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孩子是家長們最為關心的問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這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們焦慮萬分。日前在靜安公園舉行的“社會科學讓城市更和諧”大型義務咨詢活動中,兒童和青少年教育咨詢席位前人頭攢動,吸引了眾多家長。他們希望能更多了解孩子成長過程中究竟會遇到哪些問題,并如何去正確處理所面臨的問題。
孩子犯錯能不能罵?
“孩子跟我們沒多少話說,還嫌我羅嗦。我們應該怎樣去和他溝通?”“我的孩子原來很乖的,現(xiàn)在卻變得不聽話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在咨詢現(xiàn)場,眾多家長圍著教育專家不停地問長問短,他們迫切地想了解究竟自己的孩子存在哪些問題,又該如何去對他們進行教育。
“不同年齡階段孩子的家長關注的問題不同!鄙虾J袐D聯(lián)兒童和家庭工作部的康惠君說。0-3歲的孩子更多的是健康和習慣問題,例如不肯吃飯、不肯早睡等等;而中小學生面臨比較多的是學習問題,有些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喜歡邊玩邊做作業(yè),存在著粗心、不專心、學習效率低等毛病!坝袀孩子一整晚只做了幾道題目,家長急死了,跑來問我怎么辦!弊盍罴议L擔心是處于青春期的孩子,他們往往存在和父母溝通困難的問題,嫌棄父母嘮叨、老套、落伍,對家長的話根本聽不進去。
康惠君認為,現(xiàn)在的孩子普遍生理發(fā)育提早,但心理發(fā)育相對滯后,“所以雖然有些孩子看上去有成人的身材,但是心理卻遠未成熟!彼f,由于當今社會信息源豐富、教育環(huán)境好,現(xiàn)在的孩子比他們的父輩懂得早、懂得多,所以他們開放、新潮,會積極主動地發(fā)展自己、推銷自己,這是好的一面,可以說是一種進步。但與此同時,這樣的孩子獨立性很強,所以也就造成了他們以自我為中心,對社會、老師、家長的要求都很高。在這個時候,家長不可以用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來指責命令他們,更不可打罵?祷菥嬖V焦慮的家長們:“應該了解自己孩子的年齡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尊重、民主、平等、和諧應該是家長處理和自己孩子關系的準則!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孩子的缺點能不能提?
許多家長都有過類似的經歷,孩子犯錯誤時愛大聲訓斥孩子,喜歡拿人家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比,將自己的孩子比下去,“人家樣樣都好,你怎么就做不好”,這種方式不但會傷害孩子的自尊,更會傷害孩子的自信,在客觀上形成“你不行”的心理暗示。
上海商學院心理咨詢室的趙莉莉認為,“對待孩子一定要以鼓勵為主,一味的指責埋怨,只會加重他們的心理負擔,反而不利于教育!贝_實,每個孩子之間都存在個體差異,能力上總有高低之分,特別是現(xiàn)在父母過多看重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認為孩子成績比別人差就一無是處,因此一旦孩子沒有考好,父母就容易大發(fā)雷霆,對孩子橫加指責,認為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差很多!鞍押⒆雍腿思冶容^,老是對他說‘你不行’,是非常傷害他們自尊心和自信心的。久而久之,孩子容易產生自卑心理。”
人在交往時,內心都有一種需求,那就是渴望被尊重、被承認和被贊賞,特別是處于心理發(fā)展階段的孩子們。過分指責、批評,容易損害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使他們產生對抗心理,聽不進父母的話,最終結果是孩子得不到改變,與父母的心理距離卻拉長了,導致溝通受阻。趙莉莉認為,“很多家長反映孩子不愿意和他們進行溝通,這些家長應該多想想,自己在處理子女的教育問題上是否存在過失呢?”在處理孩子的問題上,家長應該以理解、認可、表揚鼓勵為主,激發(fā)他們的信心。“家長批評孩子也要講究策略,可以先肯定孩子的優(yōu)點,然后指出不足之處,這樣孩子比較容易接受!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孩子的信我能不能看?
一名高中生的父親,有一次在替孩子整理抽屜時,發(fā)現(xiàn)了女同學給兒子的信件。父親覺得這是不得了的大事,非常憤怒,大罵自己的孩子。而這名高中生接受不了父親對自己隱私的侵犯,和父母吵得不可開交,甚至想到了跳樓。雖然最終雙方解決了矛盾,沒有釀成大禍,但是在父母和孩子心里產生了芥蒂。
康惠君表示,對正處于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應該尊重他們的隱私。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立性很強,十分介意個人空間和隱私被侵犯。“偷看孩子的信件肯定是不應該的,而且即使有女同學的信件,也不一定說明孩子在戀愛,可能只是同學間的正常交往!边@個時期,孩子對異性的好感是很正常的,這是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的,父母不能采用打罵的方法來處理,也不能壓制,也不可能壓制得住。家長不妨試著理解孩子,成為他們信任的伙伴和朋友,這樣他們才能放心將心中的秘密告訴家長,只有這樣家長才能知道孩子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才能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對于孩子的“戀愛”問題,家長最好用過來人的心態(tài)來指導孩子,幫助他們掌握一個“度”,引導他們明白當前最重要的是學習,這樣才有利于對孩子的教育。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注重個人隱私,家長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為子女留一點個人空間,這樣才能保持融洽的關系,讓雙方的溝通變得更加順利。
1234下一頁閱讀全文
孩子的未來能不能預見?
在咨詢現(xiàn)場,我們可喜的看到,有相當一部分家長并不是在孩子出現(xiàn)了問題以后才來咨詢的,他們意識到亡羊補牢的悲哀,為了避免問題產生,他們提前來打“預防針”,向專家請教怎樣的教育方式最適合自己的孩子,如何教育才能避免孩子的行為出現(xiàn)偏差。還有些家長的心態(tài)更積極,孩子本身并沒有任何問題,他希望將孩子培養(yǎng)得更好,所以向專家咨詢怎樣才能將孩子的個性培養(yǎng)得更好,能夠獲得成功的性格是怎樣的。
一位陳先生,兒子今年讀初一,學習成績不是很好,動手能力卻很強,對機械很感興趣。他在到底是逼孩子一門心思讀書,還是讓孩子學一技之長之間猶豫不決,他一方面意識到自己的孩子不是讀書的料,另一方面又怕這個社會沒有高學歷就走不通,放棄文化學習太可惜。他在現(xiàn)場想請專家為孩子做個發(fā)展規(guī)劃。
另一位張先生的女兒今年只有5歲,活潑可愛,聰明伶俐,很討人喜歡。這么小的年紀,這么可愛的孩子,應該是也確實是沒有心理問題的。但張先生卻不滿足現(xiàn)狀,他說:“我希望孩子將來有好的發(fā)展,所以來咨詢怎樣能培養(yǎng)出孩子更好的個性!
專家表示,這種未雨綢繆的心態(tài)是積極的,有可取之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每個家長都有,也能理解,但是不可操之過急,許多家長將自己的愿望強加在孩子身上,而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興趣,或者對孩子施加過大的壓力,這并不利于孩子的發(fā)展。
1234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259390.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