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食物是如何構建大腦的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營養(yǎng)美食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食物是如何構建大腦的

  有種觀點認為,我們的心智與身體是分隔開的兩個部分,這種看法可以說是人類科學中最狹隘的觀念之一。不信的話,你可以找一個解剖學家、一個心理學家和一個生物化學家,問問他們我們的心智是從哪里開始的,身體又是到哪里結束的,看看他們是否能告訴你這個具體的界限究竟何在。這種“分離觀念”是愚蠢之至的,但因為現代科學把心理學與醫(yī)藥學劃分開來,所以也就不可避免地導致了這一后果。很少有心理學家精通腦化學及營養(yǎng)的重要作用,也很少有醫(yī)生對影響兒童發(fā)育的心理因素及營養(yǎng)學因素知之甚詳。

  其實也不僅僅是科學家們才相信這種二分法。事實上,很多人都是如此。對于家長來說,保證孩子身體健康、茁壯成長,這是天經地義的責任,也很容易為我們所認識到并身體力行?墒牵绻幸惶炷惆l(fā)現自己的孩子很難集中注意力、行為表現不佳或者是閱讀能力出現了問題,那么你會不會意識到孩子有可能營養(yǎng)不良了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你就必須知道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兒童的所有行為表現及品性特征都是由一套復雜的體系所掌控的,這套體系由互相之間緊密聯系的大腦細胞構成,而每一個腦細胞的運作都與兒童的膳食緊密相關。

  許多孩子都面臨著“如何才能不掉隊”的嚴峻問題。這樣的孩子常常無精打采,覺得要集中注意力是很困難的事情,行為表現也怪里怪氣。他們還常常出現焦慮、不堪重壓及抑郁等情緒,晚上睡覺也不踏實。事實上很多兒童都存在各種各樣的心理問題,比如注意力不足癥、孤獨癥、多動癥、誦讀困難,而有的孩子則是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都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最大潛力,其原因就在于他們狀態(tài)不佳、難以集中注意力,從而也就談不上好好學習了。事實上,心理問題的發(fā)病率在全球范圍內都存在明顯的增長趨勢,在年輕人中更是如此。

  只有了解了兒童大腦的運作方式,你才有可能解決問題,使他們順利度過成長發(fā)育的關鍵階段。你也能很清楚地認識到:為什么只要每天為孩子提供特定的營養(yǎng)(理想狀況是從受精那一刻就開始實施這一計劃),孩子的思維和感知能力就能獲得很大的改善。你會弄清楚孩子們此時此地的狀態(tài)究竟如何,而將來應該獲得怎樣的發(fā)展和提高。

  大腦?我們之所以是“人”

  我們的故事并不是從孩子出生開始講起,而是要早得多。我們從受精開始敘述,然后涵蓋懷孕的全過程。通過對子宮的長期研究,我們發(fā)現人類成長和發(fā)育的重心主要是在大腦發(fā)育這一部分。人類是如此,而犀牛就不是這樣。所以說,是大腦,而不是肌肉,使我們得以區(qū)別于動物,真正成為“人”。

  看一看下頁的圖吧。如果以大腦與身體之間的體積比為參數,將人類嬰兒與犀牛做一個對比的話,我們就會發(fā)現人類嬰兒的大腦要比犀牛的大腦大了三百多倍。體積是很能說明問題的,但還不止于此。當胎兒尚在母親的子宮中慢慢成長時,他可以直接將從母體中獲得的全部營養(yǎng)的1/2輸送到腦部,用于大腦的成長發(fā)育。

  這可是一項浩大的工程。盡管嬰兒在出生時,其腦部重量只有450克,但是大腦卻需要消耗大量的營養(yǎng),包括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及必需脂肪酸。脂肪在這個過程中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因為大腦基本上就是由脂肪轉化構成的。如果你把大腦中的所有水分都抽干,那么剩下的物質里有60%都是脂肪。

