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高考說明,生成每一部分的框架目標:
根據高考說明,針對某一部分的內容要求,設定該部分自主學習的框架和目標。比如氧化還原部分,在理解和掌握概念對立統(tǒng)一的基礎上,進行歸納形成概念關系網絡主線:
氧化劑→氧化性→得電子→價降低→被還原→還原反應→還原產物
還原劑→還原性→失電子→價升高→被氧化→氧化反應→氧化產物
運用這些概念解決相關問題就自然思路清晰了。
自主思考循序漸進地由淺入深、由單一到綜合逐一生成知識體系:
任何知識的學習和技能的形成都要經歷由少到多、由簡單到復雜的過程,如果能遵循科學的認識規(guī)律進行學習和梳理,不僅能減輕學習負擔而且能更有針對性、有效度地解決問題,還能對相關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行更好地拓展和延伸。比如對離子共存問題,先從基礎知識分析不共存的原因,很容易歸納出六種常見的不共存因素:1、生成難溶物2、生成氣體3、生成難電離物4、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5、生成絡合物6、發(fā)生雙水解反應,與此基礎上再逐漸進行變換角度地發(fā)散和延伸思考對于NO3-與Fe2+在任何條件下都不能共存嗎?對于能使酚酞變紅的溶液中,S2-、K+、SO32-能否共存?題干有限定條件時又怎樣兼顧呢?氧化還原和多種因素共存時又怎樣從實際出發(fā)優(yōu)先考慮等等,這樣能使自己思維在原有的基礎上作進一步思考,使思維和知識框架都得到了延伸和拓展,此類問題變得非常簡單。
科學化地、經;丶皶r反思錯題原因,生成思維方法:
不僅經常要對做對的題目進行反思總結,更要經常性地對做錯的題目進行反思錯因,認真吸取教訓的同時對概念、原理、規(guī)律進行辨析并拓展運用,增強自己獨立思維的邏輯性、深刻性、靈活性、效度性和開放性,逐漸地會生成更有效的思維方法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對高三學生自主生成式學習方式有不可代替的優(yōu)勢,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習成績,而且是個體終生學習和終生發(fā)展的基礎,對提高高三化學的學習效益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255353.html
相關閱讀:高三英語知識點:復習過程決定復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