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33歲的羅凌飛,是重慶市首批16位“兩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年紀最小的。羅凌飛還是國家“973”計劃最年輕的首席科學家。
33歲的羅凌飛,是重慶市首批16位“兩江學者”特聘教授中年紀最小的。羅凌飛還是國家“973”計劃最年輕的首席科學家。
年輕,是羅凌飛最讓人驚訝之處,“和博士生不會有什么代溝,和其他專家也談得來,我覺得這種感覺非常融洽!弊鳛槲髂洗髮W發(fā)育生物實驗室的主任,年輕的羅凌飛,除了在學術上的“前途無量”,團隊合作上也更和諧。
1977年11月,羅凌飛出生于重慶。1995年,被保送到南京大學。在大學提供的3個專業(yè)意向中,他均填的是生物化學專業(yè)。1999年,被保送到中國科學院上海生物化學研究所,碩士、博士連讀。2000年9月,從全世界1000多名申請者中被選中,到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學研究所和哥廷根大學,加入分子生物學國際計劃。2004年獲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同年2月19日的國際權威學術雜志《自然》上,發(fā)表了他的主要研究成果。2004年11月,被西南師范大學聘為雙聘教授。
由羅凌飛擔任首席科學家主持的國家973重大科學研究計劃“調控內胚層組織器官發(fā)育的分子機制研究”項目,在《重慶日報》的專題報道中被稱贊為“重慶科學家的阿波羅行動”。
“以前做學問,壓力只來自個人,但現在你卻不能有半點閃失,因為你所從事的領域就是國家的戰(zhàn)略需求,代表國家在該領域的研究水平!绷_凌飛坦言現在壓力很大,不過他認為有壓力是件好事,能促使他在科學的道路上走得更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20358.html
相關閱讀:探究種子的成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