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音樂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

編輯: 天高云淡 關(guān)鍵詞: 小班音樂教案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設(shè)計意圖:

小班幼兒喜歡游戲性、活動性強、生動有趣的活動,而這首歌曲的內(nèi)容通俗易懂、富有兒童情趣,非常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jīng)驗。因此,組織起來不會顯得單調(diào)、枯燥、幼兒的參與率和積極性高。于是我就設(shè)計了音樂活動《小小蛋兒把門開》!缎⌒〉皟喊验T開》是一首旋律生動活潑、富有詼諧情趣的動感教材,而且它的歌詞像兒歌一樣朗朗上口,易記,生動的描寫了黃茸茸、胖乎乎的小雞出殼的情景。

活動目標:

1、理解、熟悉歌詞,初步學會歌曲。

2、鼓勵幼兒用身體動作大膽表演,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點:感受歌曲歡快的旋律,初步學會演唱歌曲。

活動難點:引導幼兒能大膽地表演,并能體驗與同伴一起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自制教具:蛋、小雞。

活 動 過 程

一、引出主題。

教師出示蛋: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并請幼兒猜猜這個雞蛋里有什么?

二、理解、學唱歌曲。

1、教師操作活動教具,并提問:

小雞是怎么從蛋殼里鉆出來的?(請幼兒大膽想象小雞出來的動作,并讓個別幼兒做一做。)

這只小雞長得怎么樣?(學習詞:黃絨絨、胖乎乎。并請個別幼兒做做小雞胖乎乎的樣子。)

教師小結(jié):小雞長的黃絨絨、胖乎乎的。實在太可愛了。

2、小雞是怎樣唱歌的?(請個別幼兒學學小雞唱歌的聲音,并引導幼兒用動作表現(xiàn)。)

3、教師完整的示范演唱歌曲。

4、幼兒集體學唱。

三、表演歌曲。

1、先請一名幼兒扮演“蛋寶寶”,教師敲蛋殼,進行歌表演。

2、請全體幼兒扮演“蛋寶寶”, 教師敲蛋殼,進行歌表演。

四、結(jié)束活動。

雞寶寶們,我們到外面去玩一玩吧。

設(shè) 計 意 圖

好奇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契機。而提問式的導入,由此制造的懸念更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心。

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能充分地挖掘幼兒的表演天賦,對歌詞的理解更具形象,從而使幼兒更好的學唱歌曲。

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表演歌曲,更能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讓幼兒在情感上得到進一步的升華。
高密市康成幼兒園 李玲

教材分析:《我愛我的小動物》可以讓幼兒知道動物的叫聲,了解哪些動物叫的好聽,哪些動物叫的不好聽,要學習不大不小,不快不慢的說話。同時還可以教育幼兒愛護動物,因為動物是人類的朋友。以唱歌的形式來鞏固學習內(nèi)容。

幼兒分析:通過學習這首歌曲,幼兒更加了解了動物的叫聲,同時教育幼兒要愛護動物,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歌曲中的動物都是幼兒常見的動物,所以學起來更容易一些。

活動目標:1、讓幼兒知道動物是我們的朋友,要愛護它們。

2、讓幼兒學會唱歌——《我愛我的小動物》

活動準備:動物的頭飾,磁帶《我愛我的小動物》。

活動過程:

1、課題導入:教師:“寶貝們,今天老師告訴你們一個好消息,有幾個小動物要來我們班做客,想不想知道它們是誰呀?讓我們歡迎它們進來,好不好?”幼兒:“好!”(鼓掌歡迎)

【教師總結(jié):幼兒聽到有小客人要來,都在猜想會是誰呢?所以興趣高。】

2、帶有動物頭飾的幼兒排隊進來。

教師:“寶貝們,你們看是什么動物來了?”

幼兒:“小狗”“小雞”“小青蛙”“小貓”。

教師:“寶貝兒,你們知道這些小動物來干嘛嗎?”

幼兒:“不知道”

教師:“那讓老師問問他們,好不好?”

【教師總結(jié):以問的形式來讓幼兒猜想,引起幼兒對小動物的興趣。】

教師低頭問帶動物頭飾的小朋友。

教師:“奧!原來這些小動物是來唱歌比賽的。他們想讓老師跟小朋友當評委,F(xiàn)在讓他們開始唱歌吧,小朋友聽聽誰唱的最好,我們就讓誰當冠軍,好不好?”幼兒:“好!”

【教師總結(jié):讓幼兒當評委可以集中幼兒的精力,認真聽。】

3、教師先讓帶小狗頭飾的幼兒唱,依次類推。

小狗:“汪汪汪”

小雞:“嘰嘰嘰”

小青蛙:“呱呱呱”

小貓:“喵喵喵”

教師:“寶貝們,小狗的聲音太大了,小雞的聲音又太小了,小青蛙的聲音太響了,而且還不太快,小貓的聲音不大不小,不快不慢,最好聽了,所以今天唱歌的冠軍是小貓對不對?”

幼兒“對!”

【教師總結(jié):讓幼兒知道小動物的叫聲,知道哪個動物叫的最好聽,要學習小聲說話,不能大吵大鬧。】
蛋是幼兒非常熟悉的,他們經(jīng)常吃蛋,也對蛋有著濃郁的興趣。圓溜溜的蛋惹人喜愛,會滾、會轉(zhuǎn);薄薄的蛋殼一不小心,就會破碎;圓圓的蛋里還會孵出小雞、小鴨……熟悉、有趣、充滿奧秘,這一切都吸引著好奇的幼兒,為學習情景的創(chuàng)設(shè)奠定了生活化、情景化的基礎(chǔ)。而這次我也選擇了這一節(jié)課,頗有想法,那下面我就以表格的形式呈現(xiàn)出我對本節(jié)執(zhí)教活動后的粗淺分析以及反思:

項 目

教學中的成功點或好的策略
1、教師能以提問式的導入,由此制造的懸念更能引起幼兒的好奇心,從而也讓幼兒大膽進行表達。

2、活動中,教師自身夸張的肢體動作,極力感染到每位幼兒,從中也能讓幼兒大膽地用動作表現(xiàn),同時也充分地挖掘了幼兒的表演天賦。

3、教師自然、親切的教態(tài),使幼兒敢于和老師親近,并能主動、大膽地表現(xiàn)。

4、在表演歌曲中,幼兒能主動參與活動,積極性比較高。
具體描述
相似性原理對此的解釋
1、好奇是幼兒學習的重要契機。教師能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采取提問式的導入,充分調(diào)動起幼兒學習的興趣。2、幼兒喜歡表演,喜歡親自體驗歌曲中的內(nèi)容和情節(jié),教師的安排相似于幼兒的好模仿的特點,因而幼兒的積極性也隨之調(diào)動起來。3、小班幼兒喜歡生動、夸張的形象以及具體的語言體現(xiàn),因此,在活動中教師能抓住這一特點,很好地和幼兒進行互動,親和力還是比較好的。

教學中的難點及困惑
1、在理解、學唱歌曲中,幼兒唱的不是很投入,氣氛不活躍。

2、表演歌曲時,幼兒的動作比較單調(diào),而且也沒有很好地來唱。只是由著興奮的勁兒在地上趴著、笑著。

3、沒有很好地按照教師的要求來做,一味激動的想著在地上趴著玩。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825233.html

相關(guān)閱讀:小班音樂教案:老鷹捉小雞
幼兒園小班音樂韻律教案:快來拍拍
幼兒園小班音樂游戲: 五彩圈(一)
小班音樂活動方案:魚兒好朋友
音樂活動:《找朋友》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