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量法計算,就是利用反應前后的質量差來求解,其優(yōu)點是:思路明確、步驟簡單、過程簡捷。
一、差量法解題的原理
設反應:A+B=C 質量差
a c a-c(或c-a)
x y x-y
也就是說,在化學反應前后,物質的質量差和參加該反應的反應物或生成物的質量成正比例關系,這就是根據(jù)質量差進行化學計算的原理。
二、差量法解題的步驟
1.審清題意,分析產(chǎn)生差量的原因。
2.將差量寫在化學反應方程式的右邊,并以此作為關系量。
3.寫出比例式,求出未知數(shù)。
三、事例
1.質量減少的計算
把6.1g干燥純凈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放在試管里加熱,當完全分解、冷卻后稱得剩余固體質量為4.2g,求原混合物里氯酸鉀有多少克?
〔分析〕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混合物加熱后減輕的質量即為生成的氧氣質量(W混-W剩=WO2),由生成的O2即可求出KClO3。
〔解答〕設混合物中有質量為xKClO3
答:略。
2.質量增加的計算
〔例2〕把質量為10g的鐵片放在50g硫酸銅溶液中,過一會兒取出,洗凈、干燥、稱重,鐵片的質量增加到10.6g,問析出多少克銅?原硫酸銅溶液的溶質的質量分數(shù)是多少?
〔分析〕在該反應中,單質鐵變成亞鐵離子進入溶液,使鐵片質量減少,而銅離子被置換出來附著在鐵片上。理論上每56g鐵參加反應后應能置換出64g銅、鐵片凈增加質量為64-56=8g。現(xiàn)在鐵片增重10.6-10=0.6g并非是析出銅的質量,而是析出銅的質量與參加反應的鐵的質量差。按此差量即可簡便進行計算。
〔解答〕設有質量為x銅析出,有質量為yCuSO4參加反應
來源:查字典化學網(wǎng)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90935.html
相關閱讀:中考生學習必須要養(yǎng)成的“11”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