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是中考閱讀必考的三大文體之一,在剛剛過去的2011年中考中占據(jù)了8分的分值,雖然這種文體很多同學初一就接觸過,但是對于題目的命題角度和答題思路仍然不是很清晰,這里對說明文閱讀的題目特點和答題方法做一介紹。
在中考中,從內(nèi)容的角度來劃分,一般分為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兩種。事物說明文一般標題就是說明的對象;而事理說明文找準開頭結(jié)尾的總結(jié)句。因為說明對象是一篇文章所要介紹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個名詞或名詞短語,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一看文題二看首尾段。事物說明文指出被說明事物即可。事理說明文指出說明內(nèi)容,形成一個短語:介紹了……的……(對象加內(nèi)容)。
事物說明文和事理說明文雖然在說明對象上有所區(qū)別,但是他們的語言上描述都是相當準確的,在這一點上,中考閱讀主要圍繞語言的準確性方面設(shè)置以下題型來考查同學們:
類型1:作用題
加點字詞有何作用?抓住說明文語文準確這一特點答題。
對策:準確/生動形象/地說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類型2:含義題
能否替換為另一個詞語?并說明理由。
對策:
。1)不可以。
。2)原詞的意思或內(nèi)容。
(3)所換詞語的意思或內(nèi)容。
(4)換了后意思有何改變,與不符合實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hongkao/170988.html
相關(guān)閱讀:中考備考沖刺:5大不良學習習慣 杜絕死記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