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1)
1. 關于教材實驗的原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拉長的橡皮筋的動能轉移到小車上
B 拉長的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車的動能
C 小車獲得的速度取決于像皮筋拉長的長度
D 小車獲得的速度取決干拉長到固定長度的橡皮筋的條數(shù)
2. 在做實驗時,小車會因為受摩擦力而影響實驗,我們可以使木板傾斜作為補償。則下面操作正確的是( )
A 使拖著紙帶的小車由靜止釋放,小車不下滑即可
B 使拖著紙帶的小車有靜止釋放,小車能下滑即可
C 沿木板向下推拖著紙帶的小車,放手后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的點距均勻即可
D 以上說法都不對
3. 某同學在做利用橡皮筋探究功與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時,拖著紙帶的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由靜止運動到木板底端,在此過程中打點計時器在紙帶上打下的相鄰點間的距離變化情況是( ) A.始終是均勻的 B.先減小后增大 C.先增大后減小 D.先增大后均勻不變
4. 為探究“恒力做功與物體動能改變的關系”,采用了如上右圖所示實驗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消除小車與水平木板之間摩擦力的影響應采取做法是 A.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鉤碼拉動下恰好做勻速運動 B.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使小車在鉤碼拉動下恰好做勻加速運動 C.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鉤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速運動 D.將木板不帶滑輪的一端適當墊高,在不掛鉤碼的情況下使小車恰好做勻加速運動
(2)若實驗中所用小車的質(zhì)量為200 g,為了使實驗結果盡量精確,在實驗室提供的以下四種規(guī)格鉤碼中,應該挑選的鉤碼是 A.10 g B.20 g C.30 g D.50 g
(3)某實驗小組挑選了一個質(zhì)量為50 g的鉤碼,在多次正確操作實驗得到的紙帶中取出自認為滿意的一條,經(jīng)測量、計算,得到如下數(shù)據(jù):第一個點到第n個點的距離為40.0 cm;打下第n點時小車的速度大小為1.20m/s。該同學將鉤碼的重力當作小車所受的拉力,則拉力對小車做的功為 J,小車動能的增量為 J。(g=9.8m/s2,結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5. 關于彈性勢能,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只有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時才具有彈性勢能,其他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是不會有彈性勢能的 B.彈簧伸長時有彈性勢能,壓縮時沒有彈性勢能 C.同一個彈簧形變量越大,彈性勢能就越大 D.火車車廂底下的彈簧比自行車座底下的彈簧硬,所以將它們壓縮相同的長度時,火車車廂底下的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小
6. 關于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的關系的實驗,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 ) A.可不必算出橡皮筋每次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shù)值 B.實驗時,橡皮筋每次拉伸的長度必須保持一致 C.將放小車的長木板傾斜的目的是讓小車松手后運動得更快些 D.要使橡皮筋對小車做不同的功是靠改變并系在小車上的橡皮筋的根數(shù)來達到的
7. 在探究功與物體速度變化關系的實驗中,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每次實驗必須設法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shù)值 B.實驗中,橡皮筋第二次的伸長長度是第一次伸長長度的二倍 C.實驗中長木板表面應該盡量光滑且水平放置 D.每次實驗都必須先接通電源,再讓小車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彈出
8. 在一次探究實驗中,一只被壓縮的彈簧沿一粗糙的水平面將一個小球彈出,彈簧壓縮的距離D、小球滾動的距離s和小球運動過程中經(jīng)歷的時間t之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D/cm0.501.002.004.00…
t/s0.250.501.002.00
s/cm5.02080320
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初步歸納出小球滾動的距離s跟彈簧壓縮的距離D以及小球滾動的時間t之間的關系分別是( ) A.s=k1D B.s=k1D2 C.s=k2t D.s=k2t2
9. 要求出每次拉力所做的功,直接去測量拉力是很困難的,巧妙地避開這個困難的方法是:只需要測出每次實驗時拉力對小車做的功,是第一次實驗時拉力做功的多少倍就可以了.據(jù)此,如下操作可行的是 ( ) A.每次用同樣的力拉小車,讓小車通過的距離依次為s、2s、3s…那么拉力每次對小車做的功就分別是W、2W、3W… B.讓小車通過相同的距離,第1次力為F、第2次為2F、第3次為3F…那么拉力每次對小車做的功就分別是W、2W、3W… C.選用相同的橡皮筋合并起來拉小車,實驗時保持每次橡皮筋拉伸的長度一致,當?shù)?次用一根、第2次用兩根、第3次用3根…那么每次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分別是W、2W、3W D.利用彈簧測力計測量對小車的拉力F,利用直尺測量小車在力作用下移動的距離s,便可以求出每次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設法控制F、S,使F的功分別為W、2W、3W…
10. 關于高中物理力學實驗,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利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應先釋放小車后接通電源 B.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要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只需讓橡皮條具有相同的伸長量即可 C.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的實驗中,采用了“控制變量”的研究方法 D.在“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中,應將軌道適當傾斜,以平衡小車運動過程的阻力
參考答案:
1. 答案: BCD
解析:
2. 答案: C
解析:
3. 答案: D
解析: 橡皮筋對小車作用過程中小車速度增大,所以點間距增大,當小車離開橡皮筋后做勻速直線運動,點的間距不再變化,所以選D.
