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來臨,讓焦慮遠去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考復習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最近我老是健忘,怎么辦?”

專家建議:準確定位,保持心態(tài)平衡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可我老是健忘,怎么辦?”“快要考試了,父母對我管得更嚴了,連我的手機都翻看了,我該怎么辦?”最近正是期末考試復習的關鍵時期,近段時間,記者接到不少類似的“求救”電話。如何看待這一現(xiàn)象?揚州心理專家劉俊指出,學生一定要準確定位,保持心態(tài)平衡。

【案例一】

考試來臨,他卻開始健忘

小俊是我市某中學一名高三考生,最近他十分苦惱,“感覺記性不好,前一天背的內(nèi)容,第二天就忘得一干二凈。”小俊說,自己已很盡力了,可效果卻不明顯。

“因為健忘,脾氣也變得很壞!毙】≌f,看到什么都不順眼,“有時氣急了,真想用頭撞墻!毙】『透改戈P系一直處得不錯,但這段時間以來,父母一提到他的學習,小俊就大發(fā)雷霆,“在內(nèi)心深處,我知道父母是為我好,可我就是忍不住!

“眼看就要期末考試了,下學期來就要高考沖刺了,如果這種狀態(tài)再持續(xù)下去,就全完了。”小俊心急如焚。

【專家分析】

準確定位,保持心態(tài)平衡

很明顯,小俊身上出現(xiàn)的一系列“癥狀”,都是考前焦慮造成的?记敖箲]的出現(xiàn),和小俊對考試的過度重視有關。一般而言,考生的壓力來自于兩個方面:自我定位不準,復習不夠充分,因而缺乏信心;外部壓力,比如父母的期望值過高或是突然的變故對考生造成影響。

考生如遇考前焦慮,首先要進行自我剖析,如果焦慮是由復習不充分造成的。那么,就要想著給自己“寬心”:“這次就算了,下次繼續(xù)努力就是了!蹦銘撁靼祝瑥土暡怀浞忠殉蔀槭聦,無可挽回,只能將希望寄托于下一次考試。

如果壓力來自于外部,那么家長就要注意了。在家一定要少和孩子談學習的問題,記好自己的職責是做好“后勤”工作,盡量將家營造出一個寬松的氛圍,給考生以適當?shù)目臻g。

此外,考生不妨先理一理思路,找出自己在哪些知識點上還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哪些是復習的重點、難點和熱點,有步驟、分階段進行學習,盡可能減輕心頭的壓力。

【案例二】

爸媽干涉我隱私,怎么辦?

近段時間以來,小軒的內(nèi)心一直都很糾結。

“為什么爸媽都不理解我,總是翻看我的手機,看我和什么人聯(lián)系?只要一發(fā)現(xiàn)是與男同學聯(lián)系,就開始質(zhì)問我,不管我怎么解釋,他們總懷疑我!毙≤幷f,只要看到自己和別人打了電話,爸爸就會追著問:“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是女生則萬事大吉,如果發(fā)現(xiàn)是男生,則會不停追問,自己和對方是什么關系,甚至還會打電話給對方。

“我該怎么辦?有時候想和他們解釋清楚,但是越解釋越糟。我不知道怎么和父母溝通,更不知道說什么才好。”小軒說。

【專家分析】

家長要學會尊重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看孩子隱私的初衷是好的,都是出于對孩子愛護,但實際上這些行為給孩子帶來的心靈傷害遠遠比給他們的“愛護”要大得多。

家長偷看日記、偷聽電話這些行為,其實都是對孩子關心不夠、缺乏信任的表現(xiàn),容易造成孩子對家長的不滿情緒,產(chǎn)生新的溝通障礙。家長在侵犯了孩子的隱私權的同時,也對孩子的心理造成了很大傷害,如果長期下去,原本濃厚的親情也會淡薄很多。

作為家長,首先應正確看待孩子與異性的交往。青春期的孩子,與異性走得較近是正常現(xiàn)象;反之,則應值得警惕。其次,家長對待孩子一定要以平行的視角,學會尊重他們,允許他們有自己的“私人領地”。第三,父母唯一需要做的,就是提前告訴孩子學會自我保護,比如,在什么情況下可能出現(xiàn)危險等。當然,即使教育也應以商量的口吻。第四,父母與孩子之間應相互信任,不能相互防備,當雙方信任關系建立之后,孩子自然會主動將自己的一些事情告訴父母。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hongkao/1290487.html

相關閱讀:中考體育想拿滿分很簡單 關鍵看你肯不肯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