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伯國家和以色列之間矛盾的實質是領土問題,雙方的領土爭端是在過去幾十年中陸續(xù)形成的。
1947年聯合國安理會通過的巴勒斯坦分治決議,把總面積為2.6萬多平方千米的巴勒斯坦領土一分為二,14 477平方千米劃給猶太人建以色列國,11 655平方千米劃給阿拉伯人建立阿拉伯國,并將耶路撒冷暫定為“國際城市”,即歸屬未定。
在以色列建國的第二天,即1948年5月15日爆發(fā)的阿以戰(zhàn)爭中,以色列吞并了劃歸給巴勒斯坦的6 2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并強行占領了西耶路撒冷。當時的約旦國王阿卜杜拉占領了劃歸巴勒斯坦的約旦河西岸領土,包括東耶路撒冷,共5 268平方千米。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zhàn)爭中,以色列占領了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同時還占領了6 000多平方千米的埃及西奈半島、1 600平方千米的敘利亞戈蘭高地、埃及管轄的加沙地帶,又從約旦手中奪走了東耶路撒冷,并宣布整個耶路撒冷為以色列的首都。1982年黎巴嫩戰(zhàn)爭中,以色列又占領了黎巴嫩南部一條10~15千米寬的狹長地帶。
根據1978年埃以達成的戴維營協議,以色列把西奈半島歸還了埃及。1974年,以色列曾把戈蘭高地的一部分退還給敘利亞,但繼續(xù)占領戈蘭高地其余的700平方千米的土地,并于1981年宣布將其吞并。
近幾年來,以色列在它所占領的阿拉伯領土上大量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在約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帶,以色列已建立200個定居點,猶太移民達10.4萬。以色列的猶太移民政策是謀求通過改變其占領的阿拉伯領土上的人口結構,建立一個從約旦河直至地中海的大以色列國。
多年來,阿拉伯國家要求以色列遵照聯合國242號和338號決議,在被占領土上停止興建猶太移民定居點,撤出1967年其占領的領土,以“土地換和平”。以色列卻認為,西奈半島歸還埃及后,它已完成履行聯合國決議的要求,現在只需要以“和平換和平”。
巴勒斯坦人民要求在被占領土上建立自己獨立的國家,以色列卻只顧同西岸和加沙地帶的代表討論“有限自治”問題。敘利亞要求以色列歸還戈蘭高地,黎巴嫩要求以色列撤出黎巴嫩南部,而以色列卻一再表示堅持“寸土不讓”。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574239.html
相關閱讀:七年級的地理寒假作業(yè)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