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增殖是生物體的重要生命特征,細胞以分裂的方式進行增殖。精品小編準備了高一生物細胞增殖同步測試題,希望你喜歡。
一、細胞周期概念及特點
1.梳理:
概念
細胞周期
連續(xù)分裂的細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時為止所經歷的全過程
特點分析
前提條件
真核生物連續(xù)分裂的體細胞才具有細胞周期
起止點
起點:從一次分裂完成時開始;止點:到下一次分裂完成為止
兩個階段
一個細胞周期=分裂間期(在前,時間長大約占90%~95%,細胞數目多)+分裂期(在后,時間短占5%~10%,細胞數目少)
表示方法
直線圖、扇形圖、曲線圖、柱狀圖等
2.延伸:⑴如癌細胞、受精卵、骨髓造血干細胞等能夠進行連續(xù)分裂具有細胞周期,而進行減數分裂的精(卵)原細胞是沒有細胞周期的。成熟的紅細胞也沒有。
⑵分裂后子細胞的去向:
①繼續(xù)增殖:此類細胞始終處于細胞周期中,如根尖分生區(qū)細胞等。
②暫不增殖:此類細胞暫時脫離細胞周期,在適當刺激下可重新增殖,如動物肝細胞等。
③不增殖:此類細胞不可逆地脫離細胞周期,但保持生理機能活動,如神經細胞等。
二、有絲分裂的主要特征
1.分裂間期的變化
⑴梳理:
時期
時間
主要時間
發(fā)生部位
G1期
幾小時到幾天
細胞合成新的蛋白質、RNA和其他分子;細胞器可能復制;準備物質、能量和酶
細胞質
S期
一般幾小時
DNA分子進行自我復制;動物細胞進行新的中心粒裝配
細胞質、細胞核
G2期
一般為1~1.5h
與G1期相似,但產生分子數量少;合成有絲分裂的引發(fā)物質
細胞質
⑵延伸:①G1和G2期的RNA和蛋白質合成是基因的表達過程。
②在間期DNA復制時,容易受內外因素的干擾而發(fā)生差錯,故可以利用誘變劑處理S期的細胞,使其發(fā)生基因突變,用于誘變育種。
③癌細胞具有無限增殖的特點,為了抑制了癌細胞,可以用藥物作用于分裂間期,使DNA分子不能復制,從而治療腫瘤的增殖擴散。
2.分裂期的變化
⑴梳理:
時期
核分裂變化
質分裂變化
歌訣記憶
前期
①核仁解體,核模消失。②染色質高度螺旋化,出現染色體,散亂排布于細胞內
③從細胞的兩極發(fā)出許多紡錘絲,縱行排列在細胞的中央,形成梭形的紡錘體
膜核消失顯兩體
中期
①染色體的著絲點兩側連有紡錘絲。②染色體的著絲點排列在赤道板上。③染色體高度螺旋化,形態(tài)固定,數目清晰
形數清晰赤道齊
后期
①著絲點分裂,形成兩套完全相同的染色體。②紡錘絲收縮,兩套染色體分別移向細胞兩極。③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加倍
點裂數增均兩極
末期
①核膜、核仁重新出現,核膜把染色質包圍起來,形成兩個相同的子細胞核。②染色體解螺旋化,重回到染色質狀態(tài)
③紡錘體消失。④赤道板位置出現了細胞板,逐漸向四周擴展,形成新的細胞壁,均分細胞質,一個細胞形成了兩個子細胞
兩消兩現重開始
⑵延伸:①與細胞分裂有關的細胞器及作用:線粒體提供能量。核糖體合成染色體復制所需要的酶及蛋白質。中心體在某些低等植物或動物細胞中,參與形成紡錘體,以牽引染色體移動。高爾基體合成纖維素和果膠,參與細胞壁的形成。
②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區(qū)別:前期紡錘體形成不同:植物細胞從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形成(低等植物由中心粒形成)。動物細胞兩組中心粒發(fā)出星射線形成。末期細胞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的細胞板從中央向四周擴展,在高爾基體的參與下形成細胞壁,將一個細胞分裂成兩個細胞。動物的細胞膜從中部向內凹陷,將一個細胞縊裂成兩個細胞。
三、有絲分裂與減數分裂的比較
1.過程的比較
⑴梳理:
比較項目
有絲分裂
減數分裂
發(fā)生場所
真核生物各組織或器官的體細胞
真核生物進行有性生殖的生殖細胞