  4種脂肪酸(它們的名字分別是AA、DHA、EPA和DGLA,在后面的篇章中我們會詳細解釋)構成了大腦的20%。所以,不論什么時候,如果人體缺乏這4種物質,人的智商和行為表現就會遭受嚴重的負面影響,而這種負面影響對胎兒和嬰兒來說就更強烈了。

  脂肪對于胎兒的大腦發(fā)育是如此重要,以至于胎兒竟然會打起母親的主意,把母親的大腦成分轉化成自己的大腦呢!這種情況簡直就等于在說:“媽媽,我在吸收你的大腦呢!彼,如果孕婦在飲食方面沒有補充足夠的必需脂肪酸,那么她的大腦就會逐漸萎縮!

  大腦成長發(fā)育的每一個階段,都必須保證孩子獲得最佳的營養(yǎng)攝入,這樣你的孩子才能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出自己的潛力。新生兒臍帶中必需脂肪酸含量與孩子長到8歲時的思維靈敏度相對應,二者是存在關聯的。孩子長到8歲時,其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與孩子的學習成績也存在關聯,而同型半胱氨酸正是告訴我們身體有沒有缺乏B族維生素的最好指示劑。如果一個青少年每日攝取的鋅含量正好是美國“推薦日攝食量”(RDA)的兩倍,那么我們就會發(fā)現這個孩子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和專心程度均達到驚人的水平。而不管孩子年齡大小,服用“抗營養(yǎng)物質”對人體都是有害的,像糖和有害脂肪這樣的物質對于人的學習能力和行為表現都會產生很多負面影響。

  如果你覺得上述事實很難接受,那么你準是對改善大腦狀況這一任務的可行性和靈活性缺乏足夠的認識,F在就讓我們來好好研究一下,找出原因所在。

  集體合作造就了人類的思維

  隨著自身逐漸成長發(fā)育,胎兒每分鐘能制造成千的腦細胞,我們管這些腦細胞叫做神經元。對于一個兩周歲的孩子來說,其腦細胞的總量約為1000萬個。這可不是個小數目,要知道亞馬遜河流域的樹木也不過就是這么多!熱帶雨林中那么多的樹木都是盤根錯節(jié)、枝葉相連的,而我們?yōu)閿当姸嗟纳窠浽彩侨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我們才把大腦描述成一個由神經細胞構成的龐大復雜的體系,不同的神經細胞承擔著不同的功能,互相之間均有聯系。

  對于兩歲以上的孩子來說,其神經元的數目不再增加,但神經元之間的聯系仍然會繼續(xù)增加,而且增長速度十分引人注目。嬰兒剛出生時,其大腦皮層(也就是灰質及大腦的最外層)的每個神經元與大約2500個其他神經元存在聯系。但是當孩子長到兩三歲時,大腦皮層的一個神經元已經能與15000個其他神經元發(fā)生聯系了。

  這些聯系對于人的記憶力、認知能力以及學習能力而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因為我們的思想會產生一種電脈沖,而這種電脈沖正是以神經元之間的聯系為通路,從而得以傳播流動的。善于學習的孩子每天都在強化這種聯系。

  就拿學習語言的過程來舉例吧:兒童對于新接觸的詞匯會不斷地反復誦讀。通過這種積極的反饋刺激,他們就能夠把見到的圖像與發(fā)出的聲音聯系起來,并且在腦海中不斷強化這種聯系。對于孩子們來說,其大腦中每產生一個想法,也就意味著神經元網絡中有一波“漣漪”激蕩開去,一浪推一浪地產生某種影響。隨著思想及行動的持續(xù)重復,言語及動作的再三反復,神經元之間的通路也得到不斷地強化。與此同時,其他冗余的通路則會逐漸自動消除。這正是大腦與人體其他器官的不同之處:大腦總是在不斷地調整和改造自己。

