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
魏?,字用之。父羽奏補秘書省校書郎、監(jiān)廣積倉,知開封府倉曹參軍。持法精審,明吏事。上元起彩山,闕前張燈,與宦者護作,宦者挾氣,視?少,輒誅索侵擾。?密以聞,詔杖宦者遣之。
?門人魏綱上疏詆天書,流海島,?亦坐是停官。復監(jiān)鄧州稅、鄂州茶,以大理寺丞知衡山縣,通判壽州,歷知循、隨、安州,提點廣南西路刑獄。邕州獠戶緣逋
負沒婦女為傭者一千余人,悉奏還其家。就除轉運使。劉?時計口以稅,雖舟居皆不免。至是而雷、化、欽、廉、高州猶未除,?為除之。減柳州無名役四百人。尋以罪降知洪州。自主客郎中遷太常少卿,知廣州。筑州城環(huán)五里,疏東江門,鑿東西澳為水閘,以時啟閉焉。
史沆性險?①,嘗為?所劾免。會廣州封送貢余椰子煎等餉京師,輒邀留之,飛奏指以為珍貨,詔遣內侍發(fā)驗無有,沆坐不實廢,?亦降知鄂州。未逾,復為陜西轉運使,徙河北。以給事中知開封府,政事嚴明,吏民憚之。內東門索命婦②車,得賂遺掖庭物,付府驗治,獄未上,內降釋罪。諫官吳奎言法當執(zhí)奏,而?不即奏行,請以廢法論,降知越州。
儂智高寇
廣東、西,獨廣州城堅守不能下。于是論筑城功,遷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復知廣州,兼廣東經略安撫使,給禁卒五千,聽以便宜從事。屬狄青已破賊,召還,糾察在京刑獄。議者請開六塔河,塞商胡北流,宰相主其說,命?按
視,還奏以為不可塞。下溪州蠻彭士羲叛,將發(fā)兵討除。進龍圖閣直學士、知荊南。?以為“五溪之險,師行鳥道,諸將貪功生事,于國家何所利?”因條
上三策,以招徠為上,守御為下,功取為失。不報。后卒如?議。徙澶州、滑州。又徙鄧州,不行,請老,以吏部侍郎致仕,卒。
(《宋史
•
列傳第六十二節(jié)》有刪節(jié))
注:①險?:陰險詭詐。
②命婦:誥命夫人。
2.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
.
緣逋
負沒婦女為傭者一千余人
逋:拖欠
B
.
儂智高寇
廣東、西
寇:敵寇
C
.宰相主其說,命?
按
視
按:巡查
D
.因
條
上三策
條:分條陳述
3.
以下句子中,全部表明魏?精于政事的一組是(3
分)(
)
①邕州獠戶緣逋負沒婦女為傭者一千余人,悉奏還其家。
②減柳州無名役四百人。
③筑州城環(huán)五里,疏東江門。
④
未逾,復為陜西轉運使,徙河北。
⑤
得賂遺掖庭物,付府驗治。
⑥
以招徠為上,守御為下,功取為失。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⑤⑥
D
.②③⑥
4.
下列對文章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
A
.
魏?的父親魏羽奏請朝廷補任魏?為秘書省校書郎、監(jiān)管廣積倉,任開封府倉曹參軍一職。
B
.雷州、化州、欽州、廉州、高州沿用劉
?當時按人口收稅的辦法,即使船民也難以幸免。魏?替他們廢除了這一苛稅。
C
.魏?治理政事嚴明,但有時也不免屈從于權勢。比如他畏懼后宮之命釋放向內宮行賄的誥命夫人,為此他遭到彈劾,被降職。
D
.
魏?為政,敢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在京刑獄擔任糾察時,曾經對開鑿六塔河以及鎮(zhèn)壓彭士羲叛亂的兩個朝議提出反對意見。他的這些建議得到認可,朝廷采取了他的計策。
5.
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
分)
(1
)
?密以聞,詔杖宦者遣之。(3
分)
(2
)又徙鄧州,不行,請老,以吏部侍郎致仕。(3
分)
附答案
一
2.
B
(寇:攻打、進攻)
3.
D
(④有關他任職之事;⑤是別人的行為)
4.
D
(這些建議當時未被采納,只不過是朝廷最終所采取的計策與魏
?
所獻之策不謀而合而已。)
5.
(1
)魏
?
私下告知天子,天子下詔杖責宦者,并將其趕走。(補出“聞”的賓語1
分;“杖”活用為動詞1
分,語句通順1
分。)
(2
)(魏
?
)又將轉到鄧州任職,沒去就任(未能成行
)。上書請求告老還鄉(xiāng),以吏部侍郎之職(的身份)辭官歸居(退休)。(“不行”古今異義1
分;“老”1
分,語句通順1
分。)
〖參考譯文〗
魏
?
