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樂山一中高2015屆第三學期半期考試歷史試 題第Ⅰ卷 選擇題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2分,共50分)1、下圖分別是“仁”字小飾品和北京街頭的“仁”字廣告牌,這些都表明( ) A.商家均以仁愛作為打造品牌的工具 B.孔子思想已成為當今社會的行為準則 C.國人對社會和諧發(fā)展的真誠祈愿 D.只要弘揚傳統(tǒng)道德就能實現(xiàn)社會公平2、漢武帝創(chuàng)建太學,代表著中國古代教育的發(fā)展方向。某班學生在探究性學習活動中給漢武帝創(chuàng)建的太學命名,下列名稱比較準確的是( ) A.漢朝中央政治學院 B.漢朝郡國聯(lián)合大學 C.國際孔子學院 D.儒家?guī)煼洞髮W3、宋明理學家倡導的 “存理去欲”或“存心去欲”的修養(yǎng)論、“格物”或“格心”的認識論、成賢成圣的境界論、由齊家而平天下的功能論,均以( ) A.研究天人關系為核心內容 B.倫理道德為核心內容 C.認識自然發(fā)展規(guī)律為導向 D.關心社會進步為前提4、一位思想家和他的朋友在郊外觀賞風景時,朋友問他,山中美麗的花樹,它們自生自長,與人心感覺與否并無關系,你認為呢?他卻說:你來看此花樹,它才存在;你不來時,它是不存在的。在他們看來,花樹的存在與否,全以人的主觀感覺為轉移。這位思想家指的是( ) A.莊周 B.韓非子 A.開清代考據(jù)學之先河 B.寫成《天下郡國利病書》 C.猛烈抨擊“孤秦”和“陋宋” D.提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思想7、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中張藝謀和他的團隊,選擇了一張巨大的“紙”,向世界呈現(xiàn)一幅中國的長卷、歷史的長卷、文明的長卷。以下有關造紙術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紙是在甘肅天水漢墓出土的繪有地圖的紙 B、西漢時期的“蔡侯紙”,造價低廉,質地細膩,便于書寫 C、造紙術的發(fā)明和改進,是書寫材料的一次革命 D、造紙術的對外傳播,促進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和進步8、某書云:中國的“印刷術用于傳播古老的觀念,而不是新思想;火藥加固了皇帝的統(tǒng)治,而不是正在出現(xiàn)的諸民族君主的地位;指南針除鄭和用于著名的遠航外,并不像西方人那樣用于世界范圍的探險、貿易和帝國的建立”。作者旨在說明中國的三大發(fā)明( ) A.對西方科技產生了爆炸性影響 B.未能推進中國社會根本性的變革 C.指南針被鄭和用于著名的遠航D.改變了整個世界事物面貌和狀態(tài)9、北宋時期,居住在汴京的人生活中可能做到的有( ) A.欣賞到柳公權的書法作品 B.向京劇四小名旦之一的張君秋學習京劇演唱藝術 C.到“瓦子”去欣賞《竇娥冤》 D.閱讀欣賞《三國演義》10、文人畫是北宋以后中國畫的主要藝術形式。下列四幅圖片,明顯體現(xiàn)文人畫特色的是 A B C D11、近代大學者王國維說過:“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楚之騷、漢之賦、六代之駢語、唐之詩、宋之詞、元之曲,皆所謂一代之文學,而后世莫能繼焉者也。獨元人之曲,為時既近,托體稍卑,故兩朝史志與《四庫》集部,均不著于錄;后世儒碩,皆鄙棄不復道!睂@段話理解正確的有 ( ) ①離騷、漢賦、唐詩、宋詞、元曲都只是在某一朝代興盛,后來就都消亡了②元曲“托體稍卑”可以理解為元曲源于民間通俗文學,開始時文學地位比較低下③元曲在明清兩朝沒有得到正史和學者的承認和重視④王國維認為,元曲和唐詩、宋詞一樣,都是一個時代文學成就的代表,賦予了元曲很高的文學地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歷史學家陳旭麓先生認為“鴉片戰(zhàn)爭的整個過程里,中國以中世紀的武器、中世紀的政府、中世紀的社會來對付近代化的敵人。戰(zhàn)爭以嚴酷的事實暴露了這種差距,促使一批愛國知識分子在比較中思考!碑敃r愛國知識分子思考的結論是( ) A.“我們現(xiàn)在認定只有這兩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國政治上道德上……一切的黑暗! B.“夷之長技三:一戰(zhàn)艦,二火器,三養(yǎng)兵練兵之法! C.“我們應該準備怎么能適應這個潮流,不可抵抗這個潮流! D.“我們必須傾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13、有人說:“對于西方的挑戰(zhàn),中國的反應之所以遲鈍,是由于中國社會在19世紀中葉面臨很不尋常的歷史環(huán)境。內部事務萬分火急,至于西方則可以暫緩二步”。對這句話判斷正確的是( ) A.事實正確,觀點錯誤 B.事實正確,觀點正確 C.事實錯誤,觀點錯誤 D.事實錯誤,觀點正確14、康有為認為:要達到幸?鞓返拇笸,必須推行“公養(yǎng)”、“公教”、“公恤”的社會福利制度!瓋和6歲入“小學院”,11歲入“中學院”,16歲入“大學院”,20歲畢業(yè)。經過長達14年的義務教育培養(yǎng),使每一個年輕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專門的技術訓練。