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技能
⑴知道速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⑵知道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過程與方法
⑶通過觀察、思考和討論,得出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
⑷經(jīng)歷建立速度概念的過程,理解速度的定義方法——比值定義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⑸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對原本比較“熟悉”的速度,會有新的、更加透徹的認識,從中體驗到科學方法的魅力,啟迪學生用科學的方法研究我們周圍的物理現(xiàn)象。
2.教材說明
本節(jié)主要內(nèi)容有: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速度的定義、公式和單位,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速度是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的物理量,了解一些運動物體大致的速度值,學會速度的計算和單位換算,具有重要的實際意義。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是上一節(jié)機械運動知識的延伸,后面兩節(jié)描述物體“不受力時怎樣運動”和“物體受力時怎樣運動”,也要用到這些知識。
本節(jié)教材的編寫思路是:首先通過“活動1”,引導學生從兩幅情景圖中歸納出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為建立速度的概念提供方法上的準備。然后教材利用圖9-14提出問題:如果物體通過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都不相等,怎樣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啟發(fā)學生討論、深思。此問題解決了,自然就得到了速度的定義方法。于是教材接下來一氣呵成,順次介紹速度的定義、公式、單位和計算。本節(jié)教材的最后是機械運動的分類,運用速度的知識,研究什么是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本節(jié)重點:讓學生經(jīng)歷建立速度概念的過程,理解用“比值”定義物理量的科學方法,學會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本節(jié)教學難點:速度定義中的“單位時間”,學生不容易理解,是本節(jié)教學的難點。速度的單位由長度單位和時間單位組合而成,學生對速度單位的寫法、讀法、換算都不習慣,是本節(jié)教學的又一個難點。
3.教學建議
本節(jié)的知識學生并不陌生,關(guān)鍵是讓學生從“物理學”的角度來理解速度的內(nèi)涵。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又要重視科學方法的指導,讓學生領(lǐng)悟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經(jīng)歷速度概念和公式的建立過程,學會用速度公式解決有關(guān)問題。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
可開門見山,用大屏幕播放一段短跑或游泳比賽的視頻資料。為提高學生的興趣,比賽場面要熱烈,扣人心弦,場景中最好有學生熟悉的我國著名運動員,也可以用學校運動會短跑比賽的錄像資料。當比賽進行到中途時,暫停播放,問學生:就現(xiàn)階段來說,誰跑(游)得最快?你是如何判斷的?學生回答后,繼續(xù)播放,直至運動員全部到達終點,再次提問:到達終點后,裁判員是如何比較他們快慢的?通過學生討論、回答,總結(jié)出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一是“時間相同比路程”,二是“路程相同比時間”。
如果找不到有關(guān)視頻資料,也可以采用下述教學方法。教師問學生:咱們班誰跑得比較快?請推薦兩位。教師根據(jù)學生的推薦,點出兩位同學的名字(有真實感),繼續(xù)提問:現(xiàn)在我們要比較×××和×××誰跑得更快,怎樣辦?請大家想辦法、出主意,看能想出哪些比較方法。讓學生自由討論,思考回答。最后總結(jié)出比較運動快慢的兩種方法。
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點明本節(jié)課的課題:事實上,不只體育運動需要比較快慢,汽車、火車、飛機等運動的快慢也是人們所關(guān)心的。本章要研究物體的運動,快慢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
速度及其計算公式
⑴速度的定義
讓學生觀察教材圖9-14和圖注文字、數(shù)據(jù),提出問題:汽車和飛機通過的路程和所用的時間都不相同,怎樣比較它們運動的快慢呢?
學生思考、討論、回答。因為學生在小學數(shù)學課中已學過速度的計算,他們?nèi)菀紫氲剿愠龆叩乃俣,即路程與時間的比值,來比較汽車和飛機運動的快慢。
教師追問:為什么用“路程與時間的比值”能比較出物體運動的快慢?這實際上采用了上述哪種比較方法?
