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同濟大學附中中考模擬語文練習卷4
(總分:100考試時間:92分鐘)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10小題,從第1小題到第9小題每題2分小計18分;第10小題為3分;共計21分。
1、選出全是形容詞一組()
A.明亮雪白舊小B.電遠朦朧
C.前面黃輕亂D.熱我鎮(zhèn)定
2、選出書寫有誤的一項()
A.踱走 懲罰B.婉轉(zhuǎn) 暄鬧
C.戒尺 干脆D.鋸木 督學
3、選出沒有錯別字的一項()
A.侍才放曠乞丐褒貶膽怯
B.驚疑不定?美爽性轅門
C.興高采烈主薄肺腑斟酌
D.無精打彩凌厲沮喪腥躁
4、句子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他曲折地穿過懸?guī)r峭壁,沖倒了層沙積土,協(xié)卷著滾滾的沙石,快樂勇敢地流走。
B.他也許開出滿樹的繁花,蜂蝶圍繞著他漂翔喧鬧,小鳥在他枝頭欣賞唱歌。
C.它們的傳統(tǒng)是引頸受戳,即使是神話作家也不曾說森林逃亡。
D.種子便毅然跳進了峽谷的懷抱,獻身于那沒有陽光的“地下”。
6、閱讀,回答問題。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這首小令在選擇景物構成意境時所用的修辭手法是________。()
A.夸張B.反語C.對比D.借代
7、下列句子朗讀節(jié)奏和重音有誤的一項是()
A.假如/我變成了/一朵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媽媽,你會認識我嗎?
B.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
C.有的被/天風吹卷/到舟中的窗里,有的被/海浪打濕,沾/在船頭上。
D.母親,倘若你/夢中/看見/一只很小的/白船兒,不要/驚訝他/無端人夢。
9、細讀下列語句,選取恰當?shù)囊馑迹瑢⒆帜感蛱柼钊肜ㄌ杻?nèi)。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A.學了就時刻復習它,不也說得過去嗎?
B.學習就要按時學,不要光說說就算了。
C.學了,然后按時去復習它,不也說得過去嗎?
D.學了,然后按時去復習它,不也是高興的事嗎?
10、從表述方式看下列各句不屬于描寫的是()
A.他只用幾句話,就勾畫出某人滑稽的輪廓。
B.他的頭很小卻很漂亮,烏木色的濃密卷發(fā)從頭上一直批到肩上,和卷曲的胡須連成一片。
C.他微笑時總使人感到有點嘲諷之感,他那很特別的唇溝使上唇高高地翹起,又顯得十分滑稽。
D.他很少講話,總是歪坐著,壓著一條腿,用手抓著自己的腳腕,很細心地聽大家講。
二、填空題:本大題共7小題,第11小題為1分;從第12小題到第14小題每題2分小計6分;第15小題為3分;第16小題為4分;第17小題為5分;共計19分。
11、默寫:一兒曰:“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________。”
12、按要求用原文回答問題。
《春望》一詩中描寫盼望家中親人消息的語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13、按注音填字。
①ru^________篷覆之
②石青s3n________之
14、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皓月千里,浮光躍金( 。ā 。
15、閱讀理解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上述詞句選自《》,作者是______朝的_____。
16、根據(jù)漢語拼音寫出漢字。
yún()稱 膽qiè()
()zhù立 精zhàn()
17、給下列加粗字注音。
①祗辱于奴隸人之手( )
②一食或盡粟一石( )
③才美不外見( )
④食之不能盡其材( )
⑤駢死于槽櫪之間( )
三、閱讀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8小題為4分;第19小題為16分;共計20分。
18、下面各小題中哪種說法正確?
(1)在詞《沁園春·雪》的上闕,“望”到的景物共有()
A.長城、大河
B.長城、大河、山、原
C.長城、大河、山、原、紅日照白雪
(2)在下闕,“惜”的賓語從“秦皇漢武”到()
A.“略輸文采”
B.“稍遜風騷”
C.“只識彎弓射大雕”
(3)“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句中“風流”一詞的意思是()
A.有功績而又有文采的!