  接下來就讓我們好好研究一下神經元之間的聯系和通路是怎么回事。我們管這種通路叫做樹突。樹突彼此之間的連接處有一道空隙,這道空隙就類似于火花塞里面的那種空隙。我們管這種空隙叫做突觸,信息流就是通過突觸從一個神經元傳播到下一個神經元的。

  信息流是從一個發(fā)射臺發(fā)射出去,然后由一個接收站接收下來。我們管這個接收站叫做感受器。這些發(fā)射臺和接收站是由必需脂肪酸、磷脂和氨基酸構成的。我們知道,魚類和植物種子富含必需脂肪酸,蛋類及動物臟器富含磷脂,而氨基酸則是合成蛋白質的原料。

  我們管信息流叫做神經遞質,其本身大多是由氨基酸構成的。不同的氨基酸可以制成不同的神經遞質。舉個例子,血清素神經遞質是一種可以使人保持愉快心情的物質,該物質就是由一種名叫色氨酸的氨基酸構成的。腎上腺素和多巴胺能給人提供動力,使人富有積極性,它們則是由苯丙氨酸構成的。

  把氨基酸轉化為神經遞質可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要完成這項艱巨的任務,我們的大腦需要各種各樣的酶,而這些酶則依賴于復合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特定種類的氨基酸。這些維生素和礦物質同時還操控著血糖或葡萄糖的供應情況。要知道,血糖和葡萄糖是神經元的燃料,正是它們的持續(xù)穩(wěn)定供應為神經元的活動提供了能量。

  從以上敘述中,你應該也可以看出食物對于兒童來說可不僅僅是長身體的原料,同時它也是塑造其大腦結構的重要因素。從神經元本身直至在各個通路間傳播流通的信息流全都受到膳食的影響。所以說,膳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思維及感知情況。

  兒童的基本大腦結構是由遺傳決定的。但是對于孩子們來說,后天的營養(yǎng)攝入和學到的知識仍然有助于改善其大腦結構。隨著智商的提高、學習能力的增強,孩子們能夠很好地適應社會,享受快樂而有意義的人生。盡管我們不能改變基因,但是我們能夠改善孩子們的營養(yǎng)攝入,改進他們的學習資源和輔助材料。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所以每個家長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證孩子獲得最佳營養(yǎng),從而激發(fā)孩子的潛能,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

  對于兒童的大腦發(fā)育而言,獲得最佳營養(yǎng)即意味著增加5種必備營養(yǎng)的攝入,同時避免抗營養(yǎng)物質的侵襲。接下來,就讓我們具體看看這些物質。

  既有盤中佳肴,何需盤外垃圾

  獲得最佳營養(yǎng)指的是為大腦的發(fā)育保證5種必備營養(yǎng)的最佳搭配結構及最優(yōu)攝入量:

  • 均衡血糖?大腦的超級燃料

  • 必需脂肪?具有足量脂肪的大腦才是聰明的頭腦

  • 磷脂?為大腦注入活力的記憶分子

  • 氨基酸?大腦中的信使

  • 維生素及礦物質?使大腦功能保持正常的明智選擇

  光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你還得注意避免抗營養(yǎng)物質的侵襲,要知道,抗營養(yǎng)物質可是會危害、擾亂大腦的正常運作呢:

  • 精制糖?“掠奪”基本營養(yǎng)的碳水化合物

  • 有害脂肪?包括油炸食品、氫化脂肪等

  • 化學食品添加劑?色素、調料及防腐劑

  • 有毒礦物質?銅、汞等一系列礦物質

  • 食物致敏原?某些常見的食品,易引起兒童的過敏反應

  在后面的章節(jié)中,我們將會進一步解釋哪些食品或化學物質容易引起兒童的過敏反應,因而最好避之大吉。接下來的五章將會詳細講述大腦的5種必備營養(yǎng)以及如何為孩子們提供最佳攝入量。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jiao/1086639.html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