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一:將超前于孩子發(fā)展過程的知識技能強加于還沒有完全做好能力準備的孩子,不僅僅會使父母備感挫折,更嚴重的是會影響孩子以后的發(fā)展。
小鳥的媽媽如果在小鳥還沒有長出羽毛的時候,就硬趕著小鳥飛出鳥巢,結果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年幼的小鳥掉落在地上,而且可能永遠喪失飛翔的膽子。同樣,科學家發(fā)現(xiàn),兒童的許多能力是在成長中的某一段時間才會出現(xiàn)的,過早地將兒童還不具備該能力的知識強加給孩子,只能引起孩子更多的困惑和恐慌,特別是當他們面對想方設法要求他們完成任務的大人時,他們會為自己完不成任務而感到害怕,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這種不自信帶來的后果將影響一生。
3歲之前的孩子,其大多數(shù)能力的發(fā)展處于一生中發(fā)展最快的敏感期,父母給的刺激越適當,孩子相應能力的挖掘就越多,但是在這個大腦細胞還在持續(xù)生長的階段,若父母急切地想將知識灌輸?shù)胶⒆幽X子里,反而會使孩子將來吸收知識形成障礙。
問題二:不少年輕的父母為了更早地看到成果,不惜忽略孩子能力的積累,而只求快些讓孩子接受知識,事實上卻限制了孩子能力的發(fā)展。
孩子和成人的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當父母只注重孩子每天學了幾首歌,會寫了幾個字,學了多少算術題的時候,他們便忽略了孩子和伙伴玩得是否融洽,在游戲過程中有沒有摔倒再爬起,而孩子也逐漸只關心那些大人們?yōu)樗麄儼才诺娜蝿,少了探索的興趣,少了尋找問題和答案的動力。這些父母與孩子都逐漸遠離和忽視的東西,與知識本身相比,對成長卻有更為重要的意義。
問題三:有些超前教育,似乎對孩子目前有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孩子幼年接受不了正規(guī)的教學方式,養(yǎng)成了不良習慣,以致在以后的真正學習中無法接受正確的教學,影響其發(fā)展。
比如,現(xiàn)在許多家長希望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能掌握母語以外的語言,殊不知,由于教育本身在語言教育內(nèi)容和方式上的問題,語言敏感期的孩子卻將第二語言教育中許多不良的語言也一并吸收了進來,而且這種負面的影響比他們學到幾個單詞的正面影響大得多,等到上學后真正開始學習外語的時候,啟蒙語音的不準確會使他們無法和其他孩子一樣正確地按照音標朗讀。
總之,家長都應該重視孩子的早期教育,掌握好具體地方法,提高孩子的能力,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成長。
標簽: 1歲寶寶早教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710335.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