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峰是一個很聰明的的學生,家教也好,從小善于自律,很受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歡。他不能允許自己有任何的缺點,或者說,他認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出現了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都是不可原諒的,都要進行認真地檢討。
然而,他發(fā)現,自己不出差錯幾乎不可能。他也發(fā)現,自己經常用整節(jié)課來聲討自己,聲討的同時,不僅批現象,批本質,還聯系未來的前途來強化自己的錯誤。這些,大大地傷害了自己的自信心,他對自己越來越失望了。
從小峰的現象來看,他的確自律很嚴,這可能受自身的性格和家庭的熏陶有關。(經考察其母親是醫(yī)生,處事穩(wěn)定,極有條理)。
此學生的問題從學習心理角度上來講,是由對學習的注意力不集中開始,導致對學習活動更嚴重注意力分散。也許他的動機是好的,但他的缺點在于忽略了自我檢討的目的。自我檢討不是以懲罰自身為目的,能夠沉下心來認真學習才是最后的目的,他對于檢討過程的認識過于看重了,以至沉于其中不能自拔。其實這是逃避學習的一種典型表現,既在檢討自身中獲得快樂,又可逃避學習活動的痛苦,也逃避了學習成績下降所帶來的責任,以至于把時間用在檢討自身,在學習上反而沒有了充足的時間。丟棄了本質去追尋表面現象。
正確的方法應該是:
⒈無論在考前或在平時都應該很清楚地知道,注意異性同學或是在疲勞時走神都是正常現象,是每個正常人都有的一種現象。不能因此受到懲罰,它是人進行自我保護的重要手段,道理很簡單,學習累了就要休息。不知道累是一種病態(tài)。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hongkao/227621.html
相關閱讀:2013中考點睛英語篇:重視“量”的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