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wǎng)-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其他教案:雪能不能吃

編輯: 天高云淡 關鍵詞: 大班其他活動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在北方一進入冬季,潔白的雪花便象頑皮的孩子一樣,時常不期而至,在不經(jīng)意間把我們帶入了一個銀妝素裹的世界。

  正陶醉于這滿眼的潔白時,一陣哭聲由遠而近的傳來。

  “是誰在哭?”

  疑惑間,一臉淚痕還在抽泣著的棒棒和媽媽走了進來。

  “棒棒,怎么了?”

  棒棒還在“專注”地哭著,沒有理我。這時,媽媽說道:“這不,來的路上,看見雪抓起來就往嘴里吃,我不讓他吃,他不聽,讓我給說了。老師,孩子最聽你們的話了,你幫我說說他。”

  棒棒媽媽的話引起了我的思考:孩子們是喜歡雪的。他們喜歡用眼睛看雪的潔白;喜歡用手感受雪帶給他們的絲絲涼意。當這些仍不能滿足他們的渴求時,他們就會嘗試著用嘴去品嘗它的味道。所以就出現(xiàn)了吃雪的情況。這正是幼兒用自己的各種感官探索事物的表現(xiàn)。如果,我用老師的威嚴去制止孩子們的這種行為,勢必抹殺孩子們積極探索的欲望。這不是我想要的。何不把這一問題拋給孩子,讓他們?nèi)ビ懻摚貉┠懿荒艹裕繌亩_到教育的目的。

  “雪能不能吃呢?”當我把這一問題向小朋友提出來時,引起了孩子們的爭論。

  “雪臟,不能吃。”

  “不對,雪才不是臟的呢!雪是白色的,一點也不臟。”

  “落在地上的雪沒被踩過的不臟,被車壓過或被人踩過的就臟。”

  “雪無論是從空中落下來的,還是地上的都臟。”

  看來,孩子們的爭論的焦點集中在了:雪是臟的,還是不臟的問題上來了。對于孩子們來說,呈現(xiàn)在眼前的事實是最具說服力的,用什么辦法讓幼兒看到雪是臟的呢?看來做一次實驗是勢在必行的了。

  “用什么辦法才能知道雪是不是臟的呢?”

  經(jīng)過一番討論我們決定讓雪融化成雪水,再觀察雪是否臟。

  “可是用什么辦法讓雪融化呢?”

  這一次,我建議孩子們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討論,想的辦法越多越好。同時,我把這件事寫在了《家長園地》上,希望家長支持這次活動。

  尊敬的家長朋友:

  您好!

  當一片片潔白的雪花從空中飄落下來時,您一定從孩子們的身上感受到了他們的快樂和喜悅。當您和孩子一起走在雪地上、一起堆雪人時,您一定也遇到了孩子撿雪吃的情形吧!是否正為這樣的問題而擔心呢?那么就請您快來參與這次活動吧!和孩子們一起想一想:用什么辦法可以看到雪是不是臟的?讓雪融化成雪水有哪些方法呢?然后,把您和孩子一起討論想到的辦法帶到幼兒園來,我們將和孩子一起來證明雪是不是臟的。

  家園溝通是家園共同構建有效教育策略的基礎,教師與家長的不斷相互作用才能構建有效的教育策略。號召家長參與這次活動正是利用家長不同的知識和專業(yè)背景,為孩子提供更廣闊的思維空間,豐富幼兒生活經(jīng)驗。另外,,以個體的形式來開展嘗試探究的活動,更有利于幼兒的學習。

  第二天早晨,孩子們都爭先恐后地把自己的辦法講給大家聽。

  有的說:“可以把雪拿到太陽底下去曬。”

  有的說:“用手不停地搓雪,雪就可以化。”

  有的說:“把雪裝在碗里,用火烤一會兒就化了。”

  有的說:“把碗里的雪撒上大粒鹽,化得也快。高速公路上的雪就是用這樣的辦法,讓雪快點化掉的。”

  還有的說:“我要用凹透鏡,讓陽光透過凹透鏡來化雪。”

  聽到有這么多的辦法可以讓雪融化成雪水,孩子們早已雀躍欲試了。于是,我們在準備好相關材料后就來到操場上取雪。

  也許是因為孩子們都想證明自己的結(jié)論是對的緣故吧,他們在取雪的過程中,有的找到地上一塊干凈的雪小心翼翼的盛到碗里;有的輕輕晃動樹枝,讓樹枝上的雪落到自己的碗里;還有的呆呆地站在原地去接空中落下來的雪花呢!瞧他們認真的模樣,真讓人忍俊不禁。開始化雪了,他們在用自己的方法化雪的同時,也試著用其他小朋友的方法讓雪融化成雪水。漸漸地孩子們碗里的雪融化成了沉積沙子和灰塵的雪水,孩子們興奮得把自己的結(jié)果拿給其他小朋友看。

