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目標定位太單一
既然棒棒糖有圓的、扁的,式樣多樣、顏色豐富。那么就該在活動中有所體現(xiàn)。目標1可否調整為:學習用封閉圓形、螺旋線、豎線表現(xiàn)棒棒糖的外形特征。
⒉圖片突出棒棒的特征
原來的圖片雖然感覺很豐富,但是沒有對棒棒糖有一個歸納性的展示。比如我們可以按形狀分別欣賞圓形的、扁的,隨后對棒棒糖的外形特征進行一個總結:棒和糖連在一起,糖有大有小,顏色也不同等,為繪畫活動做準備。
⒊欣賞與示范相結合
我們可以在欣賞一款棒棒糖后進行范畫:如扁的,從中間一圈一圈的往外畫,線和線別碰到,越畫越大,這個線叫螺旋線,螺旋線表示糖,再在螺旋線下面畫一根豎線表示棒,螺旋線要和豎線連起來,這個棒棒糖就畫好了。接著欣賞圓的棒棒糖后就范畫圓形棒棒糖的畫法。我們有必要請孩子書空畫一畫,感受線條路線的變化。
⒋鼓勵幼兒用語言表達
在欣賞棒棒糖的同時,要鼓勵幼兒對棒棒糖的外形、顏色進行大膽的描述,如:棒棒糖有的圓圓的,有的扁扁的,有紅色、黃色、彩色的……同時說說可能是什么味道的。語言表達在美術活動中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它可以為后面的繪畫表現(xiàn)做好鋪墊。
今天,孩子們還用上了記號筆。發(fā)現(xiàn)握筆姿勢正確的不多,我們有必要在平時讓孩子們拿記號筆畫一畫直線、曲線、螺旋線等線條,為以后的繪畫活動打好基礎。像畫棒棒糖我們可以直接同蠟筆畫。
今天的活動是美術活動畫企鵝,延伸活動是在已畫好的小企鵝上畫上美麗的小雪花。孩子在課前已經對小企鵝有了初步的了解,對于畫小企鵝也有較濃厚的興趣。在一開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孩子們對于企鵝的外形已經有了充分的了解,當詢問他們小企鵝的身體有哪些形狀時,基本都能較準確的說出,少許小朋友困難是在橢圓這一方面,課上不時有孩子跑來跟我說:“老師,我不會畫橢圓。”在課上的示范畫畫時,我犯了錯誤了。在我示范畫畫時,身體的位子不對,以至于有一邊的小朋友是看的不清楚甚至是完全看不見了的,使他們喪失了對這次活動的興趣。課堂的幾率有一段時間較差,正好有老師進來提醒了我這個問題,改正過后,孩子們調皮的行為果然有所改善,在下次的示范畫畫時一定會注意。再有一個問題就是,我畫畫時畫在白紙上的,老師也給出了建議,這樣做畫面太小,會使孩子看的不清楚,有些細小的部分孩子就看不到,到時自己也就畫不好了。
畫小雪花時,先用白蠟筆在已經畫了小企鵝的紙上畫上雪花、冰塊,再涂上藍色的顏料,代表冰藍的海水,呈現(xiàn)的效果很棒,畫面很漂亮,孩子們都很感興趣,我要求他們自己在畫紙上畫上雪花和冰塊,由我來為他們畫上藍色的海洋,聰明的小朋友們已經知道企鵝的肚子上不要涂到了呢!
在美術活動《棒棒糖》中,活動的目標分設了兩個:1.學習用封閉圓形表現(xiàn)棒棒糖,并嘗試用多種色彩進行涂色。2.感受用多種色彩作畫的樂趣。我將活動分為三步進行:觀察棒棒糖——說說棒棒糖——畫畫棒棒糖。
我一直認為“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動的第一部分,用一個“猜”字,來引起幼兒的注意。事實證明,我成功了。幼兒們對著我的口袋,興致勃勃的猜測著各種答案。猜過之后,我們一起進入第二部分,我們說一說吃過的棒棒糖,看一看老師的棒棒糖,他們都是長什么樣子的。在你一言我一語之后,我們都出結論:棒棒糖有一個圓圓的大腦袋,再加一個長長、硬硬的尾巴。這樣的一個結論引來了幼兒的哄堂大笑。最后笑聲一直伴隨著整個繪畫過程。
在整個活動的過程中,我并不刻意去要求幼兒,棒棒糖要畫的有板有眼。因為,小班幼兒年齡小,他們的作畫動機和信心都身份的脆弱,一不小心就會澆滅他們的信心,所以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與信心是關鍵。只要他們愿意動手,愿意畫,我都會給于肯定,“你畫的真棒,你的棒棒糖是什么味的?你的棒棒糖要送給誰吃呢……”這時幼兒的情緒高昂,這是好事,可這也導致場面有點小小的失控。比如在提問“你吃過什么味的棒棒糖?”時,教室就像炸開了的鍋,到最后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安撫他們激動的情緒。對于這樣的問題,在以后的教學中還應多向他人學,在不斷的學習與探索中,使自己的教學越來越扎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757555.html
相關閱讀:小班健康活動《身體骨碌碌》課后反思
小班數(shù)學教案《小貓招工》附反思
關于繪本《小黃鴨找媽媽》的一點反思
小班教學心得:把握教育時機,積極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