物知識的理解和建構。
2.教學方法的改變促進學習方法的改變。備課時應做到:引導學生學(相信學生),誘導學生學(遷移類比),指導學生學(探究分析),互相幫助學(小組合作)。同時,教師要重視生物學習方法自身的特點和內容,充分體現(xiàn)、突出生物思維方式,根據(jù)具體的生物學習任務,正確選擇、合理搭配、整合多種學習方式,為學生的主動參與提供最有效的途徑。
3.教學方法要靈活開放。課堂教學具有不確定性和可變性的特點,教師應根據(jù)需要,貼近每一個學生的特點,恰當、適時地采用各種教學方法,做到取長補短。同時,在教學方案設計時,應考慮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使師生積極互動地學習,最終發(fā)揮出創(chuàng)造性來。
由此可見,要上出一堂出色的生物課,備課是最關鍵的一個因素。在備課過程中,一定要充分考慮學生是生物學習的主體,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只有讓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實現(xiàn)新課程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也只有讓學生的主動性完全發(fā)揮出來,才能真正體現(xiàn)出生物課程與眾不同的特點和價值,因此,生物教師必須過好備課這一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753642.html
相關閱讀:英研究稱:增加植物根毛長度可提高作物產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