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上學期知識點:運動規(guī)律!

編輯: 逍遙路 關(guān)鍵詞: 高一學習指導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專題一:運動的描述

【知識要點】

1.質(zhì)點(A)(1)沒有形狀、大小,而具有質(zhì)量的點.

(2)質(zhì)點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

(3)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zhì)點,并不取決于這個物體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上各部分運動情況的差異是否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2.參考系(A)(1)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

(2)在描述一個物體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即假定為不動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

對參考系應(yīng)明確以下幾點:

①對同一運動物體,選取不同的物體作參考系時,對物體的觀察結(jié)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實際問題時,選取參考系的基本原則是能對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得到盡量的簡化,能夠使解題顯得簡捷.

③因為今后我們主要討論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所以通常取地面作為參照系

3.路程和位移(A)

(1)位移是表示質(zhì)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長度.

(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條有向線段來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體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路程是標量,它是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因此其大小與運動路徑有關(guān).

(3)一般情況下,運動物體的路程與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當質(zhì)點做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時,路程與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圖1-1中質(zhì)點軌跡ACB的長度是路程,AB是位移S.

(4)在研究機械運動時,位移才是能用來描述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不能用來表達物體的確切位置.比如說某人從O點起走了50m路,我們就說不出終了位置在何處.

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A)

(1)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即v=s/t.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m/s)米/秒.

(2)平均速度是描述作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一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如果在一段時間t內(nèi)的位移為s, 則我們定義v=s/t為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體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的方向.

(3)瞬時速度是指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從物理含義上看,瞬時速度指某一時刻附近極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

5、勻速直線運動(A)

(1) 定義:物體在一條直線上運動,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位移相等,這種運動叫做勻速直線運動.

根據(jù)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質(zhì)點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位移相等,質(zhì)點在相等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相等,質(zhì)點的運動方向相同,質(zhì)點在相等時間內(nèi)的位移大小和路程相等.

(2) 勻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A)

(1)位移圖象(s-t圖象)就是以縱軸表示位移,以橫軸表示時間而作出的反映物體運動規(guī)律的數(shù)學圖象,勻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圖線是通過坐標原點的一條直線.

(2)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一條平行于橫軸(時間軸)的直線

6、加速度(A)

(1)加速度的定義: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速度的改變量跟發(fā)生這一改變量所用時間的比值,定義式:a=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是速度變化的方向

(3)在變速直線運動中,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則質(zhì)點做加速運動; 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則則質(zhì)點做減速運動.

7、用電火花計時器(或電磁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A)

實驗步驟:

(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電路

(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面吊著重量適當?shù)你^碼.

(3)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

(4)拉住紙帶,將小車移動至靠近打點計時器處,先接通電源,后放開紙帶.

(5)斷開電源,取下紙帶

(6)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復做三次

8、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A)

(1).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公式vt=vo+at(減速:vt=vo-at)

(2). 此式只適用于勻變速直線運動.

(3).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公式s=vot+at2/2(減速:s=vot-at2/2)

(4)位移推論公式: (減速: )

(5).初速無論是否為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質(zhì)點,在連續(xù)相鄰的相等的

時間間隔內(nèi)的位移之差為一常數(shù): s = aT2 (a----勻變速直線運動的

加速度 T----每個時間間隔的時間)

9、勻變速直線運動的x?t圖象和v-t圖象(A)

10、自由落體運動(A)

(1) 自由落體運動 物體只在重力作用下從靜止開始下落的運動,叫做自由落體運動.

(2) 自由落體加速度

(1)自由落體加速度也叫重力加速度,用g表示.

(2)重力加速度是由于地球的引力產(chǎn)生的,因此,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但這種差異并不大.

(3)通常情況下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3) 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vt=gt.H=gt2/2,vt2=2gh

專題二:相互作用與運動規(guī)律

【知識要點】

11、力(A)1.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

⑴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⑵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

3.力作用于物體產(chǎn)生的兩個作用效果.

⑴使受力物體發(fā)生形變或使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

4.力的分類⑴按照力的性質(zhì)命名:重力、彈力、摩擦力等.

⑵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

12、重力(A)1.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⑴地球上的物體受到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

⑵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

2.重心:物體的各個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點,這個點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① 質(zhì)量均勻分布的有規(guī)則形狀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上.

② 一般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幾何中心上,可以在物體內(nèi),也可以在物體外.一般采用懸掛法.

3.重力的大。篏=mg

13、彈力(A)

1.彈力⑴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

⑵產(chǎn)生彈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①兩物體直接接觸;②兩物體的接觸處發(fā)生彈性形變.

2.彈力的方向:物體之間的正壓力一定垂直于它們的接觸面.繩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時應(yīng)先確定受力物體.

3.彈力的大小

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guān),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彈簧彈力:F = Kx (x為伸長量或壓縮量,K為勁度系數(shù))

4.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存在彈力的判斷方法

如果物體間存在微小形變,不易覺察,這時可用假設(shè)法進行判定.

14、摩擦力(A)

(1 ) 滑動摩擦力:

說明 : a、FN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

b、 為滑動摩擦系數(shù),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guān),與接觸面

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無關(guān).

(2 ) 靜摩擦力: 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guān).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901788.html

相關(guān)閱讀:高一化學:知識點氧化還原反應(y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