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必須深鉆教材
地理教師在備課時只有認真鉆研教材,明確所教單元或一節(jié)課的教學目的、教學重點和難點、知識層次的分布,把握教材體系,才能寫出較為理想的有創(chuàng)見的教案,為課堂教學的成功創(chuàng)造條件。而現(xiàn)實地理教學中,不少人利用配套的教參,或是名師編寫的教案,照本宣科,未因人因班因地而異,生搬硬套,效果不佳。我們在使用地理教參、教案時,既要有所選擇,又要不被其左右,更不能一字不漏地照抄,一句不改地照講。參閱的目的是從別人的經(jīng)驗或理論中受到啟發(fā),幫助自己疏通教材,挖掘教材,拓寬教材,打開思路。地理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各科教學的統(tǒng)一要求,是編寫地理教科書和地理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jù),也是衡量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標準。在鉆研地理教材時,還要認真學習課標、研究課標,找準課標與課本的聯(lián)系點,把地理課標的要求落到實處。
二必須集體研究
地理集體備課,要做到幾個統(tǒng)一,已成為學校與教師的共識,這是非常必要的。地理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利用集體的力量。地理教師先獨立鉆研教材、參閱資料、思考問題、撰寫教案草稿。在此基礎上,同年級的教師聚在一起,相互交流、相互探討、集體分析教材內(nèi)容、確定教學的重點與難點、選擇最佳方法、設計板書、安排教學步驟、布置作業(yè)等。然后,各自對教案再作進一步的修改,為上好課奠定基礎。這樣,既能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圍,又能達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的目的。真正做到一人有高招,大家都受益。
三必須研究教學方法
一般說來,多數(shù)地理教師只重視教學內(nèi)容的分析與研究,而忽視了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選擇和運用正確而科學的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生學得輕松愉快,知識易記易用,地理課堂教學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每個地理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生的認知特點,研究和選擇恰當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以地理教師的辛苦來換得學生的輕松。作為地理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教材實際和學生實際,在地理教學方法的研究和選擇上傾注心血,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四必須重視分類指導
在同一個教學班級中,學生的知識水平參差不齊,知識基礎、接受知識的能力以及智力都存在一定的差異,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備課時主動考慮這些差異性因素,力求在授予學生知識、技能的深度與廣度上符合學生的知識水平,符合學生的智力發(fā)展水平。如對基礎知識好、接受知識能力強的學生可適當提高要求,準備一些難度較大的練習題,對基礎知識較為薄弱、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可適當降低要求,努力體現(xiàn)出因材施教、分類指導的原則。
五必須重視培養(yǎng)能力
傳授知識固然重要,但培養(yǎng)能力更重要,并且是需要花大力氣的。這就要求地理教師變加法(傳授知識)為乘法(培養(yǎng)能力)。在地理備課時,不但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傳授地理知識,也要研究在揭示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如何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動腦、動口、動手等學科能力,讓學生既能掌握較多的地理文化知識,又能提高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問題的實際能力,并把培養(yǎng)學生能力的方法和途徑體現(xiàn)在教案之中,用具體的措施和方法,為優(yōu)化課堂教學打好基礎。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853770.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地理試卷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