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錯卡”由“錯題”、“錯誤原因”、“改正措施”、“訂正”和“鞏固”欄組成,每次拿到作業(yè)或試卷后,如果有錯題,讓學生及時認真填寫“改錯卡”。具體步驟如下:
第一步 找錯
把錯題原原本本抄到“錯題”欄內(寫清章節(jié)、頁數(shù)、題號),可通過老師或同學的幫助找出錯誤來,并把出錯的地方用紅筆標出來。
第二步 析錯
填寫“錯誤原因”欄,填寫這一欄,旨在讓學生分析出錯的原因,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就像治病一樣,只要找到病根,就可對癥下藥,提高療效。填寫這一欄難度較大,因為不僅要知道錯在哪里,還要搞清楚出錯的原因是什么,如果一時找不出病因,就要求助于教師“會診”,通常出錯的原因有:概念不清、審題不周、錯用公式、計算失誤、解答不具體、不全等等。例如,一位同學在解答“填空: 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填上“同種”解答錯誤,病因是解答不具體,不準確造成的錯誤。正確答案應是“同種電荷”。通過尋找病因使同學們認識到: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解題時要準確到位。
第三步 治錯
對錯誤原因,制定改正措施,或請教師幫助開“處方“,比如上面的學生在分析錯誤原因后所領悟到的,有的錯誤可能需要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逐步改正(如審題不周、錯用公式、計算失誤等),但是學生必須立即干一件事,那就是教材,針對錯題的原因作答疑式“補課”和“再學習”。在知識差的前前后后兜幾個圈子,把漏洞補結實。
第四步 改錯
學生親自動手訂正錯題,寫出正確的答案。
第五步 防錯
這一欄,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教材或資料中找出一道相同類型的題目,或同學間互相找題、編題、認真解答,以達到鞏固、預防之目的。填寫“改錯卡”的好處有三:(1)能從反面入手,深刻理解正確的東西。(2)能由困溯因,把錯誤的原因弄個水落石出,以便“對癥下藥”。(3)能提高改錯的自覺性!案腻e卡”像一架“透視機”,可以“透視”出學生每次失分的主要原因,清楚地顯現(xiàn)出他們在學習中存在的薄弱環(huán)節(jié)。
在老師的幫助下,制做一些“改錯卡”使用過程中將“改錯卡”按章節(jié)歸納整理,考試前除了復習課本外,再認真看一看分類裝訂的“改錯卡”,將會大大提高復習的質量,提高應試能力。
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試驗證明,“改錯卡”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成績顯著。多次檢測中,實驗班的成績在平行班級中較為突出,出錯率最低,高分比率高聯(lián)營且后進生的進步很大,有百分之九十八的學生認為“改錯卡”是學生獲取高分的法寶。
運用“改錯卡”,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學習成績,而且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責任心、自信心。一部分學生已經(jīng)克服了智力低、基礎并的自卑心理,逐步擺脫了學習中的困境。
附:改錯卡: 姓名: 年 月 日
| 錯 題 | 錯誤原因 | 改正措施 | 訂正 | 鞏固 |
| (寫清章節(jié)、頁數(shù)、題號) | (如審題不周、錯用公式、計算失誤等) |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zhong/1071219.html
相關閱讀:物體運動狀態(tài)和受力情況的“互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