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實驗之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生物 來源: 高中學習網(wǎng)

  【—初中之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本節(jié)主要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程序來學習綠色植物是怎樣進行光合作用的。

  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實驗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探究實驗,闡明綠色植物產(chǎn)物和原料及條件。知道光合作用的原理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上的應用。

  2、通過探究實驗設計思路的培養(yǎng)及實際操作能力的訓練,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對的應用能力。

  3、合作學習,取長補短,師生互補,良好學習氛圍的培養(yǎng);對科學知識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

  教學重點

  探究綠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光是形成淀粉的條件。

  教學難點

  提出問題,應用適當?shù)氖侄谓鉀Q問題;單一變量對照實驗的設計。

  教學準備

 。1)實驗器材的準備:酒精燈、酒精、三腳架、石棉網(wǎng)、鑷子、廣口瓶、瓶塞、凡士林、蠟燭、大玻璃罩、長頸漏斗、試管、玻璃管、三角燒瓶等)

 。2)選擇健壯的天竺葵在暗處放置24小時后,選擇適當?shù)娜~片用黑紙片進行上下遮蓋。

  (3)首先學生分實驗小組,選出組長,實驗員,發(fā)言人 初中數(shù)學,填寫實驗記錄單。

  教學手段:實驗設計,動手操作,教學課件。

  教學形式:小組合作討論,看書自學,動手實驗,及時練習落實知識,教師參與,適時引導。

  教學程序

  一、情景激疑:

  教師講述:小草為什么能夠長大,我們吸的氧氣從何處來?我們呼的二氧化碳又去了哪兒?

  教師引導學生提問:同學們能從老師講的提出與生物學有關的問題嗎?

  學生提問,略。(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不要限制學生的思路)

  教師總結(jié):人進行生命活動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從外界攝取的,植物進行生命活動所需要的營養(yǎng)物質(zhì)是從哪里來的呢?是植物自己制造的嗎?這是一個生物學問題。怎樣研究呢?

  學生:通過實驗進行研究。

  二、實驗探究

  出示課件:探究:綠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

  1、提出問題:綠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嗎?教師引導學生作出假設,注意強調(diào)“光下”這個條件。

  2、作出假設:首先教師應解釋假設的設定,就是對下一步實驗過程的簡單概述。然后讓學生假設。

  如果綠色植物在光下形成淀粉,那么不在光下就不形成淀粉。(注意學生思維的訓練和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隨時注意學生思維的火花。鼓勵學生。)

  3、制定計劃:

  思考:首先讓學生通過思考形成合理的實驗思路。針對假設需要做對照實驗嗎?對照的是什么條件?讓學生討論后回答。

  學生答:光是對照的條件,是研究的變量。

  依據(jù)光所做的對照實驗中,以下哪一種方案更能體現(xiàn)實驗的嚴謹性?讓學生討論后回答。

  (1)兩盆植物上分別選一片葉子進行對照。

  (2)一盆植物上選兩片葉子進行對照。

 。3)一盆植物上選一片葉子的兩部分進行對照。

  學生答:選擇第三種方案。盡量讓學生解釋選擇的原因。

  教師:注意培養(yǎng)學生設計單一變量的實驗思路以及單一變量的設計原理,其他條件都一樣,只是要研究的條件不一樣。在這個實驗中,要研究的條件是“光”。第三種方案中一片葉子的兩個部分是變量最少的,所以選擇第三個方案。

  4、實施計劃:

  嘗試合作

  通過合作嘗試小實驗來驗證淀粉遇碘變藍,同時使學生學會相互配合,為下一步的實驗活動打下基礎。

  小實驗---淀粉的檢驗

  要求:用碘液滴到面包上,觀察面包顏色的變化。

 。ㄓ山M長指揮,實驗員進行操作。紀錄員紀錄。)

  現(xiàn)象描述:淀粉遇碘變藍,可以用這個方法驗證淀粉的存在。

 。2)小組討論:

  a.綠色的葉影響觀察淀粉的變藍,怎樣把綠色處理掉?

  b.實驗前應避免葉片內(nèi)原有淀粉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怎樣處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81324.html

相關閱讀:八年級生物試題之淀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