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瓚弘法開化寺

編輯: 逍遙路 關鍵詞: 初中地理 來源: 高中學習網

 

  慧瓚弘法開化寺 由地理網資料整理

  歷史上蒙山開化寺多有高僧在此駐錫弘法,慧瓚法師就是其中的一位。

  慧瓚,俗姓王,河北滄州人,生于東魏天平三年(536年)。他壯年時才在定州(今河北省)出家,出家之初就把自己積攢的錢全部扔掉,從此一輩子不說“錢”、“利”這類字眼。公元578年,北周武帝宇文邕統(tǒng)一北方后,毀寺滅佛,驅逐眾僧,名氣大的高僧甚至有被處死的危險。這時的慧瓚在佛教界已經很有名氣,為了避禍,他南下過了長江。那時是南北朝時期,他到達了南朝陳的地面,南方佛教興盛,他與許多著名禪師研究佛典,探討禪理,名氣日增。幾年后北方政局大變,隋朝取代了北周,隋文帝楊堅十分崇尚佛法,佛教界又煥發(fā)了生機,慧瓚于是又返回河北,在趙州城西的封龍山立寺,招徒講經,弘揚佛法。“安居結業(yè),大小經律互談文義。”因為名聲大,前來學經學戒的人門庭若市。“道聞遠流,歸向如市”。

  隋開皇十年(590年),慧瓚由200多名僧侶和弟子簇擁,備著繩床和僧人所用的一切物品,輾轉西行。隊伍浩浩蕩蕩“齊肅有儀”。經晉北一帶進入山西地界,路經朔州、代縣然后南下到達晉陽。他一路上講經說法,名聲大振,跟隨的人也越來越多。“譽滿二河,道俗傾望”。當時,坐鎮(zhèn)晉陽的是秦王楊俊,楊俊十分信佛,他隆重接待了慧瓚禪師,把他安頓到蒙山開化寺弘揚佛法。開化寺頓時熱鬧起來。“僧眾邕熙,榮聲逸口”,人們對他的學問和道德行操贊不絕口。在他的影響下,普通百姓也人心向善。在開化寺期間,他見北齊時開鑿的高200尺的巨佛,50年來日曬雨淋,便有心加以保護。在官府的支持下,于隋仁壽元年(601年)主持建起了一座佛閣,把巨佛遮庇了起來,并把寺名改為凈明寺(唐高祖李淵當皇帝后恢復開化寺名)。

  隋仁壽二年(602年)獻太后死了,隋文帝楊堅要為太后舉辦一個隆重的道場,名為“大禪定道場”。在全國的許多高僧大德中,選中了慧瓚禪師主持道場,下詔請他去京城。于是,慧瓚奉詔離開蒙山開化寺,前往京城長安。在由晉陽到長安的千余里路途上,他接受了無數人的禮敬參拜和隆重迎送!独m(xù)高僧傳·卷第十八》中記載了這一盛況:“自并至雍,千里欽風,道次逢迎,禮謁修敬”。大禪定道場結束后,隋文帝把他安排在終南山的龍池寺,并經常前來請教。五年后的隋大業(yè)三年(607年)九月,慧瓚禪師在龍池寺圓寂,終年72歲。

  慧瓚在蒙山開化寺弘法,前后達12年之久,他講禪授徒不拘宗派,主張廣學經典,各揚其長。在他門下學法的人中,出了許多宗派不同的高僧,他的弟子中,列入《續(xù)高僧傳》的就有6位。其中最有名的要算道綽了,道綽弘揚凈業(yè)中外知名,與曇鸞、善導同被尊為佛教凈土宗三大師。另一位田志超,在太原民間流傳著許多他為百姓辦好事的傳說。后來,他到了介休綿山弘法。據傳唐太宗李世民親自前往拜謁,但他卻避而不見,李世民嘆道:“此行空望佛矣!”因此他就被人們傳為“空王佛”。太原縣城南關原有一座空王佛寺,就是祭祀他的。還有一位智滿禪師,他指點唐初開國將軍尉遲恭信佛,并把自己的別墅捐獻給佛門改作寺廟,即今晉祠奉圣寺;郗懙钠渌咄讲辉僖灰涣信e。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769036.html

相關閱讀:初中地理課堂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培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