這一點學生以前沒有思考過,可以讓學生展開討論,感悟其中蘊含的科學道理:路程除以時間是物體1s通過的路程,所以用“路程與時間的比值”比較快慢,實際是相同時間比路程。學生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也就真正理解了速度的定義方法。至此,速度的定義可以說已呼之欲出了。
這時教師趁勢介紹速度的定義。
為幫助學生理解“單位時間”,教師可將它具體化為1s、1h等,并結(jié)合前面學生算出的汽車和飛機的速度值來說明。
最后結(jié)合速度的定義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教育:路程與時間的比值,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相同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能夠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梢娎脙蓚物理量的比值,可以定義一個新的物理量,這種方法叫比值定義法。大家想一想:我們以前學過的哪個物理量也是用比值法定義的?(密度。)在以后的學習中,我們還將用這種方法來定義新的物理量。
⑵速度的公式
啟發(fā)引導學生寫出速度的公式:如果用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v表示速度(同時板書三個字母及對應(yīng)的物理量名稱),你能根據(jù)速度的定義,寫出計算速度的公式嗎?
學生寫出速度的公式后,教師指出:用公式來表述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既簡明又準確,使用起來也很方便,是研究物理常用的一種方法。但要注意,學習物理公式時不能僅記住其表達形式,還要注意理解它所包含的物理意義。公式中的三個物理量必須是對應(yīng)的,s是物體在時間t內(nèi)通過的路程,t是該物體通過路程s所用的時間,不能根據(jù)公式亂代數(shù)據(jù)計算速度。
⑶速度的單位
首先讓學生弄清速度單位的來歷和意義:根據(jù)速度公式,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時間,所以速度的單位等于路程的單位除以時間的單位。在國際單位制中,路程的單位是米(m),時間的單位是秒(s),速度的單位是米/秒,即m/s或m/s-1;在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時”做速度的單位,符號為km/h。為了提高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可以問學生:你還能寫出速度的哪些單位?(如cm/s,km/min等)當然對這些單位不做教學要求,只是讓學生舉一反三,掌握方法。知道了速度單位的來歷,反過來,當我們看到速度的某個單位時,還應(yīng)該知道它的物理意義,如3m/s表示1s內(nèi)通過的路程為3m。
對于速度單位的讀法和寫法要作規(guī)范化要求,提醒學生不要沿用小學數(shù)學中的習慣。如學生把5m/s讀成“每秒5米”,應(yīng)加以糾正。
關(guān)于速度單位m/s和km/h之間的換算,不少學生感到困難。關(guān)鍵要教會學生換算的方法,即分子、分母分別換算,然后計算,讓學生自己練習變換,經(jīng)兩、三次練習,使學生逐漸掌握,不要死記它們之間的數(shù)值關(guān)系。
⑷速度的計算
學生在數(shù)學課中多次做過速度的計算題,物理課學習速度的計算,重在讓學生養(yǎng)成用“公式”分析問題的習慣。初中學生剛開始學物理,用公式求解物理題,要講究解題的規(guī)范性,同時注意公式的物理意義。
解答物理計算題的過程一般分為“已知”“求”“解”“答”四個部分。
寫“已知”和“求”,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的良好習慣,有利于學生理清物理過程,抓住題目的關(guān)鍵條件,以后解題熟練了,學生逐漸養(yǎng)成了審題和分析的習慣,“已知”和“求”可以不寫。在“已知”中,必須用規(guī)定的物理符號表示題中的已知量,單位可在這一步中統(tǒng)一。對于“求”,同樣用規(guī)定的物理符號表示題中的所求量。
“解”是解題過程的重點,應(yīng)包括:
①寫出所依據(jù)的公式或變形公式,如果題目中出現(xiàn)了兩個以上的物理過程,如教材例題中涉及到“飛機的運動”和“自行車的運動”,公式中的各物理量還要標上“角碼”以示區(qū)分;
②代入數(shù)據(jù)和單位;
③進行數(shù)學運算,得出結(jié)果。
最后是“答”,根據(jù)計算結(jié)果,說明問題的答案。
對于教材中的“例題”,第一問可由教師示范解答,第二問可讓學生練習解答,教師針對學生在練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總結(jié)解題注意事項,然后再補充一道練習題,讓學生鞏固解題方法。