細胞分裂次數及數目
細胞分裂1,產生2個子細胞分裂后形成的仍然是體細胞
細胞分裂2,產生4個子細胞,分裂后形成的成熟的生殖細胞
子細胞內染色體和DNA數目
和體細胞相同
是體細胞內的一半
子細胞間的遺傳物質
完全相同或幾乎完全相同
一般不相同(基因重組,有的還牽涉細胞質的不均等分裂)
染色體復制
間期
減I前的間期
同源染色體的行為
聯會與四分體
無同源染色體聯會現象、不形成四分體,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沒有交叉互換現象
出現同源染色體聯會現象、形成四分體,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常常有交叉互換現象
分離與組合
也不出現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出現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
著絲點的
行為
中期位置
赤道板
減I在赤道板兩側,減II在赤道板
斷裂
后期
減II后I期
意義
使生物的親代和子代細胞之間保持了遺傳性狀的穩(wěn)定性
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維持了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
相同點及聯系
染色體只復制一次,都有紡錘體出現,都有核膜與核仁的消失與重建過程,都有染色體的平均分配現象。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方式的有絲分裂
⑵延伸:①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的生殖器官:動物的睪丸(產生精子)和卵巢(產生卵細胞),植物的花藥(產生精子)和胚珠(產生卵細胞)。
②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圖形的識別:一看染色體的數目,如是奇數,定為減Ⅱ;如是偶數,需看染色體的形態(tài),如無同源染色體,則為減Ⅱ;如有,則需看染色體的行為,如有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四分體、同源染色體分離,則為減Ⅰ;如無,則為有絲分裂。
2.數量的比較
⑴梳理:
結構
時期
四分體
個數
同源染色
體對數
染色體
數
染色單
體數
DNA
分子數
核苷酸
鏈數
有
絲
分
裂
間期
0
n
2n
04n
2n4n
4n8n
分裂期
前、中期
0
n
2n
4n
4n
8n
后期
0
2n
2n4n
4n0
4n
8n
末期
0
n
4n2n
0
4n2n
8n4n
減
數
分
裂
間期
0
n
2n
04n
2n4n
4n8n
減
Ⅰ
前、中期
n
n
2n
4n
4n
8n
后期
0
n
2n
4n
4n
8n
末期
0
0
2nn
4n2n
4n2n
8n4n
減Ⅱ
前、中期
0
0
n
2n
2n
4n
后期
0
0
n2n
2n0
2n
4n
末期
0
0
2nn
0
2nn
4n2n
⑵延伸:①對二倍體生物的來說,同源染色體在有絲分裂的全過程都存在,而減數分裂過程來說,減Ⅰ除末期外同源染色體都存在,減Ⅱ不存在。但如果某生物是只含有一個染色體組的單倍體,則有絲分裂中也不含同源染色體。如果某生物是四倍體或四倍以上的偶數倍體時,減Ⅱ中也可能存在同源染色體。
②在有絲分裂中,因為沒有同源染色體的聯會現象,所以不會有四分體出現。
③幾種結構的數量關系可以等式表示為:1個四分體=1對同源染色體=2條染色體=4條染色單體=4個DNA分子=8條脫氧核苷酸鏈。
高一生物細胞增殖同步測試題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yi/833198.html
相關閱讀:高三生如何應對“期末考”和“一!钡倪B番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