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鄭和下西洋的目的、時間、出發(fā)地、所達(dá)地區(qū)和意義
2.知道“倭寇”的含義,掌握戚繼 光抗倭的主要事跡。
3.記住葡萄牙占據(jù)澳門的史實。
重點: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 難點:時空概念的掌握
二.前置自學(xué)
1.鄭和下西洋時的皇帝是 。下西洋目的是為了加強 ;1405年從 出發(fā)到 年,先后 次下西洋,最遠(yuǎn)到達(dá) 沿岸和 。所帶物品最受當(dāng)?shù)厝讼矏鄣氖?和 。
鄭和遠(yuǎn)航,促進(jìn)了 ,加強了 。
2.“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此文是誰的名句: ;其中的“海波”是指 。
3.1553年, 殖民者以租借名義,攫取了在我國 的居住權(quán)。
4.我國也是世界上的偉大航海家是 ;明朝抗倭的民族英雄是 。
三.問題探究
1.“及觀鄭君,則全世界歷史上所號稱航海偉人,能與并肩者,何其寡矣”�;卮穑�
(1) “鄭君”是誰 初中英語?
(2)其主要事跡是什么?
(3)其事跡有何影響?
2.(1)什么是“倭寇”?
(2)戚繼光抗倭取得勝利的原因有哪些?
(3)你應(yīng)如何向他學(xué)習(x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36217.html
相關(guān)閱讀:先秦思想的人文精神
鐗堟潈澹版槑锛氭湰鏂囧唴瀹圭敱浜掕仈缃戠敤鎴疯嚜鍙戣础鐚紝璇ユ枃瑙傜偣浠呬唬琛ㄤ綔鑰呮湰浜恒€傛湰绔欎粎鎻愪緵淇℃伅瀛樺偍绌洪棿鏈嶅姟锛屼笉鎷ユ湁鎵€鏈夋潈锛屼笉鎵挎媴鐩稿叧娉曞緥璐d换銆傚鍙戠幇鏈珯鏈夋秹瀚屾妱琚镜鏉�/杩濇硶杩濊鐨勫唴瀹癸紝璇峰彂閫侀偖浠惰嚦 bjb@jiyifa.com 涓炬姤锛屼竴缁忔煡瀹烇紝鏈珯灏嗙珛鍒诲垹闄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