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小寶寶“淘氣”家長應該制止嗎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行為習慣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當嬰兒的手腳能自由地活動之后,就會做出各種各樣的“淘氣”事兒。對嬰兒來說,哪一種事情都是相同的,都是“嘗試”,大人喜歡與否,他并不知道。

  嬰兒做了大人不喜歡的事,并非可以放任不管。如寶寶把手中拿的面包扔到地上,就應該讓他意識到這是大人不喜歡的行為。最初做的時候,要稍微繃著臉對他說:“干什么呢?”過一會兒,他打算再次扔時,就要預防性地說:“不可以!”這樣小寶寶就會意識到這樣的事情是媽媽不喜歡的。

  當嬰兒停止扔面包的時候,要適時表揚他:“真是好孩子。”在養(yǎng)育過程中,最好能讓寶貝早些知道,哪些行為是媽媽喜歡的,哪些是不喜歡的。雖然嬰兒還不能判斷什么是好壞,但媽媽是高興、還是生氣,10個月的寶寶已經能感覺到了。

  小寶寶常在吃飯時故意把勺扔到地上讓媽媽撿,媽媽撿起來給他,他還扔。寶寶一邊用“媽媽生氣了吧”的表情看媽媽的臉,一邊往地上扔。這是孩子在做“媽媽沒有真生氣,什么樣的行為讓媽媽生氣呢”的測試。不能給他測試的機會。從開始的時候就應該讓他看到媽媽的臉是嚴厲的。為了不給寶寶測試的機會,撿起勺子后,就不再遞給他。

  生氣的樣子也只有偶爾表現(xiàn)出來才能有效。如果總是一副生氣的臉色,孩子會認為媽媽就是那樣的人。對于寶寶的“淘氣”行為,嚴厲的制止是可以的,但是體罰就不好了。體罰會導致嬰兒疏遠媽媽,失去與媽媽感情上的共鳴。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531578.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