,字用之。他的父親魏羽奏請朝廷補任他為秘書省校書郎、監(jiān)管廣積倉,任開封府倉曹參軍一職。魏
?
執(zhí)法精確審慎,通曉吏員事務。有一次,時值上元節(jié),需要在宮殿前搭起彩山,并張掛彩燈。魏
?
與宦官負責料理此事。由于宦官懷有私憤,并認為魏
?
幼可欺,于是到處誅求財物、侵擾百姓。魏
?
私下把這件事稟告天子,天子下詔杖責(這個)宦官,并將他趕走。
魏
?
的門客魏綱,因為上疏詆毀(被朝廷奉為祥瑞的)天書,被流放到海島。魏
?
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處以停職處分。不久,他又恢復官職,任鄧州稅務、鄂州茶務總監(jiān),此后又以大理寺丞兼任衡山知縣,又任壽州通判,又歷任循、隨、安等州的知州,任廣南西路提點刑獄。(廣西邕州)少數(shù)民族,因為家中拖欠稅務,婦女淪為奴隸的有千余人之多,魏
?
都一一稟奏朝廷,使婦女返回家中,因此他即刻升任轉運使之職。此前,劉
?
在當?shù)貙嵭邪慈丝谑斩惖姆椒,就連常居住在船艙里的百姓也要繳納稅收。此時雷、化、欽、廉、高等州仍然實行此種政策。魏
?
到任后,馬上替百姓廢除此項弊政。又在柳州釋放了被非法征集服役的百姓四百人。不久,他因過失被降官至洪州任知州。此后,他又從主客郎中升官至太常少卿,廣州知州之職。在廣州任上,魏
?
環(huán)繞廣州城,修筑五里長的城墻,并疏通了東江門,開鑿東西澳作為水閘,根據(jù)情況變化開閉水閘。
史沆性格陰險詭詐,他先前曾因魏
?
的彈劾而被免職。此時,恰逢廣州擬將朝貢后剩余的椰子煎等物品封緘饋送京師。史沆于是請求留下這些物品,并造謠說,魏
?
私自扣留了上貢的奇珍異寶。朝廷得知后,派宦官親自打開物品驗看,方知史沆在造謠。史沆因為所言不實被罷官,魏
?
也因此降官任鄂州知州。沒過一,他又被任命為陜西轉運使,又轉官河北。(后來,他)以給事中職位擔任開封府知府。治理政事嚴明,官吏和百姓都畏懼他。一次,內東門在檢查誥命夫人所乘車輛時,搜到其向內廷行賄的贓物,于是交付府衙審理此事。案件尚未審清上報,后宮已內降詔命給魏
?
,命令開封府無罪放人。于是,諫官吳奎上奏說,按照正常程序,官員應當先奏明君主,然后依法行事。但魏
?
沒有上奏就擅自放人,這分明是無視法律的行為。因此,朝廷將魏
?
降官為越州知州。
叛軍儂智高攻打廣東、廣西時,唯獨廣州城久攻不下。于是朝廷認為這是當初魏
?
筑城的功勞,因此將他升任工部侍郎、集賢院學士,復知廣州,兼任廣東經略安撫使。朝廷還派出禁兵五千人交給魏
?
,任憑他見機行事。其后,大將狄青大敗叛軍。朝廷于是將魏
?
召還,任命他糾察京城的刑事案件。當時,有人提議開鑿六塔河,并堵塞商胡河的北支流,并且宰相也支持這一建議,于是朝廷派魏
?
去考察。視察完畢,魏
?
上奏,認為北支流不便堵塞。下溪州的少數(shù)民族彭士羲率眾造反,朝廷打算發(fā)兵討伐。魏
?
于此時升任龍圖閣直學士兼知荊南府。他認為,“五溪地形險惡,官軍卻在狹窄的山間鳥道行進;同時,將領們會因為貪功而滋生出諸多事端,這些對國家有什么好處?”他還擬定了三種對敵策略:以招降敵人為上策,以防御敵人為下策,以主動攻打敵人為失策。這些建議當時未被采納。但是,朝廷最終所采取的計策,卻與魏
?
所獻之策不謀而合。此后,魏
?
移官澶州、滑州等地,又將轉到鄧州任職,未能成行。上書請求告老還鄉(xiāng),以吏部侍郎之職辭官歸居(退休),直到死去。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328474.html
相關閱讀:“周恭帝幼沖”閱讀答案附譯文
桃花源記原文及翻譯
《范云,字彥龍》閱讀答案及譯文
《親政篇》閱讀答案(附翻譯)
《江公皋傳》閱讀答案(2011高考語文重慶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