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逍遙右腦記憶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春天的童話,“趣”味無窮 (集體教學活動)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其他時令主題 來源: 逍遙右腦記憶


“春天的童話”,題目中的“童話”兩字,形象的體現(xiàn)出了春天不僅是美麗的,更是生動的、充滿趣味的。為了能夠更有效的實施該主題,較準確的把握主題的價值,我們在主題的實施過程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對比分析,明確價值取向:對比小班時實施的“春天的色彩”主題活動,分析孩子們的已有經驗,從而進一步明確中班年齡階段,實施“春”主題活動的價值取向。小班“春天的色彩”實施過程中,孩子們在參觀、收集、講述、創(chuàng)作等一系列活動中,重點對春天的顏色有了充分的感知,從色彩這一角度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在這樣的經驗基礎之上,處于中班年齡段的孩子,對春天的探索、感知,就不僅僅局限于色彩,更應充分感受春天的動態(tài)美、充滿生命力的美,正如題目中“童話”一詞的運用,我們把該主題的價值取向定位在突出春天中的“變”,樹的變化、花的變化、草得變化、芽的變化,體現(xiàn)出春天的生機勃勃,充滿動感;同時結合春天的昆蟲,進一步感受春天的動態(tài)美和春天的趣。

融入滲透,做好鋪墊和深化:這是主題實施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措施。融入,主要體現(xiàn)在主題實施前的鋪墊中。在“春”的主題實施前的兩周,我們便將相關內容融入到了日常活動的引導中。比如在散步時,引導幼兒觀察滑滑梯邊上的草地、落葉樹,孩子們發(fā)現(xiàn)草地仍然和冬天時的一樣,樹上光禿禿的,但仔細看,會發(fā)現(xiàn)有的樹枝上,有了一個個鼓起來的東西。自然角內,添置發(fā)芽類植物,如黃豆、蠶豆、小麥、玉米等。有了這些關注點,在接下來的時間里,孩子們就能自發(fā)的去觀察。晨間鍛煉時,會有孩子驚喜的喊道:“老師,樹葉長出來了。”課間,會有孩子不解的問:“老師,黃豆的葉子是豆變的。”“小的一粒粒的(小麥)怎么還不發(fā)芽?”在觀察中感受到植物的變化,春天的美麗、生機勃勃,為集體教學活動的開展做好了鋪墊。如韻律活動“芽”,孩子們有了對發(fā)芽植物的觀察了解,知道了芽的生長變化,能較好的感受音樂,理解音樂所表達的情節(jié)。滲透,主要體現(xiàn)在將活動中幼兒感興趣的點,滲透到談話、游戲等活動中,深化主題的實施。如當游戲中畫到桃花時,孩子們就為到底畫幾個花瓣而爭論。利用離園前的時間,我借來了“桃”一書,形象的圖片,向孩子們呈現(xiàn)了多個品種的桃花,對于花瓣,有單葉的,更有多葉的,“千葉是什么?”“為什么叫菊花桃?”在孩子們的提問中,感受到了桃花瓣的多樣、多色(深淺不同的紅,粉紅、玫紅、白色等)。當孩子們翻閱著關于蝴蝶的書籍時,不僅感受到了蝴蝶的色彩美、圖案美,更好奇于蝴蝶的生活,就利用自有活動,和他們一起解讀,了解了春天昆蟲的變化。

多元表達,呈現(xiàn)美的立體化:在該主題的集體教學活動的實施中,突出了“多元表達”,體現(xiàn)在兩個層面,一個層面是,表達形式的多元化,如在活動中為幼兒提供了說、唱、畫、表演、舞蹈等多種形式的表達機會,使幼兒能更立體化的感受春天的美,呈現(xiàn)春天的美,更使他們感受到了藝術表現(xiàn)的有趣。如在散文“桃花瓣”中,配合著散文的朗誦,老師撒著花瓣,幼兒在飄落的花瓣雨中,化身為一片桃花瓣兒,隨風飛舞,感受到的不僅是花瓣的色彩美,更感受到了春天隨風花瓣兒飄落的意境美。在美的氛圍中,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望不斷增強。課間,孩子們也會三三兩兩自由組合,取出自己的花瓣,上拋,隨著花瓣的飄落,舞動身體,可見,她們感受到了表演的趣。又如活動“芽”中,引導幼兒用動作表演,來理解“撫摸、堅強”等抽象的詞語,感受芽的頑強生命力,感受散文所表達的春景之美,風、雨、陽光等。

另一層面是,表達情境的多元化。我們將表達的情境從集體教學活動,延伸到去去角游戲中,延伸到課間自由活動中,以及戶外活動的自然場景中。

春季戶外體育鍛煉活動
大班組春游活動小結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portlandfoamroofing.com/youer/310944.html

相關閱讀: