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目標搜索
1.掌握語句朗讀的節(jié)奏;
2.理解常見實詞的含義;
3.了解常見虛詞的用法;
4.把握常見的特殊句式;
5.領會文章的基本內容;
6.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
學習方法點擊
1.掌握語句朗讀的節(jié)奏
2.理解常見實詞的含義
“觀千劍而識器,操千曲而曉聲”,考生只有掌握了大量的文言實詞,才能學好文言文,才能在中考中立于不敗之地。實詞是復習的重點,也是考試的重點,以下幾個問題必須弄懂弄通。
⑴通假字:通假是通用、借用的意思。古漢字通假的主要特點是借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本字。例如:
①滿坐(同“座”)寂然,無敢嘩者。
②便要(同“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③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同“返”)焉。
④政通人和,百廢具(同“俱”)興。
辨析通假字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
①依據(jù)字音,求得本字。例如在《陳涉世家》中“為天下唱,宜多應者”一句中的“唱”字,用它的本義和引申義都解釋不通,但從音同和音近方面方面去尋找本字,找到“倡”字就講通了。
②憑借字形,求得本字。例如在《陳涉世家》中“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一句中的“被”字,用它的本義和引申義都解釋不通,但從字形相似和相近方面去尋找本字,找到“披”字就講通了。
初中階段實際上把古今字和異體字都當作了同通假字,對于這個問題,沒有必要進行深究。
考試中一般從三個角度進行,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寫出它的讀音、指出它的意義。
⑵古今異義:隨著社會的不斷向前發(fā)展,有相當數(shù)量的詞語古今意義發(fā)生了變化,這給閱讀帶來了障礙和困難,為此我們也必須有一個簡單的了解。古今異義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①詞義擴大。例如“江”,古代專指“長江”;“河”古代專指“黃河”。在現(xiàn)代漢語里,“江”“河”則泛指一般江河水流。
②詞義縮小。例如“池”,古代常跟“城”連用,專指“護城河”;現(xiàn)代漢語里則只指“池塘”。
③詞義轉移。例如“卑鄙”,古代“卑”指地位低,“鄙”指見識淺;現(xiàn)代漢語里是一個詞,指“品質惡劣,不道德”。
⑶一詞多義:在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情況很多,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里是一個意義,在那個句子里又是一個意義。一般地說,一詞多義的各個義項之間都有一定的聯(lián)系。例如:時
①季節(jié),指春夏秋冬: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②時候、時間、時辰:明月何時照我還?
③時代:時移而治不易者亂。
④時機、機會: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⑤時運:是不利兮騅不逝。
⑥按時:學而時習之。
⑦那時:時先主屯新野。
⑧時常、經常:凍風時作。
在一個句子里,我們怎樣確定一個詞的具體意義呢?
①養(yǎng)成“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習慣。聯(lián)系上下文,認真閱讀,認真分析,不斷增強閱讀文言文的能力。
②養(yǎng)成平時多積累,多整理的習慣。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在平時的學習中,把學過的詞語進行整理,分門別類加以歸納整理。
⑷詞類活用:文言里,有些詞可以按照一定的語言習慣,改變它的基本功能,充當別的一類詞,這就是詞類活用。如名詞、形容詞可以活用為動詞;動詞、形容詞可以活用為名詞;使動用法、意動用法以及名詞作狀語等。初中階段雖不要求掌握這些名詞術語,但在具體的學習中卻經常碰到,所以我們應該有一個簡單的了解。下面舉幾個常見的句子:
①名詞活用為動詞。例如:一狼洞(打洞)中;一鼓(擊鼓)作氣。
②形容詞活用為動詞。例如:親(親近)賢臣,遠(疏遠)小人。
③動詞活用為名詞。例如:爾敢輕吾射(射箭的本領)。懼有伏(伏兵)焉。
④形容詞活用為名詞。例如:將軍身被堅(堅固的鎧甲)執(zhí)銳(銳利的武器)。
⑤名詞作狀語。例如:其一犬(像狗一樣)坐于前。西(向西)行百二十步。
⑥使動用法。例如:苦(使……苦惱)其心志,勞(使……勞累)其筋骨。
⑦意動用法。例如:不恥(認為……可恥)下問,漁人甚異(認為……奇異)之。
3.了解常見虛詞的用法
4.把握常見的特殊句式
古漢語的句法結構和現(xiàn)代漢語基本一致,但由于歷史的演變、語言的發(fā)展,它們之間也有相異之處,作為初中學生,重點掌握以下四種即可。
⑴判斷句,F(xiàn)代漢語一般用“是”表判斷,文言文中很少用“是”表示判斷,通常情況下用“……者,……也”、“……也”、“……者,……”,或主謂之間用“即”、“乃”、“則”等詞語表示判斷。例如: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⑵被動句。文言文中的被動句,常用“于”、“見”、“味”、“見……于”、“為……所”等形式表被動。例如:帝感(于)其誠;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⑶倒裝句。所謂“倒裝”,是指文言文中有些句子的語序不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主要有四種類型:
①主謂倒裝。例如:甚矣,汝之不惠。
②定語后置。例如: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③賓語前置。例如:何陋之有?
④介賓短語后置。例如: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
⑷省略句。例如:(村人)見漁人,(村人)乃大驚,(村人)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近幾年中考雖未出專門考查文言文句式特點的試題,但從文意的理解、句子的翻譯的角度也都考查了這一知識和能力。掌握文言句式的特點,有助于全面準確理解文意,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
5.領會文章的基本內容
如何領會文章的基本內容,概括出文章的主旨呢?
⑴略讀全文,猜測文章大意。中考文言文的選材一般都較為短小,并且都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因此,通過略讀我們完全可以對文章形成一個初步的印象,為下一步打下一個基礎。
⑵精讀全文,落實詞句含義。猜測了文章的大意之后,我們就要開始落實關鍵詞語和句子的含義,從而全面準確地理解全文,進一步落實開始獲得的整體印象。
⑶研讀全文,概括文章主旨。在研讀階段,要時時提醒自己,不要脫離“語境”,憑空猜想;不要以偏概全,斷章取義,有意無意地貶低或拔高文章的主旨。
6.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
近幾年的中考試題表明,通過閱讀表達自己的閱讀體會是較為流行的考題,因此在復習中我們必須多加注意,養(yǎng)成勤于思考的習慣。答題時必須做到兩點:①要有感而發(fā)。②要有的放矢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zhong/1298595.html
相關閱讀:哪些學習技巧讓中考文言文學復習輕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