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被稱為“新高考元年”,首批試點的浙滬兩地,物理均在選考中遇冷,成為高考“死亡之組”。寒意傳導至下游的高校,復旦大學2019級本科生大學物理第一次統(tǒng)考中,浙滬生源學生不及格率就比過去大幅提升,有的班高達30%。
如今,兩地“新高考”再變陣,分別為物理科制定6.5萬和1.5萬的保障基數(shù),試圖應對改革實踐中最顯著的困難,卻也成為“看不懂”的方案。
按照規(guī)劃,除港澳臺外,全國高考最晚于2022年全面施行“3+3”模式。種種跡象表明,“新高考”改革正全速推進。2018年,全國推行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將超過23個。
賦分制下的“田忌賽馬”
在浙江,選考物理即可報考的專業(yè)超過90%,理工科必學物理也是共識。但錄取看的仍是總分,分分必爭仍是常態(tài),況且根據(jù)浙江新高考改革方案,考生只需在選考科目范圍內(nèi)選1科,就能報考該專業(yè)(類)。因此不少成績中等偏上的考生會選擇繞過物理,采取“田忌賽馬”戰(zhàn)術,選考競爭更小的科目。
而保護物理選考的積極性就成了新高考重要的工作之一。為此浙江、上海推出了“物理選考保障基數(shù)”這樣的政策。按照這一新政策,假如只有5萬人選考,按照1%的滿分比例,原本應有500人賦分100分,但有了6.5萬的保障基數(shù),仍有650人賦分100分!6.5萬”從何而來?浙江省教育廳做政策解讀時稱,“選考科目保障數(shù)量按國家相關學科人才培養(yǎng)需求確定”。
不過,有教育學者分析,這個新政策主要影響的是高分考生,讓他們不會因為等級賦分放棄物理,選擇選考科目本身是一場博弈,政府出臺保障基數(shù)政策時也在跟考生博弈。
"總分錄取”仍存在
2018年10月25日,“新高考”在浙啟動兩年之際,浙江省教育廳發(fā)布《關于糾正部分普通高中學校違背教育規(guī)律和教學要求錯誤做法的通知》(下稱“《通知》”)!锻ㄖ凤@示,一些高中限制學生選擇權,在高一結束時,強制要求學生確定所有3門選考科目,限制學生自主選擇時間,或用所謂的“選考套餐”限制學生選擇范圍。
“選考套餐”打擊了其他學校的教學改革積極性。
為了在博弈中求生存,一些學校也會做出了一些調整,所以學生的選擇也不如一開始那么多了。如起初想選考化學、生物、地理的考生,考慮到課程設置,就會改變課程的選擇,如地理改成技術。
實際中盡管《通知》要求糾正,但“選考套餐”依然存在?偡咒浫∧J较,窮盡所能以獲取高分仍是某些家長、學校必然的訴求。
但有學者認為:注重學生選擇性,積極推進兼顧穩(wěn)妥,這本身沒問題!靶赂呖肌钡姆较蚴菍Φ,但“總分錄取”的蓋子沒有掀開,反而引發(fā)投機。
“招考分離”
“招考分離”自2005年起就已提上改革日程表。2019年發(fā)布的教育中長期發(fā)展綱要、2019年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都提出要“探索招生與考試相對分離的辦法”。但2019年9月4日,國務院發(fā)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時,“招考分離”卻沒有出現(xiàn)。
很多學者都認為,招生制度長遠的發(fā)展方向必是“招考分離”,只是具體的實現(xiàn)時間節(jié)點并不確定。
“新高考”第二批試點省份陸續(xù)公布的方案大同小異,但在浙滬經(jīng)驗的基礎上作了微調。3月27日公布的山東“新高考”與浙滬方案最大的不同,體現(xiàn)在選考科目分值設計上。
具體來看,山東方案放大了選考科目的“等級選拔”,將等級考分值設定為100分,而此前的浙滬方案,“等級選拔”的競爭性分值分別為60分、30分,使得選考科目在高考中受重視程度不夠。此外,山東也調整了選考科目賦分規(guī)則,能更準確地反映考生的卷面水平。
2018年2月6日,《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點》發(fā)布,提出“發(fā)布《普通高校本科招生專業(yè)選考科目要求指引(試行)》(下稱‘《指引》’),指導高校在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省份優(yōu)化選考科目要求”。
如果《指引》要求高校結合專業(yè)需求,對必選的選考科目做出更嚴格的限定,各地新高考改革將面臨新一輪調整。
不過有學者認為,物理是科技教育的基礎學科,在考試錄取政策層面,應加以引導和扶持。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kao/1301106.html
相關閱讀:吉林高考狀元任崇旭:合理的作息是學習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