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在化學反應中得電子的能力;
處于高價態(tài)的物質一般具有氧化性,
如:部分非金屬單質:O2,Cl2;部分金屬陽離子:Fe3+,MnO4-(Mn7+)等等。
處于低價態(tài)的物質一般具有還原性(如:部分金屬單質:Cu,Ag(金屬單質只具有還原性),部分非金屬陰離子:Br-,I-等等。
判斷方法:
根據化學方程式判斷:
氧化劑(氧化性)+還原劑(還原性)===還原產物+氧化產物
氧化劑----還原產物
得電子,化合價降低,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
還原劑---氧化產物
失電子,化合價升高,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
氧化性:氧化劑>氧化產物
還原性:還原劑>還原產物
氧化反應和還原反應、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區(qū)別與聯系:
1. 區(qū)別:
(1)
氧化反應:物質跟氧發(fā)生的化學反應
還原反應: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奪去的化學反應
(2)
氧化性:指氧化劑失去氧的能力
還原性:指還原劑得到氧的能力物質的性質
2.聯系:
得到氧的物質一被氧化,發(fā)生氧化反應;
失去氧的物質一被還原,發(fā)生還原反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283991.html
相關閱讀:初中化學知識點:酸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