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關(guān)就是利用語音和語義的條件,有意使用某些詞語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構(gòu)成雙重意義。雙關(guān)可分為語音雙關(guān)和語義雙關(guān)。
語音雙關(guān)。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條件而構(gòu)成的雙關(guān)。例如:
①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②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曹雪芹《紅樓夢》)
③再如有一個人專心致意為社會服務(wù),政治上懂得少一些,但是兩年把導(dǎo)彈搞出來了,對國家很有貢獻;另外一個人,天天談?wù),搞了五年也沒有把導(dǎo)彈搞出來。你投票贊成哪一個人?我投票贊成第一個人。第二個人只好請他去當(dāng)政治教員,他不能在導(dǎo)彈部門工作,他只能在導(dǎo)彈部門“搗蛋”。(周恩來《在文藝工作座談會和故事片創(chuàng)作會議上的講話》)
④如今要強借房租一年,所以百姓們都把“崇禎”讀做“重征”。(姚雪垠《李自成》)
⑤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⑥丞相做事業(yè),?奎S菜葉。一朝秋風(fēng)起,干鱉!
例①“晴”與“情”諧音;例②“雪”與“薛”諧音,指薛寶釵,“林”指林黛玉;例③“搗蛋”同“導(dǎo)彈”諧音;例④“重征”同“崇禎”諧音。例⑤表面上指蠶絲和蠟淚,實指“相思”和“眼淚”;例⑥表面上指黃菜葉,實指丞相所信用的三個壞人:黃敬夫、蔡彥文、葉得新。
語意雙關(guān)。就是利用詞的多義現(xiàn)象,構(gòu)成表里兩層意思。如:
①借問瘟君欲何往,紙船明燭照天燒。(毛澤東《七律?送瘟神》)
②夜正長,路也正長,我不如忘卻,不說的好吧。(魯迅《為了忘卻的記念》)
③我得去!憑我這身板,赤手空拳也干個夠本!我剛打算往下跳,只見她扭回頭來,兩眼直盯著被驚呆了的孩子,拉長了聲音說:“孩子,好好的聽媽媽的話。 保ㄍ踉笀浴饵h費》)
④可是匪徒們走上這十幾里的大山背,他沒想到包馬蹄的破麻袋片全被踏爛掉在路上,露出了他們的馬腳。(曲波《林海雪原》)
⑤她們的死,不過像無邊的人海里添幾粒鹽,雖然使扯談的嘴巴們覺得有些味道,但是不久還是淡、淡、淡。
⑥周繁漪:好,你去吧!小心,現(xiàn)在,(望窗外,自語)風(fēng)暴就要起來了!
例①“瘟君”既指血吸蟲,又指社會上的害人蟲;例②“夜”實指黑暗統(tǒng)治,“路”實指革命征途;例③“聽媽媽的話”實指聽黨的話;例④“露出了他們的馬腳”實指露出了匪徒們的破綻;例⑤“淡”實指平淡;例⑥周繁漪指的是“風(fēng)暴”的比喻義,即激發(fā)的矛盾,生死的搏斗。
這種語意雙關(guān),有明暗雙重意義,明的是表面的意義,暗的是內(nèi)藏的意義,說話的人本意是在暗藏的意義上。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46121.html
相關(guān)閱讀:《說“木葉”》特色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