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數學問題和數學問題解決的涵義
。ㄒ唬⿺祵W問題的涵義。
1.什么是數學問題。
數學問題是指不能用現成的數學經驗和方法解決的一種情景狀態(tài)。如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對初學的學生來說就是一個不能直接用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的情景狀態(tài),它就是一個問題。就信息加工而言,數學問題對學生來講是一組尚未達到目標狀態(tài)的、有待加工處理的信息。如果把一個數學問題看作一個系統(tǒng),那么這個系統(tǒng)中至少有一個要素是學生還不知道的。假如構成這個系統(tǒng)的全部要素都是學生已知的,那么這個系統(tǒng)對學生來說就不是問題系統(tǒng)了,而是一種穩(wěn)定系統(tǒng)。數學問題有兩個特別顯著的特點:一是障礙性,即學生不能直接看出問題的解法和答案,必須經過深入的研究與思考才能得出其答案;二是可接受性,即它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愿意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方法去解決。
2.數學問題的結構。
數學問題作為一種有待加工的信息系統(tǒng),它主要由以下三種成分構成。
(l)條件信息。條件信息是指問題已知的和給定的東西,它可以是一些數據、一種關系或者某種狀態(tài)。如計算題中給定的數據和運算符號、應用題中的已知數量及其相互之間的關系等都是數學問題給定的條件信息。
(2)目標信息。目標在這里是指一個數學問題求解后所要達到的結果狀態(tài),即通常所說的要求什么。如問題“課外活動時,體育委員到保管室領球,按5個人一個籃球、8個人一個排球、10個人一個足球計算,一共要領17個球。全班共有多少人參加課外活動?籃球、排球、足球各要領多少個?”中的“全班共有多少人參加課外活動”和“籃球、排球、足球各要領多少個”就是問題給定的目標信息。數學問題一旦由問題狀態(tài)轉化成目標狀態(tài)以后,它就不再是一個問題系統(tǒng)了。如在上例中,未求出全班參加課外活動人數和三種球的個數以前它是一個問題系統(tǒng),一旦求出答案達到目標狀態(tài)以后,它就是一個穩(wěn)定系統(tǒng)了。
。3)運算信息。運算在這里是指條件所允許采取的求解行動,即可以采取哪些操作方式把數學問題由問題狀態(tài)轉化成目標狀態(tài),它是問題求解的依據。如56.28÷0.67,可以利用除法商不變性質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這就是問題給定的運算信息,沒有這些信息就無法計算出結果。
(二)數學問題解決及其特征。
根據數學問題的涵義,數學問題解決是指學生在新的情景狀態(tài)下,運用所掌握的數學知識對面臨的問題采用新的策略和方法尋求問題答案的一種心理活動過程。
數學問題解決是以思考為內涵,以問題目標為走向的心理活動過程,其實質是運用已有的知識去探索新情景中的問題結果,使問題由初始狀態(tài)達到目標狀態(tài)的一種活動過程。與其它一般問題解決一樣,小學數學學習中的問題解決也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第一,數學問題解決指的是學生初次遇到的新問題,如果是解以前解過的題,對學習者來說就不是問題解決了,而是做練習。
第二,數學問題解決是一種積極探索和克服障礙的活動過程。它所采用的途經和方法是新的,至少其中某些部分是新的,這些方法和途徑是已有數學知識和方法的重新組合。這種重新組合通常構成一些更高級的規(guī)則和解題方法,因此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又是一個發(fā)現和創(chuàng)新的過程。
第三,數學問題一旦得到解決,學生通過問題解決過程所獲得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成為他們認知結構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些方法不僅可以直接用來完成同類學習任務,還可以作為進一步解決新問題的已有策略和方法。
二、教學問題解決的功能
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是一個復雜的心理活動過程,它對學生的學習和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其功能可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問題解決有利于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的掌握水平。
數學問題解決,從根本上來講是把前面已學到的數學知識運用到新的情景中去的過程,并且這種運用不是一種簡單的模仿操作,而是一種對已經掌握的數學概念、規(guī)則、方法和技能重新組合的創(chuàng)造性運用。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加深數學知識的理解并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的過程,因此數學問題解決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提高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水平。如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要綜合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通分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等知識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很明顯,這個過程的本身就是一個提高分數基本性質、通分和同分母分數加減法法則掌握水平的過程。
數學問題解決和練習都有提高知識掌握水平的功能,但兩者有著根本性的區(qū)別。前者主要是通過對已有知識和方法的重新組合而生成新的解題策略和方法,它通過創(chuàng)新活動去實現已有數學知識在更高層次上的掌握;而練習則更多地是一種對已有知識的重復學習,它主要是通過鞏固去加深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二)問題解決能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根據實現問題目標的需要,學生要主動地將原來所學過的有關知識運用到新的情景中去,使問題得到解決。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運用數學知識,使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過程。
因此數學問題解決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能力,特別是運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首先,它促使學生在原有認知結構中去提取有用的知識和經驗運用于新的問題情景,培養(yǎng)學生根據目標需要檢索和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其次,數學問題解決促使學生將過去已掌握的靜態(tài)的知識和方法轉化成可操作的動態(tài)程序。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將知識轉化成能力的過程。另外,數學問題解決能使學生將已有的數學知識遷移到他們不熟悉的情景中去,并作為實現問題解決的方法和措施。這既是一種遷移能力的培養(yǎng),同時又是一種主動運用原有的知識解決新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
。ㄈ﹩栴}解決能培養(yǎng)學生數學意識。
在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學生對面臨的問題要運用哪些數學知識,怎樣去運用這些知識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他們都有明確的認識,因此數學問題解決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意識。首先,在數學問題解決中學生能更加明確地認識到過去所學數學知識的重要作用。如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結合律、分配律,學生在學習這些定律時并沒有完全意識到它們的作用,只有在用這些定律解決簡便計算問題時,他們才真正體會到這些定律的重要性。其次,長期的數學問題解決學習,能培養(yǎng)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身邊的事物,用數學的思維方法去分析日常生活中的現象。再次,在數學問題解決過程中學生還能切身感受到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后的成功體驗,這不僅可以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還可以使他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自己所學的數學知識都是有用的。
。ㄋ模﹩栴}解決能培養(yǎng)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
數學問題解決中的問題對學生來說都是第一次遇到的新情景,怎樣去實現問題的解決并沒有現成的方法和措施可采用,需要學生根據具體的問題情景去探索和發(fā)現能使問題達到目標狀態(tài)的方法與途徑,這個過程的本身就是一個主動探索的過程。因此數學問題解決有利于學生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另一方面,任何數學問題的解決都不能直接依賴于已有的知識和方法,只有通過對已掌握的知識和方法的重新組合并生成新的策略和方法才能實現問題的解決。很明顯,數學問題解決的過程又是一個創(chuàng)新的過程。這一過程促使學生尋求新的途徑和方法去實現問題的解決。它不僅可以使學生獲得初步的創(chuàng)新能力,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從小養(yǎng)成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創(chuàng)新的思維習慣,為今后實現更高層次的創(chuàng)新奠定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中挖掘數學問題解決中隱藏的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巨大潛力,引導學生加強數學問題解決的學習,充分發(fā)揮其培養(yǎng)學生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功能,在當前也是素質教育賦予小學數學學科教學的重要任務。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269275.html
相關閱讀:數學教學中的素質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