B.有風韻的。
C.有才學而不拘禮法的。
(4)“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句中的“英雄”指()
A.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等封建帝王。
B.既指古代封建帝王,也包括今天的無產(chǎn)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
C.今天的無產(chǎn)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
19、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上野的櫻花爛熳的時節(jié),望去確也像緋紅的輕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結隊的“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著學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辮子,盤得平的,除下帽來,油光可鑒,宛如小姑娘的發(fā)髻一般,還要將脖子扭幾扭,實在標致極了。
中國留學生會館的門房里有幾本書買,有時還值得去一轉(zhuǎn);倘在上午,里面的幾間洋房里倒也還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間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地響得震天,兼以滿房煙塵斗亂;問問精通時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學跳舞。”
到別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我就往仙臺的醫(yī)學專門學校去。從東京出發(fā),不久便到一處驛站,寫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現(xiàn)在還記得這名目。其次卻只記得水戶了,這是明的遺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仙臺是一個市鎮(zhèn),并不大;冬天冷得利害;還沒有中國的學生。
大概是物以希為貴罷。北京的白菜運往浙江,便用紅頭繩系住菜根,倒掛在水果店頭,尊為“膠菜”;福建野生著的蘆薈,一到北京就請進溫室,且美其名曰“龍舌蘭”。我到仙臺也頗受了這樣的優(yōu)待,不但學校不收學費,幾個職員還為我的食宿操心。我先是住在監(jiān)獄旁邊一個客店里的,初冬已經(jīng)頗冷,蚊子卻還多,后來用被蓋了全身,用衣服包了頭臉,只留兩個鼻孔出氣。在這呼吸不息的地方,蚊子竟無從插嘴,居然睡安穩(wěn)了。飯食也不壞。但一位先生卻以為這客店也包辦囚人的飯食,我住在那里不相宜,幾次三番,幾次三番地說。我雖然覺得客店兼辦囚人的飯食和我不相干,然而好意難卻,也只得別尋相宜的住處了。于是搬到別一家,離監(jiān)獄也很遠,可惜每天總要喝難以下咽的芋梗湯。
(1)選文第一段的表達方式是什么?舉例說明第一段所運用的修辭,并說明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東京也無非是這樣”中“也”包含作者什么思想感情?“這樣”指代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在去仙臺的途中一定經(jīng)過很多的地方,為什么只記得“日暮里”?表達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從古詩中找出有同類感覺的一句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前兩段文字包含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在仙臺受到哪些優(yōu)待?作者是怎樣認識幾個職員對自己的優(yōu)待的(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文題是《藤野先生》,而選文卻都沒有提到藤野先生,這是不是跑題了,請說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加粗的“居然”一詞有什么表現(xiàn)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概括選文前兩段的內(nèi)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第20小題為2分;從第21小題到第23小題每題4分小計12分;第24小題為6分;共計20分。
20、下面這個句子是個被動句,標明被動關系的詞語是什么,請把它寫出來。
山巒為晴雪所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閱讀回答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fā)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1)文中描寫景物的順序是:
① 、凇 、邸 、堋
(2)在這一段中作者運用了 、 的修辭方法來描寫景物。
22、找出文章《風箏》生動描寫小兄弟對風箏入迷的情狀的語句,分析這些描寫對于表現(xiàn)中心的作用。
文學評論家說,陶淵明的詩重在寫心,寫那種與景物融而為一的對人生了悟明徹的心境。《飲酒》一詩中是否具有這樣的特點?選擇其中典型詩句稍作分析。
答:________
24、寫出下面各詞的同義詞、反義詞。
1.同義詞:輕捷()鑒賞()同窗()詫異()
2.反義詞:淵博()憂愁()安靜()懲罰()
五、寫作題:本大題共1小題,第25小題為20分;共計20分。
25、千百年來,人類在探索未知領域的征途中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跡,其中有許多像斯科特一樣的“失敗的英雄”。請你仔細閱讀《偉大的悲劇》一文,體味其中蘊含著的深沉的人文關懷與探索精神。在反復品讀本文的基礎上,請你用300字左右的文字敘述一下你所了解的其他悲劇事件,并加上自己簡要的評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san/1226808.html
相關閱讀:九年級上冊語文月考試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