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性格不合群,媽媽勿要擔心(2011親子指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親子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前言:大部分的父母都有攀比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優(yōu)秀的,所以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稍微的落后可是與其他的孩子格格不入時,就產(chǎn)生焦慮的心理,以下就讓我們結合實例來具體的了解下吧,看看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的對待這樣的現(xiàn)象!

家長觀點:

與眾不同,有點急

眼冒金星:孩子是不是有問題?

談起土土在早教中心的表現(xiàn),土土媽簡直是急得“眼冒金星”:“同課堂的孩子有的大點有的小點,但是都能聽老師的話,跟老師互動,做動作,玩老師安排的游戲,就是土土不行,要不就站在一邊側眼旁觀;要不就是抓住喜歡的教具不撒手,該歸還也不還。老師讓指的器官他不指,叫做的動作他不做,給看的圖片他不看……完全不能融入到課堂,只是在一邊找自己喜歡的小物品自顧自地玩兒!蓖镣翄尭械健昂鼙罎,也很難過”:“為什么我的寶貝跟別的孩子差距那么大,是不是智力發(fā)育遲緩?是不是有什么問題?”

擔心焦慮:為什么孩子不愛讀書?

小美就要上小學了,眼看著其他小朋友都圍著媽媽看書學習,可小美在書桌旁就是待不住,爸爸心里特別著急。“一個女孩子,應該穩(wěn)穩(wěn)當當、文文靜靜地讀讀書,可小美就是喜歡在外面和男孩子一起爬上爬下,看見高處就上,玩球、騎自行車更是不在話下,就是不愛讀書,這可怎么辦哪!”

不以為意:我知道,她很完美

不過,同樣對于孩子的與眾不同,有的媽媽的心情卻很淡定。女兒卡琳現(xiàn)在讀小學二年級,但是在班里表現(xiàn)得不活躍,大部分時間只是喜歡傾聽,不太愿意表現(xiàn)自己。一些朋友會好意地跟她說:“你應該讓卡琳再活潑點!薄翱者@個樣子以后走上社會會遇到麻煩的!睂τ谶@些評論,媽媽卻不以為意:“我習慣了,只是笑一笑。我是卡琳的媽媽,我知道,她很完美。她是不一樣的孩子!

專家意見:

與眾不同,不是壞事

親子教育“孩子的與眾不同未必是件壞事!庇齼簩<依罨萁〗淌诮ㄗh家長正確看待自己孩子和別人的孩子,甚至是大多數(shù)孩子不一樣的地方,尤其在智力發(fā)展和性格特點方面,應該因勢利導,發(fā)揮特長。

專家表示:“每個孩子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有獨特的旅程和目的,他們已經(jīng)有了成就偉大的種子,父母要做的是創(chuàng)造肥沃的土壤使孩子按自己的意志成長,而不是父母認為孩子應該成為的樣子,更不是將孩子雕琢成‘千人一面’。了解孩子的獨特之處,滿足孩子的獨特需求,對孩子異于他人的表現(xiàn)說‘沒關系’,才能給予孩子實現(xiàn)夢想的力量和信心!

性格不同:

不必要求孩子“更活潑”

據(jù)專家介紹,孩子的性格大致可以分為“敏感型”、“反應型”、“接受型”和“活躍型”四種,大多數(shù)孩子都擁有以上每一種性情的特點,并以其中一兩種為主。

敏感型:敏感型的孩子較脆弱,容易激動,更多愁善感,思考更深入、認真。他們需要更多的理解,當有機會與別人分享心里的負擔時,他們的心情會有所好轉。父母可鼓勵他們參加互動性強的活動,幫忙照顧寵物對他們來說也特別有好處。

反應型:反應型的孩子好交際,性格外向,興趣廣泛,對外界刺激的需求更多。但他們經(jīng)常不把一件事情做完就轉到另一件事情,不愿意被迫集中注意力。他們比其他孩子需要更為多樣性的活動。

接受型:接受型的孩子有良好的舉止,很合作;他們遵從指示,但拒絕變化。他們需要每天有一個日常行為習慣,太多活動會打亂他們的節(jié)奏。父母要注意:孩子有旁觀的權利,不必總是強求這類型的孩子加入到活動中。

活躍型:活躍型的孩子有堅強的意志,喜歡冒險,希望成為關注的焦點。他們需要父母的監(jiān)督,為其做出安排。把他們置于領導位置并且給他們明確的指示,他們會更愿意合作,充分發(fā)揮其才干。

智力不同:

發(fā)展孩子的優(yōu)勢智能

關于孩子在智能發(fā)展方面的與眾不同,很多家長也非常擔憂。據(jù)中大心理中心教授肖計劃介紹,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優(yōu)勢智能”,家長應該幫孩子找到自己的“長板”,而不是“短板”。

據(jù)專家介紹,智力有八種類型:學術、情感、體育、創(chuàng)造性、藝術、常識、直覺以及天賦智力。“每個孩子天生就具有全部這些智力,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家長往往更關注學術智力,而忽略了其他方面。”

事實上,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學習方式,所以善于此不善于彼是很正常的,比如,一個孩子在騎車方面是個學得慢的人,有可能他在社交方面是個學得快的人。許多父母會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孩子相互比較,看到大多數(shù)孩子在騎車方面學得快,而自己的孩子學得慢,就會認為孩子有問題,而忽略了他學得快的其他方面。

總結:每一個孩子都有其不同的發(fā)育程,所以家長不可老是拿自家的孩子與別人相比較,每一個孩子都有其自己的優(yōu)點,所以也請父母們注意了,不要老拿別人家孩子的優(yōu)點與自家孩子的缺點相比較,這樣不僅僅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還會影響孩子的心態(tài)問題,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夠仔細的斟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zaojiao/103642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