材料表明他( ) ①深受儒家大同思想影響 ②注重培養(yǎng)國民的民主共和意識 ③主張效仿西方改善民生 ④提倡學習西方人文職業(yè)教育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④15、一位現(xiàn)代學者在評論一部歷史文獻時說:“在這里,孔子已經換上了西裝!边@一評論指是在 ( ) A.董仲舒筆下的孔子 B.李筆下的孔子C.維新變法時期康有為筆下的孔子 D.新文化運動時期陳獨秀筆下的孔子介紹馬克思主義西方習俗禮儀國事要聞文章數(shù)量(篇)36530A.馬克思主義逐步成為當時中國思想界的一股強大思潮 B.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傳播的唯一途徑是報刊 C.為《新青年》撰寫文章的都是馬克思主義者 D.《新青年》最關心的主題是西方習俗禮儀19、“何謂三民主義呢?簡單地說,便是民有、民治、民享。詳細地說,便是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裰髁x是為人民而設的,是為人民求幸福的!睂O中山的這番講話強調了( )A.三民主義理論中以民為本的思想 B.三民主義的理論來源是天賦人權C.三民主義的核心主張是民權主義 D.三民主義的前提是實現(xiàn)民族獨立20、假如你是一位高考閱卷老師,在試卷中,有這樣一道題;“對新三民主義進行評價”。某考生答題要點概括如下,你認為其中不該給分的是( ) A.新三民主義是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的政治基礎B.新三民主義成為國民大革命的革命綱領C.新三民主義蘊含了三大政策 D.新三民主義是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綱領21、毛澤東指出:中國現(xiàn)時的社會性質,決定了中國革命必須分兩個步驟:第一步是民主主義革命,第二步是社會主義革命。這一論述屬于毛澤東思想中的( )A.工農武裝割據(jù)理論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理論C.新民主主義理論 D.社會主義理論22、歌曲《走進新時代》唱道:“……我們唱著東方紅,當家做主站起來”,建國后毛澤東思想的進一步發(fā)展,主要表現(xiàn)在①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②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和社會主義改造同時并舉的理論;③正確處理工業(yè)同輕工業(yè)、農業(yè)的關系,走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工業(yè)化道路的理論;④提出了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任務、動力和前途的理論 A.①②③④ B. C. D.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是中國化了的馬克思主義,它們都 ①體現(xiàn)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基本原理 ②反映了近現(xiàn)代中國的時代要求③揭示了中國革命的特殊規(guī)律 ④包含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實踐經驗歷史試題參考答案1—25 CABDB CBBAD DBABC BAAAA CBCCA(26分)(1)因素:民心 (2分) 主張:仁政 (2分) 分析:在諸侯爭霸、兼并戰(zhàn)爭的時代背景下,這一主張是得不到各諸侯國 認同的,是不可能實現(xiàn)的。(2分) (2)主張:天人感應。(2分) 目的:神化君權,警誡限制君權,鞏固統(tǒng)治。(2分) 地位:成為封建正統(tǒng)思想。(2分) (3)關鍵:薄斂節(jié)儉(2分) 地位:南宋以后,逐漸成為長期占統(tǒng)治地位的官方哲學。(2分) (4)標準:百姓的憂樂(2分) 主張:天下為主,君為客.(2分) 影響:批判繼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煥發(fā)新的生機。(2分) (5)理念:以民為本(2分) 認識:儒學的發(fā)展不斷適應統(tǒng)治者和時代的需要(或與時俱進)。(2分)(24分)(1)途徑:教會學校的教育;報刊的宣傳;譯著的介紹;( 6分) (2)指導思想:“中體西用”;維新思想(實行君主立憲);三民主義(實行民主共和)。(6分) 作用:推動了救亡圖存的運動;推動了中國近代化的進程,有助于中國社會的轉型。(4分) (3)信息:清政府開始重視海洋權,建立比較強大的近代海軍;清政府把受挫的原因歸結為不利的外部環(huán)境;清政府政治制度腐敗,沒能實現(xiàn)國家的強大。(6分) (4)認識:中國學習西方過程中經歷了一個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過程;經歷了一個由思想認識到付之實踐的過程。(2分)四川省樂山一中2013-2014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歷史試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gaoer/22630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