4. 答案: (1)C(2)A(3)0。196 0.144
5. 答案: C
解析: A、彈簧發(fā)生彈性形變時具有彈性勢能,其他物體發(fā)生彈性形變時也有彈性勢能.故A錯誤. B.彈簧伸長和壓縮時都有彈性勢能.故B錯誤. C.同一個彈簧形變量越大,對外做功的本領越大,具有的彈性勢能就越大.故C正確. D.火車車廂底下的彈簧比自行車座底下的彈簧硬,勁度系數(shù)大,將它們壓縮相同的長壓時,火車車廂底下的彈簧具有的彈性勢能大.故D錯誤.
6. 答案: C
解析: A、我們用橡皮筋拉動小車的方法,來探究橡皮筋的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小車速度變化的關系,實驗時,每次保持橡皮筋的形變量一定,當有n根相同橡皮筋并系在小車上時,n根相同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時對小車做的功的n倍,不需要算出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的具體數(shù)值,故A正確; B.為了保證每根橡皮筋對小車做功相同,所以每次實驗中,橡皮筋拉伸的長度必需要保持一致,故B正確; C.為了保證小車的動能都是橡皮筋做功的結果,必須平衡摩擦力,因此傾斜長木板的目的是平衡摩擦力,故C錯誤; D.由于每根橡皮筋形變量相同,因此每根做功相同,故可以通過改變橡皮筋的條數(shù)來改變橡皮筋對小車做功,故D正確.
本題選不正確的
7. 答案: D
解析: AB、我們用橡皮筋拉動小車的方法,來探究橡皮筋的拉力對小車所做的功與小車速度變化的關系,這是一個非常精妙的設計.直接去測量一個正做變速運動物體所受拉力是很困難的.橡皮筋拉動小車的彈力雖然是個變力,但這個彈力做的功,數(shù)值上就等于橡皮筋發(fā)生形變時所具的彈性勢能,而這個彈性勢能又與橡皮筋的形變量相對應;橡皮筋的形變量一定,這個彈力做的功就是一定的.實驗時,每次保持橡皮筋的形變量一定,當有n根相同橡皮筋并系在小車上時,n根相同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就等于系一根橡皮筋時對小車做的功的n倍,這個設計很巧妙地解決了直接去測量力和計算功的困難.所以我們不用直接測量功的數(shù)值,即A錯誤、B錯誤. C.為了保證小車的動能都是橡皮筋做功的結果,必須平衡摩擦力,長木板要適當?shù)膬A斜.所以C錯誤. D.根據(jù)打點計時器的使用規(guī)則D正確.
8. 答案: BD
解析: 先從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小球滾動的距離s跟彈簧壓縮的距離d之間的關系,彈簧釋放后,小球在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加速,小球在粗糙水平面滾動的距離s,從能量轉化的角度得彈簧的彈性勢能轉化為由于小球在粗糙水平面滾動產(chǎn)生的內(nèi)能,列出等式求解.
解: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看出,在誤差范圍內(nèi),s正比于D2,即s=k1D2,即s=k2t2,故AC錯誤,BD正確.
9. 答案: C
解析: 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橡皮筋的彈性勢能轉化為小車的動能,實驗中用到多條橡皮筋,就要求每次橡皮筋相同且被拉長的一樣多,這樣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才有倍數(shù)關系.我們通過改變橡皮筋的條數(shù)來改變做功的多少,不用測量變力和位移大。
解:橡皮筋拉小車時的作用力是變力,我們不能求變力做功問題,但選用相同的橡皮筋,且伸長量都一樣時,若一根橡皮筋在回復原長時對小車做功為W,則兩根伸長相同長度,做功為2W,橡皮條數(shù)的關系就是做功多少的倍數(shù),故ABD錯誤,C正確.
10. 答案: CD
解析: 【考點】: 驗證牛頓第二運動定律;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探究功與速度變化的關系.
【專題】: 實驗題.
【分析】: 正確解答該題的關鍵是:理解所涉及的各個力學實驗的實驗原理,明確具體操作和注意事項,如“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采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而“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則采用了控制變量的實驗方法,在涉及紙帶的實驗中要求先接通電源后釋放紙帶.
解:A、利用打點計時器“研究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實驗中,應先接通電源后釋放小車,故A錯誤; B.在“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實驗中,要使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橡皮條具有相同的伸長量,且拉伸方向相同,故B錯誤; C.“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由于涉及物理量較多,因此采用了控制變量的實驗方法,故C正確; D.為了保證小車的動能都是橡皮筋做功的結果,必須平衡摩擦力,長木板要適當?shù)膬A斜,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解答實驗問題的關鍵是明確實驗原理,理解具體操作和注意事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san/1207438.html
相關閱讀:高考物理總復習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練習(3)(含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