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成龍,字北溟,山西永寧人。順治十八,授廣西羅城知縣,四十五矣。羅城居萬山中,盛瘴癘,瑤、僮獷悍。方兵后,遍地榛莽,縣中居民僅六家,無城郭廨舍。成龍到官,召吏民拊循之。申明保甲,盜發(fā)即時捕治,請于上官,讞實即處決,民安其居。鄰瑤歲來殺掠,成龍集鄉(xiāng)兵將搗其巢,瑤懼,誓不敢犯羅山境。民益得盡力耕耘。居羅山七,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
中學
遷湖廣黃岡同知,駐岐亭。岐亭故多盜,白晝行劫,莫敢誰何。成龍撫其渠
彭百齡,令捕盜自贖。嘗察知盜所在,偽為丐者,入其巢,與雜處十馀日,盡得其平時行劫狀。乃出呼役械諸盜,他盜皆遠竄。嘗微行村堡,周訪閭里情偽,遇盜及他疑獄,輒蹤跡得之,民驚服。
十三,署武昌知府。吳三桂犯湖南,師方攻岳州,檄成龍造浮橋濟師,甫
成,山水發(fā),橋圮,坐
奪官。三桂散偽
?
①
遍湖北州縣,麻城、大冶、黃岡、黃安諸盜,皆倚山結寨應三桂。妖人黃金龍匿興寧山中,謀內亂。劉君孚者,嘗為成龍役,善捕盜,亦得三桂
?
,與金龍等結大盜周鐵爪,據曹家河以叛。朝以成龍舊治得民心,檄往招撫。成龍
?
②
知君孚雖反,眾未合,猶豫持兩端。兼程趨賊砦,距十里許止宿。榜示自首者免罪,來者日千計,皆貸之。
先遣鄉(xiāng)約諭君孚,降者待以不死。乃策黑騾往,從者二,張蓋鳴鉦,逕入賊舍。呼君孚出見,叩頭受撫,降其眾數千。金龍走紙棚河,與其渠鄒君申往保山砦,成龍擒斬之。朝以聞,請復官,即擢黃州知府。
二十三,江蘇巡撫余國柱入為左都御史,安徽巡撫涂國相遷湖廣總督,命成龍兼攝
兩巡撫事。未幾,卒於官。
中學
成龍歷官未嘗攜家屬,卒時,將軍、都統(tǒng)及僚吏入視,惟笥中
?
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民罷市聚哭,家繪像祀之。是冬,上南巡至江寧,諭知府曰:
“
爾務效前總督于成龍正直潔清,乃為不負。
”
又諭大學士等曰:
“
朕博采輿評,咸稱于成龍實天下廉吏第一。
(節(jié)選自《清史稿
·
于成龍傳)
【注】
①
?,古代一種公文。
②
?:
xiòng,
刺探
5.
對下列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成龍撫其渠
彭百齡
渠:首領
B.
甫成,山水發(fā)
甫:剛剛
C.
橋圮,坐奪官
坐:因此
D.
成龍兼攝兩巡撫事
攝:代理
6.
下列各句分別表現于成龍?zhí)幨轮v究策略和深得民心的一組是(
)
A.
瑤懼,誓不敢犯羅山境
/
與民相愛如家人父子
B.
偽為丐者,入其巢
/
民罷市聚哭,家繪像祀之。
C.
先遣鄉(xiāng)約諭君孚,降者待以不死
/
朝以聞,請復官,即擢黃州知府
D.
成龍擒斬之
/
咸稱于成龍實天下廉吏第一
7.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
于成龍直到
45
歲才步入仕途,但通過在羅城為官的政績展示了自己的才能,深得百姓的擁戴。
B.
在處理岐亭盜賊一事的過程中,于成龍的魄力和計謀均得到了很好地表現。
C.
于成龍的下屬劉君孚因為吳三桂的蠱惑而叛變,于成龍充分利用了心理戰(zhàn),使他歸降。
D.
康熙皇帝以于成龍為榜樣來告誡江寧知府,并給予于成龍
“
天下廉吏第一
”
的至高褒獎。
8.
將文言文閱讀材料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10
分)
(
1
)嘗微行村堡,周訪閭里情偽,遇盜及他疑獄,輒蹤跡得之,民驚服。(
4
分)
譯文:
(
2
)榜示自首者免罪,來者日千計,皆貸之。(
3
分)
譯文:
(
3
)諭知府曰:
“
爾務效前總督于成龍正直潔清,乃為不負。
”
(
3
分)
譯文:
參考答案:中小學作文答案網整理
5C
(坐:犯罪)(
3
分)
6B(A
項、
D
項的前句均不能表現處事策略;
C.
后句跟得民心無關。
)
(
3
分)
7D
(
“
天下廉吏第一
”
是輿論對于成龍的評價,不是皇帝對他的褒獎。)(
3
分)
8
(
1
)(
4
分)他曾經到村落中去微行私訪(暗中查訪),遍訪民間隱情,遇到盜賊以及其他可疑案件,就按其蹤跡(追查其蹤跡線索)抓到案犯,百姓非常驚嘆佩服。(得分點:微行、獄、輒、蹤跡)
(
2
)(
3
分)貼出文書告知自首的人可以免罪,前來自首的人每天數以千計,都饒恕了他們。(榜示、日、貸)
(
3
)(
3
分)皇帝告訴江寧知府說:
“
你一定要仿效前任總督于成龍正直清廉,才不辜負我。
”
(得分點:務、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558235.html
相關閱讀:“顏之儀,字子升”閱讀答案及翻譯
《樗散生傳》閱讀答案及翻譯
“景公之嬖妾嬰子死”閱讀答案及翻譯
“丁丑,俞?在居庸關剽掠,”閱讀答案
《老蘇先生墓志銘》閱讀答案及譯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