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關(guān)于機械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最好能播放流星劃過夜空,或飛機拖著煙霧做特技飛行的一些場景,使學生意識到物體做機械運動時,總要經(jīng)過一定的“路線”,然后讓學生觀察教材圖9-15和圖9-16,體會“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含義。在此基礎(chǔ)上,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物體做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的例子。
“活動2”的目的是:讓學生通過具體的數(shù)據(jù),感性地認識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教學時,可讓學生根據(jù)教材圖9-17提供的信息,計算汽車在各自時間中的速度值,然后分析比較計算的結(jié)果,看(a)、(b)兩圖汽車的運動情況有什么不同。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chǔ)上,得出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然后列舉生活中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和可以近似看作勻速直線運動的實例。如列車在平直的軌道上勻速行駛,小球在光滑的桌面上滾動,都可以近似地當作勻速直線運動。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加速或減速行駛,粉筆從手中落下,都是變速直線運動。
關(guān)于“信息游覽”中的“一些物體運動的大致速度”,讓學生知道常見物體運動速度的大約數(shù)值即可,不要求記住確切的數(shù)據(jù)。教學時可讓學生自學閱讀表中的信息。為加強學生的印象,學生閱讀后可以做一個競答游戲,教師在黑板上寫出幾個速度值,讓學生猜可能是哪些物體運動的大致速度。
4.教學評價
課堂測評
1.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你對速度有哪些新的認識?
2.如果用“物體通過單位路程所用的時間”來定義速度(v′),那么速度的公式、單位將會是怎樣的?物理學中為什么不采用這種方式來定義速度?
3.根據(jù)機械運動的分類,擲出的鉛球在空中所做的運動屬于 運動;直線運動可分為 運動和 運動,在平直的軌道上啟動的火車做 運動。
4.陸地上奔跑最快的動物——獵豹,快跑時速度可達40m/s;海洋里游動最快的魚——旗魚,速度可達108km/h;天空中飛行最快的鳥——褐海燕,速度可達5km/min。假設(shè)讓這三種動物在一起比賽,誰是冠軍?誰是亞軍?誰是第三名?
5.氣象預(yù)報稱:臺風中心正以25km/h的速度向距150km的某地接近。請你算一下,臺風中心多長時間到達該地?
6.圖1是汽車上的速度表,汽車按表上所指示的速度勻速行駛15min,通過的路程是多少?
7.假日里,小紅的爸爸開車帶全家去風景區(qū)游玩,已知從出發(fā)地到目的地的總路程為84km。小紅從公路公路標志牌上看到,他們出發(fā)20min,汽車行駛了30km,那么照此速度計算,他們再用多長時間可以到達目的地?
參考答案
1.主要是“科學方法”方面的,如: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有兩種方法,一是“時間相同比路程”,二是“路程相同比時間”,速度是采用第一種方法來定義的;速度等于路程和時間的比值,利用兩個物理量的比值來定義新的物理量的方法,叫比值定義法。 2.如果速度(v′)的定義為“物體通過單位路程所用的時間”,那么速度的公式將為v′= ,速度的單位將是s/m。如果用這種方法來定義速度,速度值越小,物體運動越快,速度越大,物體運動越慢,人們很不習慣。 3.曲線 勻速直線 變速直線 變速直線 4.褐海燕是冠軍,獵豹是亞軍,旗魚為第三名。 5.6h 6.17.5km 7.36min
“自我評價與作業(yè)”指導
1.有兩種:相同時間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時間。物理學中利用“相同時間(單位時間)比路程”的方法來定義速度。 2.⑴真空中的光速是自然界中速度的最大值,為3×108m/s。 1.5×1011m ⑵約0.29m/s 3.略 4.勻速直線運動 0.8h(即48min) 5.2.5 6.180m
課外活動
兩個活動的實驗方案都是開放的,要鼓勵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設(shè)計實驗,以下方案僅供參考: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chuer/77186.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