  通過自己嘗試做實驗,幼兒親眼看到了雪是臟的,這比說服教育更加有力。同時,幼兒在這一過程中體驗到了雪遇熱融化的道理。另一方面,幼兒在用手化雪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奇怪的現(xiàn)象:剛開始用手化雪時,手很涼,可是到后來,手就變熱了,而且手上還冒著“白氣”。就這一現(xiàn)象,我又引發(fā)了幼兒的討論,使幼兒理解了吸熱、散熱,明白了手上冒著的“白氣”就是水蒸氣。

  “雪為什么是臟的呢?”看著碗里的雪水聰聰不解地問。

  這一問題的提出,使孩子們的嘗試、探索活動更深入了一步。

  彤彤說:“我知道,媽媽告訴我說,雪從天空中落下來時,空中許多塵埃和細菌也隨著落了下來,所以是臟的。”

  孫靖智小朋友也急著說道:“對,我家有《百科全書》書上就是這么說的。”

  看來,這段時間,孩子們對雪的興趣越來越濃厚了,在家長的幫助下獲得了不少關于雪的知識。

  “小朋友,你們想知道正確答案嗎?想知道雪為什么臟嗎?那么就到我們班的圖書架上去找一找吧!”(在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雪是不是臟的”這一問題很感興趣時,我便收集了一些相關的圖書投放到了活動區(qū)內(nèi)。)

  孩子們在圖書中尋找答案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他們不僅對“雪為什么是臟的?”這一問題感興趣,而且對“雪從哪里來”也產(chǎn)生了興趣。三群兩伙的捧著圖書研究著,還不時的爭論著。

  讓幼兒帶著問題試著翻閱圖書、查找資料,從而獲得想要的知識,這是培養(yǎng)幼兒學會學習、主動學習的好方法。

  看到這,我便決定為幼兒制作一個關于“雪從哪里來”的課件,幫助幼兒進一步了解,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我和孩子們共同觀看了關于“雪從哪里來”的課件。在觀看前,我提出了“雪為什么是臟的”這一問題,使幼兒帶著問題去看。在觀看后,我們一起討論了“水滴是怎樣變成水蒸汽的?”“水蒸氣又是怎樣變成雪花飄落下來的?”等問題。

  “雪雖然是臟的,但是人們還是非常喜歡它。你們知道為什么嗎?”

  對待任何事物都應從多方面去認識和了解,孩子們認識了雪是臟的。在教育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的同時,教師應注意對幼兒進行親近自然、熱愛自然的教育。

  這下小朋友們,你一句、我一句地爭著說道:“雪可以堆雪人、打雪仗、給小樹蓋上棉被、還可以滑雪…”

  “原來,雪有這么多的用處,我真希望讓所有人都知道?墒窃撛趺崔k做呢?”

  壯壯說:“我們把它畫出來,貼在幼兒園的走廊上。”

  樂樂說:“我們可以把要說的用錄音機錄下來,拿到廣播室去放。”

  圓圓說:“老師,我們辦一個雪的展覽吧!讓全幼兒園的小朋友都來參觀。”

  圓圓的想法立刻引起了許多小朋友們的興趣。

  這時,素有“小博士”稱號的洋洋說:“我看過展覽,展覽里面有好多的圖片,有的還有標本呢!我們哪里來那么多關于雪的圖片呢?”

  “我有去哈爾濱看冰燈的照片,媽媽還把那的冰燈和雪雕都錄了下來呢!”圓圓說道。

  孫靖智急著說道:“我家的書里有許多雪景的圖片,可美了。還有狗熊在雪洞里冬眠、愛斯基摩人的雪房子呢!”

  一時間,孩子們都如數(shù)家珍地爭著說起來。

  “那就讓我們回家一起收集關于雪為我們帶來的樂趣或為我們生活帶來哪些好處的圖片、照片,把它們拿到班級來,我們辦一個‘美麗的冰雪世界’的展覽好嗎?”

  接下來的幾天,幼兒陸續(xù)把收集到的材料帶到班級。在這一過程中,幼兒在父母的幫助下嘗試著查找資料、整理資料,充分體現(xiàn)了幼兒在這一活動中的主體性。在布置展覽中,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互相交流學習經(jīng)驗的機會,同時也發(fā)展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

  “大自然是世界上最有趣的老師,它的教益無窮無盡”自然環(huán)境向幼兒展示了具體、形象、生動的認識內(nèi)容,為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和認識興趣,獲得對周圍世界的感性認識,提供了天然的材料。幼兒在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接觸自然的過程,其實就是他們嘗試的過程。在這次活動中,幼兒通過看、問、操作等多種途徑去尋找答案,增強了解決問題的能力,探索的欲望更強烈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685982.html

相關閱讀:大班其他教案:美麗的風箏
大班綜合教學活動:情系奧運
大班音樂游戲說課稿:玩電腦
五彩池
大班玩繩活動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