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個時候起,孩子越來越會用各種方式和手段與父母交流和滿足自己的需要,比如看見媽媽離開的時候會哭,看見爸爸向自己走來會搖著小胳膊露出歡喜的笑容,想要的玩具沒有拿到會把大人遞過來的“替代品”扔掉,小手還會執(zhí)著地指向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一切都讓我們感到成長的力量,那么這個時候孩子需要什么呢?
我們說,孩子需要通過不斷感受各種豐富多彩的生活經(jīng)歷,從而積極地完成邏輯思維的基本建構(gòu),更好地完成邏輯思維能力的擴展、延伸。
-載體培育認為-
關(guān)鍵問題:邏輯思維能力的延伸性
在孩子邏輯思維豐富成長過程中,邏輯思維將因為成長環(huán)境和培育方法的不同,致使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呈現(xiàn)為兩種不同方式的豐富成長,即“直線邏輯思維能力延伸”和“縱向邏輯思維能力延伸”。
通過我們的研究表明,兒童的成長環(huán)境對孩子邏輯思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說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最初是非常具有彈性和承載能力的,他們通過汲取大量的信息來積極組建承載邏輯思維的空間,這個空間就像一個立方體,隨著孩子邏輯思維的構(gòu)建,不斷向縱向和橫向拓展,而這種空間建構(gòu)能力在孩子15歲才會完成(15歲之后邏輯思維更多的是依據(jù)自己擁有的信息,為“自我邏輯思維目的”的實現(xiàn)而進行使用、交換和替換)。也就是說,此時建構(gòu)的邏輯思維能力延伸性越好,其邏輯思維能力越強大(大腦記憶溝越深),未來可被交換、替換的信息就越多,孩子自然就越聰明。
但是,我們所提倡的兒童成長環(huán)境并非指超乎尋常的行為或者經(jīng)歷,而是那些圍繞著孩子生存環(huán)境和那些平?鞓返娜粘=(jīng)驗的熟悉的認識和感受。對于孩子需要的這方面感受,父母可以嘗試給孩子做這些事情:
夏季,和媽媽一起散步的時候,拾幾片樹葉,把它系在小車上,觀察每片葉子的變化;
坐在媽媽的身旁,聽媽媽講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然后和媽媽扮演其中不同的角色和自己喜歡的場景、對話;
晚上聽媽媽給自己講故事,然后把燈關(guān)掉,和媽媽一起看天上的星星,聽媽媽唱一首好聽的歌;
和爸爸一起爬,在地上組建一個世界上最龐大的汽車隊;
和院子里的小朋友玩“滑滑梯”和沙土,雖然有時候會和其他小朋友發(fā)生小“問題”;
看媽媽給自己做好吃的,然后全部吃掉;
幫下班回來的爸爸拿拖鞋,并摟著爸爸的脖子親一下;
……
這些看上去父母好像每天都做的、簡單而微不足道的老一套事情,其本身卻蘊涵著我們在完成一個使命——協(xié)助孩子創(chuàng)建邏輯思維的能力,這無疑對孩子的未來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決定“天才”是否會誕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81080.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