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送彬彬上幼兒園的時候,被老師告知:彬彬拍皮球是全班最差的。回到家里媽媽找到一個皮球讓彬彬再拍給她看,果然,彬彬拍球不是砸到了自己的腳,就是碰到身上,只能拍兩三下。聽說在班上拍球最好的小朋友已經(jīng)能拍五、六十下了。大驚之余,媽媽開始重視這件事。
起初,媽媽以為彬彬不喜歡家里的舊皮球,為了鼓勵他好好學(xué)拍球,就給他買了一個新皮球。沒想到的是,當(dāng)媽媽把新買回的皮球讓彬彬練習(xí)時,他極不愿意。眼看媽媽的臉色越來越不好看,彬彬很勉強地拍了起來?墒,他拍了才短短十幾分鐘就說累了,不想再拍了。媽媽正想苦口婆心地教育彬彬好好學(xué)拍球時,鄰居家的芳芳蹦了過來,要和彬彬搶著拍皮球。彬彬頓時來了勁兒,芳芳一次還沒有拍完,彬彬把球搶過來就拍。盡管他拍得不好,拍得滿頭大汗,到處去追球,卻興高采烈,大呼小叫。媽媽總算明白了,原來彬彬拍球老是拍不好,是對拍球本身不感興趣,在學(xué)拍球的過程中體驗不到快樂,而是更多地體驗到討厭和恐懼。但是一旦有小伙伴跟他一起玩,拍球這件事也就變成了游戲,而不是單調(diào)的學(xué)習(xí)了,他從中感受到了游戲的快樂,不知不覺中也不討厭拍球了?磥,給孩子學(xué)拍球的過程補充進快樂的元素很重要。
于是媽媽想了很多辦法,當(dāng)然這些辦法都與快樂有關(guān)。首先是請他的同班小朋友和他一起拍球,讓拍球變成游戲、比賽,讓他體會快樂的同時,提高拍球的能力。這個辦法和“神奇教練”米盧的“快樂足球”倒有些相似。其次就是表揚和鼓勵,一看到彬彬有進步,媽媽就及時表揚,不僅給予精神鼓勵,還給予適當(dāng)?shù)奈镔|(zhì)鼓勵。比如一塊巧克力,一塊牛皮糖等。最后,媽媽不忘巧妙地總結(jié)和建議,在每次拍球結(jié)束后,媽媽總是先對他進行表揚,然后指出他今天拍球的不足。這樣彬彬也在心情舒暢之中接受了媽媽的建議,在不斷地總結(jié)中提高了拍球的技術(shù)和興趣。
過了一段時間后,媽媽去幼兒園接彬彬回家,老師對媽媽說彬彬拍球有了很大的進步。媽媽笑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9020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