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明?唐順之《任光祿竹溪記》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 6 9 題。 余嘗游于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 ① 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 而 薪之。其為園,必購求海外奇花石, 或 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
—9
題。
余嘗游于京師侯家富人之園,見其所蓄,自絕徼①海外奇花石無所不致,而所不能致者惟竹。吾江南人斬竹而
薪之。其為園,必購求海外奇花石,或
千錢買一石、百錢買一花,不自惜,然有竹據(jù)其間,或芟而去焉。曰:“毋以是占我花石地。”而京師人茍可致一竹,輒不惜數(shù)千錢。然才遇霜雪,又槁以死。以其難致而又多槁死,則
人益貴之。而江南人甚或笑之曰:“京師人乃寶吾之所薪。”嗚呼!奇花石,誠為
京師與江南人所貴,然窮
其所生之地,則
絕徼海外之人視之,吾意其亦無以甚異于竹之在江以南。而絕徼海外,或素不產(chǎn)竹之地,然使其人一旦見竹,吾意其必又有甚于京師人之寶之者,是將不勝笑也。以此觀之,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余舅光祿②君治園于荊溪之上,遍植以竹,不植他木。竹間作一小樓,暇則與客吟嘯其中,而間謂余曰:“吾不能與有力者爭池亭花石之勝
,獨此取諸土之所有,可以不勞力而蓊然滿園,亦足適也。因自謂竹溪主人,甥其為
我記之。”余以謂君豈真不能與有力者爭,而漫然取諸其土之所有者?無乃獨有所深好于竹,而
不欲以告人歟?君生長于
紛華而能不溺乎其中,裘馬、僮奴、歌舞,凡諸富人所酣嗜,一切斥去,尤挺挺不妄
與人交,凜然有偃蹇孤特之氣,此其于
竹,必有自得焉。而舉凡萬物可喜可玩,固有不能間也歟?然則雖使竹非其土之所有,君猶將極其力以致之,而后快乎其心。君之力雖使能盡致奇花石,而其好固有不存也。
嗟乎!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貴也哉!吾重有所感矣。

(取材于明·唐順之《任光祿竹溪記》)注釋:
①徼(ji
ào
):邊界。②光祿:官名。
6
.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
的一項是

A


千錢買一石
或:有人

B

然窮
其所生之地
窮:追究

C

吾不能與有力者爭池亭花石之勝

勝:超過

D

尤挺挺不妄
與人交
妄:隨便

7
.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


吾江南人斬竹而
薪之



不欲以告人歟

B
. ①

人益貴之


絕徼海外之人視之

C
. ①
誠為
京師與江南人所貴


甥其為
我記之
D
. ①
君生長于
紛華而能不溺乎其中


此其于
竹,必有自得焉
8
.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
文意的一項是


A

京師人乃寶吾之所薪

國都的人于是把我們的木柴當做寶貝一般

B

吾意其亦無以甚異于竹之在江以南

我料想它們與竹子在江南(一樣)也沒有什么不同
C

凜然有偃蹇孤特之氣

令人敬畏有高傲不同一般的氣節(jié)

D
.竹固可以不出江南而取貴也哉

竹子本可以不離開江南就獲得人們的尊重啊
9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項是

A
.本文是作者受任君之托為竹溪寫的一篇“記”。“記”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文體。

B
.文章起筆寫
國都的人和江南的人對竹子的喜好和厭惡,一好一惡,對照鮮明。
C
.任君自稱為“竹溪主人”,與東晉陶淵明愛菊、北宋周敦頤愛蓮,意趣情懷相似。

D
.任君不與江南的侯家富豪攀比池亭花石,正是因為他喜愛竹子正直孤高的品質。
10.
文中說“
世之好丑,亦何常之有乎”,
意思是說“
世上的美丑(好惡),也哪里有固定不變的(標準)呢”。請結合當下的社會生活或讀過的文學作品談談自己對這一句子的領悟。(10
分)
參考答案:
6
.C
.美好
7
.B
.連詞,那么(A
.順承連詞,就 /
轉折連詞,卻; C
.介詞,表被動,被 /
替,給;
D.
介詞,
在 /
對于)
8
.A

國都的人竟把我們當柴燒的竹子當做珍寶)
9
.B
(“厭惡”應為“輕視”)
10
.(10
分)(略)
【參考譯文】
我曾經(jīng)游覽過國都世宦富貴人家的花園,看見那里積聚的東西,從極遠的邊地(到)海外的奇異的花卉石頭沒有不能得到的,然而不能得到的只有竹子。我們江南人砍伐竹子把它當柴燒。江南人修建花園,一定購買尋求海外的奇花異石,有人用千錢買一塊石頭,有人用百錢買一棵花,(并)不吝惜,然而如有竹子占據(jù)在當中,有人就將它鋤除并拋棄它。說:“不要讓它占了我種花置石的地方。”但國都的人如果能覓到一竿竹子,就不惜(花費)數(shù)千錢(來購買)。然而一遇到下霜降雪,(竹子)又干枯而死。由于它難以尋覓而且又多(易)枯死,人們就更加珍愛它?墒墙系娜松踔磷I笑他們說:“國都的人竟把我們當柴燒的竹子當做珍寶。”唉!奇花異石,確實被國都的人與江南的人所珍愛,然而追究它們的原產(chǎn)地,那么邊地和海外的人看待奇花異石,我料想它們與竹子在江南(一樣)也沒有什么不同。而邊地海外,也許是一向不出產(chǎn)竹子的地方,然而假如讓那里的人一旦看到竹子,我想他們必定比國都的人更加珍愛和看重它,這種情況(恐怕)是笑不完的。由這些看來,世上的美丑(好惡),也哪里有固定不變的(標準)呢?
我的舅舅光祿大夫君在荊溪的邊上修建了一個花園,到處種植竹子,不種其它的花木。竹林間造了一座小樓,(他)有空就與客人在那里吟詩嘯歌,偶然對我說:“我不能與有勢力的人比池亭花石的美好,單獨在這里取本地本來就有的東西,可以不花費勞力而使?jié)M園蒼翠蔥蘢,也完全可以(使自己)滿足。因此自稱是竹溪主人,請外甥替我記述一下。”我認為君哪里是真的不能與有勢力者攀比,而隨意取其當?shù)厮?恐怕還是對竹子獨有的特殊愛好,而不愿意把它告訴別人吧?君生活在富貴繁華中卻能不沉溺在其中,衣飾車馬、僮仆、歌舞,凡是那些富貴人家沉湎嗜好的,一切摒斥而去,尤其是方正剛直不隨意與人交往,令人敬畏有高傲(而)不同一般的氣節(jié),這正是君對于竹子一定有自己心得的地方。但是萬物中只要人們喜愛的某種東西,哪有什么辦法可以阻止他對于那種東西的追求呢?既然這樣那么即使竹子不是這里的土地上所有,君也將竭盡自己的力量得到它,然后心里才高興。君的力量雖然使他能盡量尋覓奇花異石,但是他的愛好本不在此啊。唉!
竹子本可以不離開江南就獲得人們的尊重。。
對此)我重新有了感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55762.html

相關閱讀:《智伯伐趙》閱讀答案及翻譯
《祭歐陽文忠公文 王安石》閱讀答案
《漢書?賈誼傳(節(jié)選)》閱讀答案及翻譯
《書關橋老僧事》閱讀答案及翻譯
《楊榮,字勉仁》閱讀答案及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