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爸爸帶小晶去動物園,在看狐貍的地方,爸爸指著籠子問:“小晶,里面一共有幾只狐貍呀?”籠子里面一共有五只狐貍,而小晶卻說:“三只”爸爸不高興了,訓斥道:“胡說!”小晶看見爸爸在眾人面前訓斥自己,“哇”的一聲哭了起來。
許多孩子爭強好勝,愛表現(xiàn)自己,喜歡積極回答問題。但是出于各種原因,有時孩子的回答往往是片面的、答非所問甚至是錯誤的。面對孩子不正確的回答,家長和老師不應(yīng)直接予以否定和指責,免得對兒童的心理品質(zhì)的形成和發(fā)展造成不利影響。
孩子雖小,但是也有自尊心,總希望自己的回答能夠得到成人的贊同和表揚。聽到“不對”、“錯了”、“胡說”等否定性評價,就會使他不好意思,難為情,自尊心受到傷害。
孩子的自尊心很稚嫩,回答問題時如果遇到幾次否定,就會覺得自己不夠聰明而泄氣,以后就會缺乏提問題的勇氣,嚴重影響自信心的形成。而且,由于孩子不敢積極回答問題,對智力的開發(fā)也有不利影響。
孩子對家長和老師的信任感,是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zhì)和個性的重要條件。如果成人不分清情況,不去積極弄清楚孩子為什么會這樣說,對孩子的回答就輕易指責或否定,往往會使孩子心中不服氣,產(chǎn)生對成人的不信任感,影響對孩子以后的教育效果。
如果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對成人的信任感受到損傷,就容易形成孤僻、膽怯和逆反心理等不良心理品質(zhì),導致對家長和老師的提問,孩子不愿回答或者不敢回答。在幼兒園里,面對老師的提問,還可能呆坐在那里,不去思考、自行其事、沉默不語。這樣會嚴重地抑制兒童思維能力、注意力和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因此,對待兒童的錯誤回答,家長和老師在態(tài)度和方法上一定要慎重,不要直接否定,要注意保護孩子兒童的心靈。那么,正確的態(tài)度和方法應(yīng)該是怎樣的呢?
(本文來源:兒童素質(zhì)培養(yǎng)新焦點)
本文導航:
第一頁謹慎處理孩子的錯誤回答(一)
第二頁謹慎處理孩子的錯誤回答(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47365.html
相關(guān)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