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xùn)練學(xué)習(xí)方法!

“李藩,字叔翰,趙郡人”閱讀答案附翻譯

編輯: 路逍遙 關(guān)鍵詞: 高中文言文閱讀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912 題。 李藩,字叔翰,趙郡人。四十余未仕,讀書揚州,因于自給,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亞居守東都,署為從事。洛中盜發(fā),有誣牙將令狐運者,亞信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
題。
李藩,字叔翰,趙郡人。四十余未仕,讀書揚州,因于自給,妻子怨尤之,晏如也。杜亞居守東都,署為從事。洛中盜發(fā),有誣牙將令狐運者,亞信之,拷掠竟罪.藩知其冤,爭之不從,遂辭出。后獲真盜,藩益知名。
王紹持權(quán),邀藩一相見即用,終不就。王仲舒、韋成季輩為郎官,朋黨輝赫,日會聚歌酒,慕藩名,強致同會,藩不得已一至。仲舒輩好為訛語俳戲,后召藩,堅不去,日:“
吾與仲舒輩終日,不曉所與言何也。”
后果敗。
裴?言于帝,以為有宰相器,遂拜藩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性忠藎,事無不言,上重之,以為無隱.四冬,顧謂宰臣日:。前代帝王理天下,或家給人足,或國貧下困,其故何也?”
藩對曰:“
古人云:‘
儉以足用.’
蓋足用系于儉約.誠使人君不貴珠玉,唯務(wù)耕桑,則百姓既足,君孰與不足!
自然帑①
藏充羨,稼穡豐登。若人君竭民力,貴異物,上行下效,風(fēng)俗日奢,去本務(wù)末,衣食益乏,則百姓不足,君孰與足!
自然國貧家困,盜賊乘隙而作矣!
伏愿宮室輿馬,衣服器玩,.必務(wù)損之又損,示人變風(fēng),則天下幸甚。”
帝曰:“
儉約之事,是我誠心;貧富之由,如卿所說。唯當上下相勖,以保此道,似有逾濫,極言箴規(guī),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藩等拜賀而退.
時河?xùn)|節(jié)度使王鍔用錢數(shù)千萬賂遺權(quán)幸,求兼宰相.藩與權(quán)德輿在中書,有密旨曰:“
王鍔可兼宰相,宜即擬來.”
藩遂以筆涂“
兼相”
字,奏上云:“
不可.”
德輿失色曰:“
縱不可,宜別作奏,豈可以筆涂詔耶!”
曰:“
勢迫矣!
出今日,便不可止.日又暮,何暇別作奏!”
事果寢。元和六卒,五十八,贈戶部尚書.蔓為相才能不及裴?,孤峻頗后韋貫之,然人物清規(guī),亦其流也
(
節(jié)選自《舊唐書·
列傳第九十八》)
【注】①
帑:收藏錢財?shù)母畮臁?br />5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尤:責(zé)怪
B
.唯當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勖:勉勵
C
.此固深期于卿等也
期:約定
D
.“日又暮,何暇別作奏!”事果寢
   寢:擱置
6
.下列各組句子中,分別表現(xiàn)李藩忠直敢諫和清正自持的一組是(
。3
分)
A
.①必務(wù)損之又損,示人變風(fēng)
②仲舒輩好為訛語俳戲,后召藩,堅不去
B
.①藩性忠藎,事無不言
②日又暮,何暇別作奏!
C
.①唯當上下相勖,以保此道
②藩知其冤,爭之不從,遂辭出
D
.①邀藩一相見即用,終不就
②困于自給,妻子怨尤之,晏如也
7
.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3
分)
A
.郎官王仲舒、韋成季等人結(jié)成私黨,地位顯赫,每日聚會飲酒,并喜歡傳播謠言,表演雜戲作樂。盡管他們仰慕李藩的名望,李藩卻不愿與他們交往。
B
.李藩認為,如果國君耗盡民力,愛好珍寶,就會上行下效,奢侈成風(fēng),舍本逐末,造成國貧家困,盜賊紛起。所以力諫皇上減省用度,以示崇尚節(jié)儉。
C
.河?xùn)|節(jié)度使王鍔重金賄賂權(quán)貴寵臣,請求兼任宰相。盡管皇上已下旨讓中書省擬詔批準,但李藩認為不可,并在形勢緊迫的情況下力阻此事。
D
.裴?認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向皇上推薦重用李藩。李藩任宰相雖然才能不如裴?,但人品和裴?一樣清正自持,不像韋貫之那樣待人傲慢苛刻。
8
.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
分)
(1
)吾與仲舒輩終日,不曉所與言何也。(3
分)
譯文:
(2
)誠使人君不貴珠玉,唯務(wù)耕桑,則百姓既足,君孰與不足!(4
分)
譯文:
(3
)縱不可,宜別作奏,豈可以筆涂詔耶!(3
分)
譯文:

答案:
5
.C (
期待,期望)
6
.A (
分別排除B
②、C
①和D
①)
7
.D(
“孤峻”意為性情“孤高嚴正”,并非貶意,不是待人“傲慢苛刻”。裴韋二人,俱為清正自持之人)
8
.(1
)我和王仲舒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都不知道與他們說些什么。(3
分)。2
)假使國君不以珠玉為貴,只是致力于農(nóng)耕蠶桑,百姓豐足了之后,國君怎能不富足?(4
分) (3
)縱然認為不可,也應(yīng)該另外寫奏章,怎么能用筆涂改詔書呢?(分)
附參考譯文:
李藩,字叔翰,趙郡人。李藩四十多歲時還沒有出去做官,在揚州讀書,用度困難,妻子兒女都責(zé)怪他,他卻泰然自若。杜亞任東都留守,任用他為從事。洛中發(fā)生了盜竊案件,有人誣告是牙將令狐運所為,杜亞相信了,拷打后給他定了罪。李藩知道令狐運是冤屈的,為他爭辯但杜亞不聽從,于是辭職離開了。后來捕獲了真正的盜賊,李藩因此更加有名望。
王紹掌權(quán),邀請李藩見一面就重用他,但李藩最終沒有去。王仲舒、韋成季等人擔(dān)任郎官,結(jié)為私黨地位顯赫,每日聚會飲酒作樂,他們仰慕李藩的名望,強邀他去同聚,李藩不得已去了一次。王仲舒等人喜歡傳播謠言,表演雜戲作樂,后來又邀請李藩,他堅決不去,說:“我和王仲舒這些人呆在一起一整天,不知道與他們說些什么。”后來王仲舒等人果然失勢了。
裴?告訴皇上,認為李藩有宰相的器度,就任命李藩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李藩秉性忠誠,遇事知無不言,皇上很器重他,認為他言事從無隱瞞掩飾。元和四冬天,皇上詢問大臣說:“前代帝王治理天下,有的能使百姓家家衣食充裕,人人生活富足;有的卻導(dǎo)致國貧民困,這是什么緣故呢?”李藩回答說:“古人說:‘節(jié)儉能使用度豐足。’所以財物豐足取決于節(jié)儉。假使君不以珠玉為貴,只是致力于農(nóng)耕蠶桑,那么百姓豐足了之后,君怎能不富足?自然國庫充實,五谷豐登。如果君耗盡民力,愛好奇珍異寶,上行下效,風(fēng)俗日漸奢侈,舍棄農(nóng)耕,從事工商,衣食日益缺乏,那么百姓就不會富足,君又怎能富足?自然是國貧家困,盜賊就乘機而起了!我希望陛下能把宮室車馬,衣服玩物,務(wù)求減省再減省,向人們顯示要改變舊俗,那么天下百姓就幸運之極了。”皇帝說:“節(jié)儉的事,發(fā)自我的誠意;貧富的緣由,正如愛卿所說。只求上下互相勉勵,來保持這一風(fēng)尚,如果我有越制奢濫的情形,這就確實深切期望你們能直言勸諫了。”李藩等人拜賀退下。
當時河?xùn)|節(jié)度使王鍔花費數(shù)千萬錢賄賂權(quán)貴寵臣,請求兼任宰相。李藩與權(quán)德輿都在中書省任職,有密旨說:“王鍔可以兼任宰相,應(yīng)該立即草擬詔書報來。”李藩于是用筆涂掉了“兼任宰相”等字,上奏說:“不可。”權(quán)德輿大驚失色說:“縱然認為不可,也應(yīng)該另外寫奏章,怎能用筆涂改詔書呢?”李藩說:“形勢緊急了!過了今日,就無法制止了。天又晚了,哪有時間另寫奏章!”此事果然被擱置了。元和六李藩去世,時五十八歲,追贈戶部尚書。李藩任宰相才能不如裴?,孤高嚴正又不及韋貫之,然而人品清正自持,和他們也屬于一類人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407091.html

相關(guān)閱讀:《原杰,字子英》閱讀答案及翻譯
《張嶷字伯岐》閱讀答案及翻譯
“子之所以愛夫山水者,其旨安在”閱讀答案
“龐統(tǒng)字士元,襄陽人也。”閱讀答案及譯文
《后漢書?吳漢傳》閱讀答案(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