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逆襲總綱: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
一、以學習為中心
上了高中后,其實除了學習以外的其他任何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同學們的一切活動都應該圍著學習和成績轉(zhuǎn)。我們要的就是目的明確,目標清晰!
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
1、主線——以老師的講解為主線。緊跟老師的課程節(jié)奏和復習步伐,要盡你最大的能力去吸取每一位老師課堂上的精髓。
2、落實——將學習做到實處。通過課本,筆記本,錯題本等把具體問題解決落實到實處。
3、效率——制定目標并行動。人的潛力是無窮的,給設定一個高目標,制定一個符合個人特點的詳細可行的計劃,迅速行動起來。
4、有用——收益最大化。我們要對自己有清醒的認識,明確自己的優(yōu)勢和不足,了解自己的智力特點,然后對癥下藥。把學習時間的每一份每一秒都要用在刀刃上,制定出最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案。
三、保證良好心態(tài)
1、自信自強——學習講究的是綜合效益,要有主見,不要因為對手比你多學十分鐘就夜不能寐。競爭是必須的,而在自己不松懈的前提下,要相信自己。
2、不要心急——高中學習的過程大致有三個環(huán)節(jié):期望-努力-結(jié)果。在這個過程中,“期望”和“努力”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而“結(jié)果”是我們無能為力、說了不算的,所以,“期待最美好的,把握能把握的”,至于結(jié)果,該來的總會來的,不要心急,不要急于求成,靜候吧。
3、穩(wěn)定情緒——我們的情緒必然會有起伏,我們必然會感受到壓力。適度的壓力能讓你的狀態(tài)達到最佳。而情緒低落、壓力過大時,我們應該學會自我調(diào)節(jié)。
4、把握現(xiàn)在——當你覺得為時已晚時,那正是最早的時候。就從現(xiàn)在開始努力,沒有什么不可以。一方面,不要絕望;另一方面,即使到了最后一刻,也要按部就班,永遠不要告訴自己“來不及了”、“沒時間了”。
5、靜下心來——靜下來,沉下去,盡心力,成大器。學習需要安安靜靜的,不能浮躁,讓心沉靜下來,哪怕泰山壓頂都巋然不動。
1
逆襲法第一步:從“落后生”逆襲成“中等生
對于很多成績落后的同學,經(jīng)常是讓家長急得寢食不安,而他們自己卻得過且過。令人吃驚的是這些同學在小學或初中都曾成績優(yōu)秀過。而如今,這些同學都不同程度地厭學或厭科,一提到學習則一言不發(fā)或“嗯、哦、知道啦……”成堆,應付之后行動上卻沒有或是少有變化。
過去,這部分同學學習好時,常常得到家長和老師的獎勵,而恰恰是這些額外的獎勵與照顧,很多同學形成了為老師學、為家長學的心理。等進入高中后,由于競爭的加劇、難度的加大,如果不端正態(tài)度,僅靠小聰明很難持續(xù)保持優(yōu)秀。倘若再加上家長由“利誘”改為“威逼”,有叛逆心理者可能就會放棄學習或一些有難度的學科。
因此有以上情況的你,首先要明確學習的目的,端正學習態(tài)度,由家長或老師的“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從心底里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自覺的去學習。有了學習的欲望,再加上各階段的知識都是以基礎(chǔ)為主,憑你們的聰明很快就可以跨入“中等生”的行列。
2
逆襲法第二步:從“中等生”逆襲成“優(yōu)等生”
績中等的同學整體上學習態(tài)度比較好,有些同學特別努力,可成績卻沒什么提高,這是最讓人心痛的。學習中等的同學普遍能按老師的要求來學習,有些還加班加點,甚至將吃飯睡覺的時間都用來學習。這種努力學習的精神是成為一名成績優(yōu)秀學生的基礎(chǔ),但并非全部。
其實這部分同學之所以成績平平或不穩(wěn)定,恰恰是因為其太拼時間的緣故,而忘記了拼時間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習成績,而非單純的花夠多的時間在學習上。如果上課聽不懂或精力不濟少聽了10分鐘,那這10分鐘的精華可能要在課外花1小時或更多時間才能彌補,這樣就形成了沒時間休息,上課沒精神聽課,需要課外花更多時間補的怪圈。這部分同學,首要的是有合適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好的學習習慣,保證聽課效果,保證基礎(chǔ)知識的掌握,這樣才可形成一種良性的循環(huán)。
還有些同學平時上課聽懂了,作業(yè)也做的不錯,可是考試時碰到見過的試題就會做,沒見過或忘了的試題就考的不行。這種狀況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們太注重知識的記憶,而忽略了知識的總結(jié)與系統(tǒng)化,于是在大考時遺忘就多,成績起伏就大。建議有這種情況的同學,加強總結(jié),形成比較完善的知識體系結(jié)構(gòu),然后學會精做題和題后思考,形成做題以一當十的效果,這樣你的成績就會穩(wěn)步提高了。
成績中等的同學首要解決的就是要將拼時間的心態(tài)進行小小的調(diào)整,切記“努力很重要,但方法更重要”,多借鑒好的學習方法,并及時總結(jié)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這樣其就開始跨入“優(yōu)等生”的行列了。
3
逆襲法第三步:從“優(yōu)等生”逆襲成“尖子生”
“優(yōu)等生”普遍的喜歡學習,并能從學習與解題中找到樂趣,同時又有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但這部分同學卻很難進入“尖子生”的行列,他們之間一個比較明顯的區(qū)別是學習的計劃性不同。
成績優(yōu)等的同學有些有學習計劃,有些沒有,而尖子同學則普遍的有中長期的學習計劃和短期到一天的學習計劃,而且能保質(zhì)執(zhí)行,也正是在這種保質(zhì)保量的計劃學習下,尖子同學比優(yōu)等同學平均每天相對多出了30分鐘的學習時間。30分鐘時間雖短,但高手之間的較量也恰恰是在這分毫之間。比如說優(yōu)等同學提高語文是有空時就看一下課外書,而尖子同學則是有較固定的每周閱讀量計劃,這種隨機與計劃之間的日積月累的差距就形成了5-10分的差距,而多門功課加起來,30-50分的差距就出來了,于是就區(qū)分出了優(yōu)等同學和尖子同學。
對于每位同學來說,其學習的總時間是固定的,而要達到更好的效果,最重要的就是選擇更好的工具,用最好的方法來提升學習的效果;最后,方法和工具都有了,學習的效果就如航班的起落一樣,一個好的計劃可以將飛機的起落時間控制在3-5分鐘,一個隨意執(zhí)行的計劃則可以將一次起落擴大到30分鐘,日積月累,一個機場的年起落飛機數(shù)就成為一個巨大的差距,這也就決定了機場的收益,同樣學習的效果也就在這種計劃中產(chǎn)生了差距。
同學們要提高學習成績,首要的是“我要學”,其次是“拼效率”,最后是“計劃學”,而且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只要按照這個路徑逐步的改善,相信你一定會成為突破自己的“黑馬”,順利進入心儀的大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kao/1133801.html
相關(guān)閱讀:2019年高考最后2天注意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